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技术与制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但主流经济理论对二者的关系还未达成共识。本文运用协同演化理论,研究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以我国电动汽车为例,以五年计划(规划)为产业发展节点,分析这一新兴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制度协同演化过程,发现在产业孕育期和萌芽期是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在成长期是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政策变迁视角下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环境”演化分析框架,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技术探索、示范推广、快速发展、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基于1991—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合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迁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逐渐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次要核心节点;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的广度提升而深度降低,中心性和生态位变动较小,在技术上的应变性一直较强。对此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多方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布局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助力国际技术竞争。  相似文献   

3.
在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协同演化概念,梳理协同演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协同演化框架下分析技术与制度的关系,认为二者既不是单向决定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互决定关系,而是一种协同演化.以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为案例,讨论了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和制度的协同演化过程与机制,认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和制度协同演化的结果,最后给出若干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没有遵循传统后发国家和企业依托技术学习、低成本生产要素嵌入全新产业链的模式,而是关注后发企业如何通过价值创造影响创新生态参与者的行为。选取5家光伏产业中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过程追踪的历史方法,研究了本土企业嵌入和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机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制度机会窗口创造市场容量与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失衡,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外部动因。(2)后发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内部动因。(3)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与后发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把握需求机会能力的提升之间不断的正反馈,是后发企业持续推进下一个阶段生态结构演化的关键。理论层面,研究突破了基于"日韩经验"追赶研究范式和欧美传统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局限,全面拓展"新兴经济大国"场景下的产业创新相关理论,进一步发现了后发企业嵌入和重构产业生态系统的情境下,制度窗口、市场窗口创造的外部机会,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模式创新互动的关系。实践层面,研究通过诠释市场结构失衡和企业资源、能力匹配的协同关系,提供了后发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粮食流通产业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提升粮食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从创新能力、技术市场、创新组织体系、市场结构等角度剖析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加快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为促进中国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与关键技术,优化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粮食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粮食流通技术创新制度,健全粮食流通技术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粮食流通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齐鲁制药技术创新历程的调查,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依据6C研究框架探索了医药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齐鲁制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经历了新兴和多样化两个阶段,新兴阶段生态系统成员较少、结构松散、开放性差,技术创新重点关注价值获取;多样化阶段,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增加,结构完善,开放性强,技术创新重点关注价值创造。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核心主导者动态变迁,不同主导者行为及其作用机理不同。企业使能能力和赋能能力的构建共同推动了医药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性演化和升级。基于此,本文打开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核心驱动力量和作用机理的黑箱,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技术学习过程与技术创新政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赵兰香 《科研管理》1999,20(6):8-14
中国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发展速度缓慢、企业对国外技术依赖性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技术学习过程的不完整。为此,必须在产业层次上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加强两类产业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特别要根据国家技术进步的不同阶段,有侧重地鼓励不同类型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机制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数据和一些产业代表企业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差距仍然很大。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对企业及其经营者、企业内外环境及企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的分析表明,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激励企业创新。主要的政策建议是,要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基本制度环境,产业技术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内外条件分类设计政策,指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建利  郭红东  贾甫 《科研管理》2019,40(5):120-133
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异质性特征,决定了合作社的技术创新禀赋独特。本文利用8个典型案例,从合作社的技术获取模式和技术溢出两个维度构建了合作社的技术创新模式:包括草根社会创新、草根商业创新、引进社会创新和引进商业创新。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利用三重底线原则,比较每种创新模式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倡导。本文的研究为合作社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为政府制定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将草根创新分为草根商业创新和草根社会创新,进一步深化了草根创新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政策形态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基于城市应用服务的智慧城市政策推动了城市技术创新。应用核密度估计与核函数分解,分析智慧城市引导型、支持型与均衡型政策的动态演化,明晰异质引导与协同溢出两个演化特征阶段,基于政策传导领域因素构建智慧城市政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的机理模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政策演化具有阶段差异,智慧城市政策能够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且产生技术正向外溢;智慧城市物联网络基础设施结构嵌入与城市技术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信息服务价值嵌入、智慧应用资源配置与智慧产业结构性竞争呈现正相关关系;智慧产业结构性竞争在信息服务价值嵌入与城市技术创新、智慧应用资源配置与城市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导向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研究了广州某公司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叶江峰  任浩  甄杰 《科学学研究》2015,33(11):1634-1640
30年来,我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运用关键词共现与可视化技术,构建1984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有关国家级产业园区政策文本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政策主题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5个方面,具体表现为23个主题关键词;政策文本的演化发展经历了初始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升级发展4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政策重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技术追赶历史和现有相关文献的梳理,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提出技术追赶路径选择框架——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政企共演模型,分析政府与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及频繁互动的内在机理,指出在追赶起步、追赶提升和后追赶三个阶段中,政府技术战略"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升级—创新驱动"演化与后发企业"技术模仿和二次创新—技术集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演进同步发生,共同推动了社会环境的改变,并反作用于自身战略选择的变迁。在这一进程中,基于政府意志或行为而形成的政府干预、制度型市场和产权差异等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有着持续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要推动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赶超并形成持续性的技术引领,还需要在企业、产业、政策层面持续性地完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4.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事关我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高、环境正外部性等基本特征,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其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使得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均存在博弈行为。本研究引入政府补贴、资源拥有量、碳价和资源交互系数等关键参数,构建了企业资源禀赋异质下的产业共性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相位图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各参数对于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得到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出了促进资源禀赋异质企业协同创新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群落生态学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特定产业领域中承担技术研发、应用和扩散职能的各种技术设施及创新单元,包括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产业专用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等4种主要类型。以群落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探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群落结构及演化机理,针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群落演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民 《情报杂志》2013,(2):196-200
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创新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尚未明确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主体,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和政策保障,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等使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和发挥中原城市群创新协同效应,打造高水平城市群,基于产业复杂网络视角提出赋权区域产业技术流树(RITFT)模型,并基于RITFT对中原地区的产业技术扩散结构机制与创新协同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区域产业技术相关度测量系数,在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基础上提出RITFT建模原理及方法,构建中原地区RITFT,并从干流、支流等产业技术流分布特征上揭示中原城市群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核心结构机制;进一步基于对个体产业承载、中介与扩散的基础效应和技术外溢、吸收强度与乘数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创新协同效应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原城市整体技术扩散协作效率较高,产业创新存在省内大协同、区域内小协同及空间支撑互补性强等特征.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应不断强化区域创新政策供给、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建立新型的产业创新治理体系,打造区域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洪进  洪嵩  赵定涛 《科学学研究》2015,(2):195-204,241
国家技术政策和企业技术战略以及二者之间的协作情况影响着航空航天产业创新绩效的实现。本文构筑了技术政策与技术战略的矩阵分析模型,提出了航空航天产业技术创新的四种主要类型,归纳了航空和航天产业各自的发展历程;并基于1995-2010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科技活动数据,构建实证分析模型,对技术政策、技术战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受到国家技术政策与企业技术战略的双重影响;且创新绩效的实现更多依赖于国内技术的提升;国家技术政策与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技术领先战略关联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9.
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包括价值中枢层、价值服务层、价值融合层在内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演化过程分析,运用哈肯模型,以A股区块链板块233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进行实证探究。结果表明,(1)代表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投入是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序参量;(2)我国区块链产业演化发展的市场驱动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有序度提升,而政府补助对产业演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正在降低;(3)企业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的协同有助于推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良好有序演化。由此提出国家应鼓励区块链企业、政府要加大对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政府补助申请、过程监管及成果审查等流程的相关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最活跃的创新生态系统类型,其演进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阶段特征分析基础上,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分为平台构建、平台治理及平台变革与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产业基础技术选择风险、合作伙伴选择风险以及变革风险。根据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各阶段存在的风险,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化机制以及互惠性利益共享机制和严格的淘汰机制来规避风险。此外,平台主导企业还可以有效利用外部环境因素,采取前摄行为来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