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语中授受表达历来是日语教学和学习者的难点,其不同于汉语中的"给"。相比较而言,日语中的授受这一概念,其内涵更加丰富,表达形式及关系更为复杂。本文拟对基础日语教学阶段的授受关系及表达从基本概念、存在的问题等入手,辅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以研究。旨在解决教学及日语学习者面对的问题,提高基础日语教学阶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授受表达用法是日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然而中国学生在使用授受表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误用现象,笔者认为教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文章以2013年所进行的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方式习得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调查中学习者出现的问题倾向,对《新编日语》教材中关于授受表达方式编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改进对策,以期对日语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内外意识”在日语授受动词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受关系是日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日语繁杂的语法概念很容易导致用法上的混乱。然而,如果能够打破语法教学常规,从日本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考察授受关系,在教学中引入"内外意识"的概念,就能使授受关系显得简单明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减少学生对授受动词的误用。  相似文献   

4.
授受关系是日语中重要而又复杂的语法现象,是日语语法学习的难点。采用图示法帮助学习者理解其逻辑关系,同时从说话人的视点出发,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内”与“外”、“近”与“远”,可以将种类繁多的授受关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7):9-10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是高中阶段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高考日语中的频繁失分点。本稿对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授受关系考题进行文本分析,归纳解题关键,并从学生角度探究影响其正确率的要因,借此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沈雯 《华章》2009,(21)
日语的授受关系对每一个日语学习者来讲都是一个难题.对于这种授受表达方式,日语中一共涉及到三大句型,而汉语中我们只需要用"给"来表达就可以了.日语中的尊卑关系,内外关系也会影响授受动词的使用.本文对日语中的授受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就日语的"视点"问题着手,以期找出日语授受表达方式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1研究目的 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日语授受关系句型是学习的一个难点。特别是日语「てもぃぅ」句型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学习者的一个语法点。  相似文献   

8.
张静苑 《考试周刊》2011,(45):75-77
本文借助"主观性"概念,分析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表现形式,针对其反映出的日语主观性特点作分析,指出这两种语言现象蕴含了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认识。部分间接被动句暗含事态的发生使当事人"受损"的意识,授受动词指代内外关系,授受助动词暗含"受益"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与汉语相比,日语授受表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相对于汉语只有一个授受动词——"给",日语有"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等7个授受动词。因此,日语的授受表达复杂了很多。另外,汉语中的恩惠授受表达一般是通过"某人为/帮/给某人做某事"将授受关系方向性简单的呈现出来,而日语却会通过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添加一些说话者本人的主观评价并巧妙的指出其中所产生的授受关系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0.
日语的授受表现历来被认为是日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它体现着日本人之间特有的恩惠意识,恰当并熟练运用日语授受表现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授受表现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误用现象。分析和研究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日语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香君 《考试周刊》2011,(47):98-99
由于中日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母语的干扰,日语授受动词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单从语法角度学习,即使认识了日语的授受动词,也未必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本文从日语授受动词的物移方向的角度来探讨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以更加准确把握日语授受动词在语言交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授受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方式,在日语中使用授受动词来体现授受关系,它不仅可以表示物品的给予与接受,同样也可表示行为的授受,而行为的授受在日语中主要通过授受补助动词来实现,文中就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恩惠授受意识研究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之一,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使用,体现着日本人的授受表达方式与恩惠意识心理的关系,并对中国日语学者在使用"てくれる"时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的授受动词不仅是教学难点,也是日常交流中使用出错频率较高的词。接触过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内外意识"是日本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笔者在多年日语授受动词这一语法点的使用分析中,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及"内外意识"这一文化特点与其有机结合,使学生最大程度理解授受动词使用的基本原则,既减少误用,也对日本的内外意识文化加强了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生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运用上误用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寻找一种可以切实提高中国学生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的方法,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专业3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关于小组讨论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中能否起到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是,将学生分为传统班和实验班,分别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法和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实验法进行授课,最后对学生的作文和会话能力进行测试,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并比较分析,来检验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在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语的授受表现对外国人来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现象。本文通过对授受表现误用的分析说明在学习语言时不仅要理解其语法意义和构造,更应了解对象国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请求语气的表达方式关键在于授受补助动词的选择,而授受补助动词的选择是随着讲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从日语语言规律着手,根据日本国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首先对授受补助动词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比较,其次就其构成的主要请求句型加以对照比较,最后按各句型的使用功能由简到敬进行归类,并分析各句型的使用对象与场合.通过探讨授受补助动词在请求表达方式中的应用,力求提高日语学习者语言交际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授受表达一直是困扰日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者对视点的制约因素不能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本文分析了在日语授受表达方式教学中引入视点理论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在日语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校大专阶段学习二外日语的学生原来使用的是《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学情,依附大多数高校使用的二外日语教材《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和高校使用的日语专业教材《新编日语教程1》,着手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二外日语校本教材。重新编写后的校本教材使用起来较得心应手,但在第一轮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开发背景、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4,(A0):95-96
在日语学习中,会碰到很多授受表达,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正确使用授受表达是个较难掌握的难题。日语的授受表达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而且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日语学习者不仅仅要掌握授受动词的基本用法,更要掌握其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恩惠意识的内涵。本文就授受表达与其恩惠意识展开讨论,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介绍了日语补助动词的概念、类别,结合教学经验,对容易出错的补助动词用法:委婉的敬语命令形和授受关系;动作的持续和进行;自动词和他动词表示存在的状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