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德性与德行是一种互动共生的辩证关系。立德的关键在于德性涵养与德行践履,其着力点可以是:强化教育引导,唤醒内在善心,自我涵养德性;强化实践养成,培养良好习惯,自觉践履德行;强化制度保障,法治德治结合,促进互动生成。  相似文献   

3.
唐勇 《中国德育》2007,2(2):52-55,69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德性培养着眼,从德行塑造入手才可能具有实效性。培养大学生德性,塑造大学生德行要想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需要将学科知识教学还原为文化教育,营造一个具有历史连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有序的校园活动,注重大学生德性形成的经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儒学经典中蕴藏着深厚的关于德性德行培养的思想资源。基于新时期大学德育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以儒学德育资源为核心的德性德行教育,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战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开展儒学经典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发挥教师垂范作用、知行并重。  相似文献   

5.
诚信作为一种个体德性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面临价值多元化、市场经济趋利化以及人际关系功利化等影响大学生保持诚信德性的不利因素.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德性,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积极探求诚信德性的培育机制,从环境优化、体制完善、个人修养等三个层面来构建当代大学生诚信德性的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诚”和“信”互训,共同构成“诚信”概念的内涵。诚信在伦理层面上是德性和规范的统一。诚信在德性层面上以信仰为基础,诚信信仰是个体诚信品质的精神保证。诚信在现代社会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是诚信德性意义的退化,诚信信仰失去其精神、价值内涵,沦为世俗功利考量的工具;另一方面是诚信现实规范的缺失,诚信规范的缺失是诚信信仰弱化的反映,同时也在阻碍着诚信信仰的践履并加速其危机恶化。只有在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社会诚信实践中,才能实现诚信的德性化意义和规范性要求,进而实现诚信信仰的维系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教育视域,德性养成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德性的文化构成要素是真、善、美,德性养成的文化遵循是"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耦合贯通,其实践路径是启迪"问学"、唤醒"德性"、引导"德行"。  相似文献   

8.
德育即育德,是以道德价值(善恶、是非、应当不应当)为核心的德性教育。德育是以培养人的德性为目的的,而德性是指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品德和道德人格,也反映出德育的作用是教人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以课程建设和活动建设为抓手,通过多渠道育人途径,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沁润童心,濡染德行。  相似文献   

9.
田达 《考试周刊》2010,(42):207-208
大学生在德行方面存在孝道观念、宽容心、节俭意识、大局意识较差和感恩意识、正直行为、诚信相对缺失及狭隘的江湖义气等问题,而且男生比女生差、城市的比农村的差。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以闵子为代表的优良传统德行教育的缺失。解决的对策有:加强教师闵子德行建设,实施生存和环境保护教育,开设艺术和文学类选修课.开设礼仪必修课.加强制度建设和媒体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实践闵子德行.  相似文献   

10.
教师德性在当代遭遇困境,教师"失德""弃德"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由此,非常需要在教育成"人"视角下厘清教师德性的内涵,在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视阈下,从制度与自修两个方面分析教师德性培育的双重路径,并促进教师德性向教师德行的转变,化解教师德性困境。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建构了独具特色的诗意德育,在"诗的学校"中培植诗意存在,在"诗生活"中涵养诗意德性,在"生活诗"的书写中培植诗意德行。  相似文献   

12.
一、德性、德行 人们通常把德性理解为人的道德本性,即人生而具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向善的本性,当代学者认为;德性一词有两层内涵,既具有统一的、完整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内涵,又具有伦理学意义上的内涵。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性是指导事物的本源,是道德和智慧的辩证统一。而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3.
概括地说,职业群体养成的“德性”就称为职业道德。对“德性”可作两个层面的考察。一是意识(心理)层面,它表现为“德知”,即对德的认知“至善”的理念定位;一是行为(操作)层面,它表现为“德行”,即对德的践行及其“至善”的行为指向。从“知”与“行”相统一出发,人们可作这样的判定:“德知”在什么层面展开,“德行”相应地也在该层面展开;从“德行”展现的层面可以观照“德知”所处的层面。群体既然是众个体按职业活动的内容以特有的社会组织方式的聚集,因而“漫染”于群体“德性”中的个体,虽说其“德性”呈现个性,但一…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部分省市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具有较好的自立意识、诚信意识以及节制意识.总而言之,中学生具有较好的经济德性.但是,这种较高的经济德性主要局限于意识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转变相关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形式.具体而言,教育者应该促使中学生的经济德性由意识走向行动,促使学生发出符合经济德性要求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讨论语文教师的德性品质,不止于其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为瞩目的是作为人的最朴素的德知、德行、德性,尤其是作为教师内在品质的德性修养。这种德性,是指“人”内在的朴素的真、善、美的品质,是一种引领学生生命发展的品质。我们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的内在基础就是“心正”,就是具有一颗德性之心。  相似文献   

16.
德性与德行是我们获得生命价值的一对实证关系,但其在生命过程中并非始终保持其单一对等性,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表现出来的关系形态是较为复杂的,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一对实证关系也有着不同步的发展,对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规范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制定网络规范、规则;从德性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塑造网民的德性。自由自主是网络人的首要德性,平等公正是网络人的关键德性,尊重互惠是网络人的重要德性,诚信责任是网络人的核心德性,自律慎独是网络人的终极德性。  相似文献   

18.
道德社会化实现的根本途径取决于学生在日常事件上的磨练。而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检讨书就是当事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日常事件。那么,检讨书在何种意义上是具有"道德性",即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又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去道德性",即助长学生虚伪、败坏其诚信道德品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外,笔者还对检讨书所涉及的一项更为根本的教育议题即教师教化与学生自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善"孕育幸福,滋生和谐;"善"升华德行,提升价值.认真把握亚里士多德价值哲学的核心思想,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真善美的洗涤;深刻掌握善的本质,会让我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作出德性的选择.本文首先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价值哲学的核心思想--善的研究,揭示善是人性得以存在的德行.其次详细作了关于善与德性的论述.明确了什么是向善能力和怎样进行德性的选择.再次进一步研究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界定、善的性质,从而得出幸福是行善的目标.最后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以善为价值哲学核心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道德教育中,德性与德行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要坚守“班会”这一德育阵地,借助班会解决学生行为失范的问题;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高地,以系列性的长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支架,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要以学科育人,以学生与学科知识的双向循环来开展生命对话,实现生命的觉醒,开拓德育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