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老师的称呼也变得随意起来。近两年“老板”一词很是当道,成了很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对自己导师的称呼。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历史似乎并不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这样称呼自己的导师,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稳、谨慎、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  相似文献   

2.
另一种“老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板的称呼,大体始于改革开放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经商阶层的出现,这一称呼饱蕴崇拜、渴望、炫耀和讥蔑之意。20世纪90年代,“老板”称呼蔓延至大学校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默寡言、谨小慎微、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暗地里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呼的市场。导师“老板”称呼的由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校园"老板"     
"老板"这个称呼似乎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你走进大学校园,听到研究生们纷纷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时,相信你依然会惊诧不已,甚至可能大惑不解.最初是理工科的研究生们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入乡随俗","老板"便迅速挤退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的称呼,占领了校园研究生院市场.  相似文献   

4.
现在,高校里面研究生流行管导师叫“老板”。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些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的看法。大多数称“老板”的研究生为理工科学生,问及为什么?答案不外乎几种:跟老板做课题,拿工资;师兄师姐都这么叫的;老板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称导师为“老板”的主要原因有:跟导师做课题较少;  相似文献   

5.
桃李     
周末,老板从南方回来了。知识经济时代,把导师称为老板是高校研究生的独创。我们老板姓邵,叫邵景文,我们有时也叫他邵先生。 老板不仅是名校的著名教授、学者、法学家,而且是大律师,每次……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中,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富 争议的人际关系之一。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应扮演什么样的 角色?研究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导师? 现在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导师是老板,这是近年来研究 生们对自己导师最普遍的指称。老板这样的商业用语,让人 直接想起劳动力市场上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研究生用这 样一个冰冷的词语指称自己的导师,将其带入本应是自由民 主的学术研究领域,实际上反映出当今部分研究生的生存现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以科研项目带学生"培养模式的日渐增多,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逐渐发生着变化。研究生把导师称之为"老板",导师"老板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称呼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是,原本饱含深情的师生关系已经逐渐向简单的雇佣关系转变。正如我国首份《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所描述最近十年来高校的转变:"师生间促膝畅谈、齐头攻坚的情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研究生对导师的劳  相似文献   

8.
“老板”取代“导师”:学术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校研究生的"口语词汇"中,有一个炙手可热的流行语——"老板"。在校园语境中,它正在取代"导师"一词成为研究生对其导师的"昵称"。我注意到,随着导师们对这个称呼的不置可否、默许乃至认同,"老板"已经由一个"地下运动"性质的词,登上"大雅之堂",进化成"明媒正娶"的日常话语,拥有了公开和合法的身份。  相似文献   

9.
李雪 《现代语文》2007,(8):121-121
"老板"这个称呼似乎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你走进大学校园,听到研究生们纷纷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时,相信你依然会惊诧不已,甚至可能大惑不解。最初是理工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培养制度通常有两种模式:欧洲式的单一导师负责制与北美式的导师集体负责制。中国传统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单位制度下的"导师制",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学徒式的欧式制度。北美大学科研实行"老板制",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具有多元性与平等性。当前中国大学科研中也出现了"老板制",但与北美有本质区别:北美"老板制"只是大学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大科研"时代大学科研管理的理性选择;而中国的"老板制"则是功利主义的产物,是师生关系走向功利化的表征。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需要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早已从“不能说的秘密”变成“公开的秘密”,甚至许多导师都已默认或默许。虽然,一个称谓的变化本不能说明什么,但在当前严峻的学术形势和含混的学术氛围下,这一变化令人寻味:从“老师”到“老板”的变化,恐怕不仅仅是名称、称谓的简单变动,而是深刻反映了当前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如果我们还能记得“老师”这一称谓曾是何其庄严,而“老板”这一指称又曾是何其声名狼藉,那么再联想起现在它们位置彻底置换,我们就会体会到:这种对于导师揶揄的称谓,  相似文献   

12.
导师与老板     
在大学教师这一群体中,不知从何时起,某些学科的导师竞被学生们称之为“老板”了。当然不是全部,但大有约定俗成并“泛滥”的趋势。 老板一词,系旧时商店、工厂雇工对资本所有者的一种称呼。解放后,不仅老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老板一词也近乎销声匿迹。进入现代社  相似文献   

13.
boss的变味     
boss一词在英语中有“老板”“首领”的意思。在美国大学中,boss还有一解,它是研究生在相互文流时对导师的亲近称呼。大约是导师掌控着一定的研究经费,又指导学生研究课题,于是有了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4.
从导师是“老师”还是“老板”切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论述了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强调导师应从指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三方面履职,具体包括:强化社会实践,实施个性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强调独立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培养优秀做事能力;培养专业兴趣,强化独立思考,锻造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雷宇 《云南教育》2011,(22):35-36
前不久,田勇领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80元。“老板”是他的导师,而上班地点是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广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学术民工”与“学术老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不少研究生都“尊”称自己是“学术民工”,而将导师呼为“老板”、“包工头”。明眼人一瞧便知:研究生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而“学术民工”却人在屋檐下,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暂不提研究生自身将来有多大作为,而就其群体来讲,在人们眼中已属于知识分子上层人士了。研究生作为  相似文献   

17.
锻锤的敲打     
王路 《大学生》2013,(21):73-73
正照理说,我不该成为他的弟子。他笃定踏实,我轻灵飘忽。我想学兰花拂穴手,他偏偏教我降龙十八掌。我嫌他的法子太笨太慢,就不好好跟他学。我不好好学,他也不管,反正他的弟子多了去了,不差我一个。只要把我带毕业,就算师生一场情谊到了。我根本不怵毕业,我要是毕不了业,学校明年就别想招研究生了。他是徐老板,我的导师。没错,我们叫老板,不叫老师。这个社会很滑稽——学术圈里,大家把老师叫做老板,你不叫他老板,他不高兴,觉得你  相似文献   

18.
语飞 《大学生》2014,(3):118-119
现在很多研究生,包括我的同学,都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相比于这种类似“雇佣关系”的师生模式,我与我的导师陈教授之间的关系就轻松多了。然而,当我刚进暨南大学,成为陈教授研究生的时候,同样没想到我会跟这个年轻的教授成为一对默契的研究伙伴。  相似文献   

19.
刘桂梅 《教育艺术》2006,(12):37-39
来自某网站对高校师生关系的调查 某网站以“大学师生关系变了味,导师成了我老板”为话题,印发调查问卷,希望通过现场调查引导大学生理性地阐述“大学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什么样的。”以下就是一些大学生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章开沅 《成才之路》2011,(1):93-I0022
导师变成“老板”,学生成为课题的廉价劳动力,变身“打工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异化的师生关系竟然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