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传伟  庞惊宇 《科教文汇》2008,(24):286-286
在论述太极拳的特点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对太极拳的健身尤其是靠衰老功效的分析。认为太极拳能够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体骨密度和对本身修心养性有很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常永红  陈向前 《内江科技》2007,28(4):132-132
太极拳对老年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和心理状态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本文根据太极拳运动健身的特点,综述了它对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太极拳在当今社会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练习.太极拳保健与养生文化正在适应当今社会生命现、健康现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对人体各系统的健身养生之功效,阐述太极拳在当今医学、科学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人类健康所独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昝海燕 《内江科技》2011,32(1):37+67-37,67
通过对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和不锻炼老人在身体形态,生理各项指标及幸福指标的比较,为构建适合老年人健身指导系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太极拳能够提高中老年人上肢和下肢力量,提高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以及对人体的功能的影响的分析,可知太极拳运动属于有氧代谢的运动项目,长期进行太极训练对人体的有氧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能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因此通过从与机体有氧代谢有关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骨骼肌和组织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机制分析,为对进行太极拳运动的人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能够促使人们更好的进行太极拳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运动康复越来越看重。太极拳由于它独特的拳理与演练规律使其具有特殊的保健和康复功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动作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与整理,着眼于太极拳对人的生理即神经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四方面和心理若干方面的影响对人体康复保健的医学机制与心理调节作用进行阐释,旨在结合太极拳独特的拳理和演练规律,解析太极拳在动静结合、柔和缓慢、连绵的动作中配以特有的呼吸方法,以及以意导气的方法,以动养形,养形的同时还养身养神,达到神形共养的目的、强身祛病、医疗保健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高校学生从事太极拳健身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有利于人际关系、精神性等不良心理症状的调节和缓解。  相似文献   

8.
胡德军 《大众科技》2006,(8):195-196
从现代生理学和医学角度看,太极拳对于损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骨关节病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下降等都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预防作用.文章阐述了太极拳与预防医学的关系、太极拳的防病健身作用及其机制,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健身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唐志云 《大众科技》2015,(2):144-146
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的体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产生影响。文章分析了意志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太极拳教学中引起意志变化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意志的方法和途径,为更好地进行太极拳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长海 《内江科技》2007,28(9):24-24,42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哲理非常丰富和宝贵。在高校教学中教授学生太极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为人修身的理解认识和学习提高。对于太极拳教学研究而言,高校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现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在不断的探究中完善教学,加强太极拳教学中中华文化哲理的熏陶与情景培养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殿祥 《科教文汇》2013,(23):52-52,54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普及较广,全国很多高校都将太极拳设为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沈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指出了当前体育专业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为体育院校太极拳运动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健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太极拳与中医理论之间融汇贯通,太极拳的运动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对维持人类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太极拳与中医理论之间融汇贯通,太极拳的运动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对维持人类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晰曦 《科技风》2012,(19):173-174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们要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太极拳运动的良好的国家形象;在紧紧抓住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做好太极拳技术与理论的统一与完善工作,并找出其确切的科学依据,找到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整合并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认知与理解的差异,构建完整的太极拳国际传播体系;完善太极拳国际化的运行机制,让太极拳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7.
宋世响 《科教文汇》2007,(10X):145-145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广苗 《内江科技》2011,32(1):24+35-24,3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各个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进行归纳和整理,得出结论:太极拳的价值取向与太极拳的功能密不可分,受社会、经济和主体需要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体的选择是太极拳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太极拳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靳周祥 《大众科技》2008,(6):159-160
太极拳是我国社区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太极拳自身的一些特点及其特殊的医疗健身功能的分析表明,太极拳健身价值高,易练易学易推广。充分利用社区内所有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太极拳的社区发展,使太极拳更好地为社区大众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0)
目的:研究太极拳锻炼对前庭神经元的治疗效果。方法:把24例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分为二组,A组12例为单纯药物组,B组12例为药物联合太极拳前庭康复组;疗程4周;采用平衡和眩晕评估比较各组的疗效,并随访2个月。结果:2组患者眩晕评分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药物联合太极拳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V、UAPL、优势脚单脚独立、坐走实验平衡功能指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完2个月后随访测试显示药物联合太极拳组眩晕残障和平衡能力康复优势消失。结论:太极拳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平衡障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太极拳训练可作为前庭神经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