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把握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提升其传承发展效能,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辨析得出体育强国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互促共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强国建设的软实力,体育强国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硬支撑。研究阐释了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与传承路径,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是竞技文化:弘扬拼搏有为的民族精神;大众文化:提升全民健身健康水平;校园文化:彰显铸魂育人教育使命;产业文化:创造经济多元发展路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是突破地域传承:增加地域间文化交流共享;突破民族传承:增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突破文化传承:增强文化间融合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辩证分析了八婺民俗体育与区域文化的共生关系和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八婺地区民俗体育与区域文化存在较好的共生关系。民俗体育与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共生单元的能量生成与供给;生成运行高效的共生机制;构筑连续共生、互惠共生的理想模式;培育融合发展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自信,发展自身民族文化特性,提炼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传承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依托文化强国背景,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在中国梦时代中遇到的阻碍,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发展途径,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学、体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和完善。本研究基于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相关专题,主要围绕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并从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传播与交流、传承与路径、融合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等专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5.
民俗体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利益主体逐渐形成,文旅融合为其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实际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明晰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共生发展的城市价值、现实逻辑及发展问题。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主体存在:共生单元人才薄弱,缺乏行业全面需求;共生界面形式单一,偏利共生现象普遍;共生模式开发不足,尚未形成特色品牌。建议以体旅融合为点,促进共生单元的人才生成;以旅游资源为线,树立多元界面共生产业链;以文化内核为面,打造互惠共生的模式品牌。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内在超越型”的民族性格特征对中国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有它消极的一面;“强者文化”赋予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内涵,同样也带来了自身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因奥林匹克的介入而充满活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邯郸学步”做法不可取;现代化不能使民族精神迷失在“融入”中。  相似文献   

7.
“文化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理应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巴山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群众体育健身和比赛项目,并逐渐推向全国,其成功的传承经验值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鉴.文章阐述了巴山舞的演化与发展,并从“巴山舞”的成功推广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措施包括尊重传统,大胆创新,与时代契合;与旅游联袂;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简单易推广性与比赛宽松性结合;重视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中的作用;搭建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交流等.本文试图从长阳“巴山舞”的成功演变与推广找出一些值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比较法,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了体育与国家的历史关系,旨在揭示体育强国的历史内涵.古代,在东学西渐阶段,体育强国是拥有先进的并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强国;在西学东渐阶段,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相对较为落后,无法产生对他国的影响力,在先进的西方体育领域也未形成世界性影响力.近代,体育强国就是通过体育,包括西方现代体育和中国传统体育,进行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革命.现代,在西方体育领域,体育强国就是国家强大,竞技水平一流,塑造了良好的国际体坛形象,具备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在传统体育领域,尚未形成国际性影响力.因此,当代体育强国就是拥有先进性和世界性影响力的体育文化、综合国力世界一流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推进。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共生理论研究视角分析体育课后服务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及共生界面,致力于实现体育课后服务的规范化、高效化、系统化发展。研究发现:共生单元理念偏离,主体能动发展不足;共生模式联动低效,部门协作互动不足;共生环境支撑不足,制度保障建立不全;共生界面传导受阻,资源要素流动不畅。提出应强化共生单元理念,建立体育课后服务理念融合共生机制;构建高效共生模式,建立体育课后服务利益联动共生机制;营造正向共生环境,建立体育课后服务多元保障共生机制;打造一体化共生界面,建立体育课后服务资源整合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1.
傣族体育与"水文化"缘由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延超  饶远 《体育科学》2006,26(4):76-79
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调研、矛盾分析、逻辑推理和比较等研究方法,从人文地理视野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生机制入手,阐述了傣族传统体育的深层文化内涵,揭示出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的形成有其深刻的自然环境根源和人文环境根源。其中,傣族“水文化”是产生这一文化异质性的核心因子,而民族体育则在文化的内涵与层次上充实和丰富了傣族“水文化”,二者在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的交互与共生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生平 《体育风尚》2021,(5):122-123
甘南“三河一江”流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承载着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与群体智慧,至今已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珍贵的传统体育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夯实民族地区和谐发展、适应当下精神文明建设与“体育强国”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反映了当前我们对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结合其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与群众性的特点去研究。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坚持在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开拓创新;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加强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间的和谐共生是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基础工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间的关系,为突破单一化政会关系瓶颈提供思路借鉴,为形成互惠共生关系提供现实指导。研究认为:协会与政府的共生发展关键在于从理念认同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以及约束制衡机制层面厘清两者共生的运作方式。建议:以协会章程为准则,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协会回归市场,有效实现自我增能;以复合型人才培育为桥梁,强化共生匹配性;以优化会员队伍建设为基石,增强共生融合性;增强民主参与度,提升协会社会公信力;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协会诚信建设。旨在为推动脱钩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并促进协会与政府走向“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文化理想的和谐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理想和奥林匹克理想的和谐元素,发觉它们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涵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奥林匹克的“费厄泼赖”与“规则、秩序”追求曾被中国文化缓行或忽视,其隐喻的社会理想具有时代价值。奥运会体现奥林匹克理想,但不该承担政治斗争的重负。体育文化理想与和谐社会理想的一致性与对话基础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体育文化理想的和谐诉求能为和谐社会的民族凝聚力、社会道德规范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体育信息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运用现代传媒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互联网在历次重大体育信息传播中承担重要角色;网络面临“受众危机”。传媒与传统媒介的协调融合、互补共生等。同时提出了体育信息传播的“网络危机”理论及对策:网络传媒与传统媒介的协调融合、互补共生等。  相似文献   

17.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成就显著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整合型思维方式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一)整合型思维方式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文化遗传基因、文化心理定势,具有极其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应继续发挥其在竞技体育中的积极作用;(二)对传统文化中给竞技体育及整个体育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东西,应予扬弃;(三)在继承的同时,要借鉴、引进外国经验和西方文化的长处。使中国体育沿着民族传统、又不脱离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更加成功地走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其背后的时代底蕴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选择、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以“互动仪式链”下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梳理互动仪式链相关理论、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等,分析其困境际遇空间改变,体育文化出现沉降现象;锡伯族同源不同域,情感能量不足;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不足,法律保护不完善等。并提出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路径:为个体提供际遇空间,营造良好文化交流环境;正视文化差异,打造文化资本;唤醒文化认同,加强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吉首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和民族文化等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法规支持不够;体育发展水平较低;民族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和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加大媒体宣传、整合体育资源及加大体育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毅 《体育与科学》2012,33(3):75-78
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上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施,给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带来了契机,不但拓展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得空间,拓宽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费领域,还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抓住契机,通过创新改革,人才培养,市场化运作等方式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