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赫鲁晓夫是惟一死后未进入莫斯科红场而下葬于新圣女公墓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在他死后,受其家人委托,雕塑艺术家恩斯特为他设计了风格独具、特点鲜明的墓碑雕塑。由于人们对这位苏联领导人褒贬不一,认识迥异,因而对这座由黑白花岗岩组成、反差鲜明的作品其象征意义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功过说”赫鲁晓夫一生的功过十分明显,功绩使人们在今天时他难以忘怀,而过错又使他没有能够长眠红场而葬在了新圣女公墓。黑白两色花岗石交叉的墓碑是他一生功与过的真实写照。这是长期以来极为流行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漫画箴言     
(选自《我的家,在这里》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每个生得健全的男孩子的一生之中,总有一个时期,他要燃起一种炽热的欲望,想到什么地方挖掘埋藏的财宝。——[美]马克·吐温愉快的笑声——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记。——[苏联]高尔基想出新办法的人在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  相似文献   

3.
苏联当代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只活到五十二岁(1918—1970),可先后任过二十八年校长工作,其中二十二年(1948—1970)一直担任一所农村十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校长工作经验,这一经验博得了苏联国内乃至国外同行们的好评。下面就来看看,他在校长工作上有哪些独到见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他的名字叫金日磾,金是后来的赐姓,日磾(mi di), 大概就是他匈奴名字的汉语发音。他出生在寥廓草原的时候, 是一位匈奴王子;身葬于汉家陵阙之时, 已是大汉的重臣——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相距那么远。异族血脉  相似文献   

5.
抱憾终身     
1928年,哈代病逝,遵照他生前的遗嘱,他的遗体要安葬在自己的故乡,英格兰南部的多塞特郡。但是由于他对英国文学的杰出贡献,人们决定把他葬在举世闻名的伦敦“诗人角”威斯敏斯特教堂。因为这里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著名诗人约翰逊、布朗宁、小说家狄更斯等文豪长眠之地。最后经过讨论,决定把哈代的心脏留在故乡。不料在他的遗体运往伦敦后,那颗尚未葬入土的心脏竟然不翼而飞,而负责看守心脏的农夫则清楚地记得把它放在窗台上。后来,人们终于发现窗台上已经空空如也的盘子旁边,蹲伏着一只吃得饱饱的猫,多塞特那的农民怀着激动而复杂的心…  相似文献   

6.
一个外国人来到云南丽江旅游。他在这里转悠了好几天,深深地为这里古朴优雅的景致所陶醉,他感慨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最美丽最幽静的地方。他惟一不满意的是,丽江人悠闲自得甚至缓慢迟滞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7.
《苏联兴亡通鉴——六十年跟踪研究评析》是高放教授苏联问题研究的精华汇集,从中可以看到新中国的苏联社会主义史研究的曲折发展历程。高放教授对苏联历史的诸多重大问题均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他的研究对我国苏联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乔治·卢卡奇是本世纪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他在莫斯科生活和工作了大约15年,并且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这里他写了一部广为人知的著作《青年黑格尔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一书,该书也是他通过博士论文的著作。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这部论文集里最重要的评论《物质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也是用俄文首先发表在苏联《社会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葬词》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人间喜剧》),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相似文献   

10.
苏联大学生的社会政治实践(有人译作“社会政治实习”)是为实现苏联高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服务的。苏联新公布的高教改革基本方针明确规定,“今天的专家应当具有牢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素养,现代经济思维,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技能……”这里所说的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技能,实际上是指做人的工作技能。苏联把这种技能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规格,载入高教改革文件是不无道理。苏联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证实:在专家的业务成就因素中只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技术知  相似文献   

11.
我们和《苏联史研究》一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作者——广州师院历史系李冠乾先生早在1986年的世界现代史培训班上相识,后虽未谋面,却常有书信往来。谈得最多的是学术,他在信中每每谈及他研究苏联史记的心得。有时寄来有关研究文章。苏联解体之后,他的钻研劲头更大。我们很为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现在,他将自己多年从事苏联史教学、研究的心得、成果融为一体,推出《苏联史研究》一书,这确实是他积年心血之结晶。这本书对于迫切需要了解苏联兴亡史的众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富有价值的读物。 通观全书,它有以下突出之处: 一、全书贯穿了作者极大的科学热情和责任感。 历史研究是严肃的科学事业,需要冷静的思考,但绝对不能没有热情。面对存在了近70年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倏忽消失,任何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苏联史工作者都不会无动于衷,也不会在学术上随波逐流,而会以极大的热情埋头于苏联史研究之中。李先生就是这种学者。记得苏联剧变不久,他即寄来“苏东演变的某些历史教训探析”和“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策略”等文,  相似文献   

12.
文尾珍言     
《小读者》2006,(6)
在人世间所能听到的最崇高的赞美歌,就是从孩子嘴里发出来的人类灵魂的喃喃话语。——(法国)雨果文尾珍言一个人只有当他的心灵充满对某种崇高事物的爱时,他本人才是最可爱的。——(苏联)霍姆林斯基文尾珍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苏联为提高中小学政治思想教育质量,把着重点放在提高教师本身的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水平上。为此,苏联教育部为从事学校工作的教师和干部设立了一个专门进修机构,名为“科学共产主义学校”。教师和干部在这里要学习一门课程——“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年轻一代共产主义教育迫切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教程。自1981年起,苏联  相似文献   

14.
育斌修防供二,健好长江‘安全目.,格来看“母枪.峨不月组盆吸啦,矜黔}创葬言{ 将来这里的发电量相当于10个大亚湾核电站”一{(《工人日报》1994年8月2日)千秋伟业长江情——三峡工程漫笔@徐进  相似文献   

15.
由季库申、泽利别尔什坚、罗津布柳姆编辑的苏联《文学遗产》第九十五卷,即《未出版过的高尔基作品》中,首次发表了高尔基的大批来往信件、他的未出版过的被人遗忘了的政论作品、他同记者的谈话以及蹭书上的题词等.这里所译的是在苏联《文学问题》杂志上首次刊载的几封信.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一座具有象征性的城市,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建国后南方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二次大战前,这里的居民约为60万人,风景如画,水肥草美。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德国北线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到这里的能源和物资。对苏联来说,在乌克兰被德军占领以  相似文献   

17.
日本自卫队应该放下枪炮拿起铁锹,去中国的沙漠种树!——远山正瑛一个日本人11年前就立下遗嘱:死后一定要葬在中国。2004年3月5日,97岁高龄的他逝世一周后,骨灰被不远万里带到了内蒙古,埋在中国的八大沙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艰苦的年代,传奇的经历,多舛的命运,使将军经过三次婚恋:一是金莲之妻——朱氏;二是叛逆之妻——雷明珍;三是白头偕老之妻——田普。三次人生体味,使将军百感交集。金莲之妻——朱氏许世友被家乡父老称颂为“大别山的孝子”,他“生前报效祖国,死后与母同葬”的遗言已是最好的证明。作为许将军在人生婚恋上,当然也逃不脱“媒约之言,父母之  相似文献   

19.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以下简称《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值得细细品味,反复解读”。(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笔者不揣浅陋,依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也想对《巴尔扎克葬词》中的一些语句试作一些解读,不当之处,恳请行家指教。1、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分书,一部分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化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2,(3):38-39
厨房也许是家中宝宝最容易涉险的地方了——水、火和利器,这里都齐备。但也是宝宝最喜欢的地方——神奇的厨艺、可口的美食、漂亮的餐具。不要一味拒绝宝宝进入,教他安全使用这个空间,让这里成为他学会生活的温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