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庸言》是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后从日本回国创办的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论刊物。该杂志秉承梁氏一贯的宪政主张。从梁启超任主笔到黄远生任主编,《庸言》的编辑思想既有不变,亦有转变。其不变体现为:始终宣传宪政和新民思想,贯彻报刊是社会改良工具的理念。而转变体现为从独立、主观到公正、客观,从政论演绎到注重事实,从政论工具到公共舆论平台。  相似文献   

2.
王海刚  张晓铮 《出版科学》2016,24(2):115-117
《庸言》作为梁启超1912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的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论刊物,风行一时,影响甚大。《庸言》除了刊登政论、新闻、时评等文章外,也刊载了丰富多彩的书业广告。文章从广告的视角,分析《庸言》书业广告的类型、技巧、特征及其时代写照,管窥社会背景和政治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史研究者一致认为,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的新闻记者,首推黄远生和邵飘萍。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16岁即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后到在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做官两三年后,开始致力于新闻实践工作。曾先后担任《申报》、《时报》的驻京记者,并积极为《东方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报》撰稿,还主编过《少年中国》周报和《庸言》报。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曾参与编辑或撰稿的报刊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晨报》、《时事新报》、《庸言》、《大中华》、《解放与改造》等,他的一生积累了大量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可以说是他是我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来对比当今报刊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张丽芳 《青年记者》2017,(8):118-119
1915年12月25日晚6时左右,美国旧金山中国城的一家酒楼内,有“报界之奇才”“新闻通讯奠基人”之称的黄远生,被国民党暗杀,血溅异国,时年不满31岁. 黄远生遇难后,其挚友林志钧即苦心搜集遗文,择其尤关政治、文艺及思想问题者,编为《远生遗著》四卷,由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6月发行初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80年代又先后印行五版.《远生遗著》约四十余万字,收集黄远生文章200余篇,是黄远生一生新闻实践的结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报刊通讯集.自《远生遗著》诞生九十余载,有关其的研究是丰富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该书作美学上分析的专门论文或著作寥寥无几.从美学角度重新解读、品味《远生遗著》,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其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究竟谁是最早运用通讯体裁的记者?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最早运用通讯这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大致要算是第一个新闻记者王韬了。”另一种说法是:“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运生为始”;或者说通讯体裁是黄远生“首创的”。有的文章则又把黄远生的通讯叫做“报刊通讯体裁的雏形。”主张王韬说的理由是:“王韬曾两次到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游历,掌握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1870年普法战争进行期间,他亲身目睹战争情况,执笔写成《普法观战记》一书。后来去日本,又写了《扶桑游记》。这新鲜的见闻,开阔了中国读者的眼界。”据查,《普法观战记》实为《普法战记》。普法之  相似文献   

7.
动态简讯     
九江县举办黄远生著作资料展览为纪念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诞辰120周年、逝世90周年和恭祝黄远生墓迁修竣工,在2005年11月8日记者节之际,江西九江地方文献收藏者胡荣彬在九江县政协举办黄远生著作资料展览暨座谈会。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县人,民国初年任北京、上海各大报刊记者、通讯员,所写大量通讯、政论、文艺、杂著风靡全国,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暗杀,年仅31岁。其《远生遗著》多次再版,《辞海》载其小传。这次展出了黄远生的著作、照片、墨迹、遗址图和纪念、研究、宣传黄远生的文集、文章、诗词、图…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6,(1)
1.现在感觉传媒业的杂志很多,《传媒》杂志的优势在哪?《传媒》杂志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权威性与思想性。《传媒》杂志的前身是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业务刊物《报刊管理》,后经改版发展壮大,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目前唯一面向传媒行业的杂志。比起违规使用他人刊号出刊的面向传媒业界的杂志而言,《传媒》杂志是正宗的行业指导杂志。《传媒》杂志致力于为业内外提供大量权威的行业政策解读,不断引导业界深入探讨问题,及时报道业内典型案例和业界动态。我们对《传媒》杂志的定位是:立足做好传媒行业的思想领袖。2《.传媒》杂志适合哪些人阅读?由于…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6,(2):52-52
1.现在感觉传媒业的杂志很多,《传媒》杂志的优势在哪?《传媒》杂志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权威性与思想性。《传媒》杂志的前身是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业务刊物《报刊管理》,后经改版发展壮大,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目前唯一面向传媒行业的杂志。比起违规使用他人刊号出刊的面向传媒业界的杂志而言,《传媒》杂志是正宗的行业指导杂志。《传媒》杂志致力于为业内外提供大量权威的行业政策解读,不断引导业界深入探讨问题,及时报道业内典型案例和业界动态。我们对《传媒》杂志的定位是:立足做好传媒行业的思想领袖。2《.传媒》杂志适合哪些人阅读?由于…  相似文献   

10.
新闻文摘     
邓小平为哪些报刊题过名邓小平同志为许多报刊题过名。它们分别是:《经济日报》、《农民日报》、《金融时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海南日报》、《中国老年报》、《中国体育报》、《太行日报》、《中国人口报》、《今晚报》、《国际商报》、《求是》杂志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等。作为历史的“留声机”.报刊的舆论导向是庄重的.而报刊题名的尊严更为神圣且具有现实和历史的双重意义。(据《天津老年时报》)我国经济体制格局六大变化日前,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说,伴随着实行改革开放18年来对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既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大师,又是一个著名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中国公学的《旬刊》、《文学杂志》月刊、《工作》半月刊、《华北日报》副刊、《民国日报·文艺》等多种报刊,也为《东方杂志》、《一般》及《工作》等报刊撰写过新闻通讯和许多政论,尤其是他曾经在香港大学学习,后又在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留学,对国内外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观察。他的报刊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现出自成一家的鲜明个性。 (一) 朱光潜认为:“报章的主要功用是报道新闻和反映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很大一部分也得  相似文献   

12.
离休老干部,原大兴县人大常委、办公室主任献人不久将精心积累30多年的《红旗》杂志等5种114本报刊、杂志精装合订本全部捐献给大兴县档案馆。献人早有积累文件、材料、报刊、杂志的习惯,自费定购保存了自创刊以来的《红旗》杂志、《参考消息》、《法制日报》、《北京法制报》、《经济参考》等5种报刊。为找到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13.
《光明日报》2001年5月17日报道:在200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的统计中,《图书馆杂志》与《人民日报》等1475种报刊列入“文化、科学、体育类”,有论文全文转载的报刊为589种。本类报刊全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人民日报》、《出版发行研究》和上海的《图书馆杂志》。全国有17种图书馆学情报学刊物进入排名表,上海《图书馆杂志》以在“文化、科学、体育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报道:新疆军区某汽车团把培养官兵早日成才作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团队在将《军事记者》杂志订到排的同时,积极倡导官兵自费参加军报新闻刊授和订阅《军事记者》杂志。许多官兵为了满足学习需要,纷纷拿出节省的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截止11月底,全团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35本,参加军报刊授学习的9人。某汽车团鼓励官兵自费订阅《军事记者》@张海峰 @谭小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者》编辑部,我想给你们反映一个现在报刊常见的错误,就是用阿拉伯数字或外文字母加顿号作序号的错误用法。在2003年,我已经给《知音》《奥秘》《健与美》等写信进行了纠正,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小,因此想借助《中国记者》杂志在全国新闻界的影响力,提醒这个报刊易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前,1 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称帝,到处收买人心,营造舆论.他许诺,若能为之撰文赞成帝制,将付黄金十万作为酬劳,同时奉上一个部长的职位.被袁世凯看重的对象,就是黄远生——“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但,“远庸大窘,一连七八天,他想延宕不作,那边天天一两封信地催促他”.无奈之下,黄远生只得虚与委蛇,作了一篇“似是而非的,表示对于帝制之意”.结果,袁世凯“龙颜”不悦.于是,9月3日,他只身逃离北京,南下上海,决意“此后当一意做人,以求忏悔居京数年堕落之罪”.(《致甲寅杂志记者》)同时,他在《申报》《时报》《大陆报》刊发启事,声明与袁世凯御用的《亚细亚报》脱离关系,宣称《亚细亚报》旨在“鼓吹帝制”,与自己“宗旨不合”,故“不愿与闻”.1 916年,黄远生远走美国,在旧金山街头遭遇枪杀,时年31岁.谁人所杀,至今仍然是谜.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报道: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官兵的新闻写作能力,武警8660部队在今年的报刊订阅工作中,制定具体措施,规范征订内容,确保今年《军事记者》杂志订到排。今年报刊发行工作开始后,该部队党委专门召开报刊订阅工作会议,明确重要报刊的订阅任务,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抓落实。为使有限的政工费发挥最大效益,他们对《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等8家报刊订到班、排,作出了硬性规定,使师、团、连图书阅览室和各单位分散执勤的仓库、哨位都订阅了《军事记者》杂志。同时,他们还拨出了专项经费,为新兵连征订了《人民武武警8660部队确保《…  相似文献   

18.
图苑信息     
《图书馆》1999,(5)
《图书馆杂志》举行100期纪念座谈会1999年第8期是《图书馆杂志》第100期。《图书馆杂志》编辑部于8月14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100期纪念座谈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树枚及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市文化局群图美处、市图书馆学会等领导和本市各系统图书馆代表百余人出席了座谈会。《解放日报》、《劳动报》、《上海文化报》等作了专门报道。《图书馆杂志》1982年创刊,初为季刊,1987年转为双月刊,1997年起每年增发30万字的“理论学术年刊”,1999年改为月刊。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图书…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于万昌、刘少平报道:连日来,驻青海某汽车团官兵纷纷自费订阅由《新闻与成才》改名为《军事记者》的杂志。目前,机关干部、报道骨干已有30余人到政治处报名自费订阅此杂志。  前几年,凡订阅《新闻与成才》的机关人员和基层报道骨干,普遍写作水平提高快、稿件见报率高,官兵们十分喜爱这份杂志。新年度订阅报刊工作未开始前,官兵们就从《解放军报》上刊登的《新闻与成才》改名的启事中盯上了《军事记者》。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他们纷纷自费订阅此杂志。政治处干事秦敏奇说:“改名后的《军事记者》将会知识更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本刊今年第三期刊登孙芝同志的《致报刊编辑》一文,由于我们工作上的疏忽,没有进一步核实,以致对《长江文艺》和《中国青年》杂志进行了不正确的枇评,造成不好的影响。这里,特向两家刊物表示歉意,并发表常怀祖(犁夫)同志的来信,作为对《致报刊编辑》一文失实的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