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试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矛盾吕梁山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写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它包含有工人阶级内部矛盾、农民阶级内...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由此必然引发许新的人民内部矛盾,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它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的各个主要,并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新的特点,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矛盾,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社会意识领域中的矛盾、民族宗教的矛盾,我们要紧紧抓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通过不断解决各个领域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阐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而且把重点放在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上。他指出:“许多人不承认我国人民的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矛盾,绝大多数都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当前我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中出现问题较多的若干矛盾当前我国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稳定有序。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还存在着某些不安定的隐患、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我国近几年逐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个时期是各种社会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发期。原来的一些矛盾缓和、化解了,但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或者使得原来的有些矛盾变得更趋于激化了。当前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不同地区、阶层、行业、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一是收入方面的差别和矛盾。城乡收入差别、区域收入差别、行业收入差别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悬殊较大。一般而言,城市人收入多,农村人收入少;东部省市人收入多,中西部省市人收入少;垄断行业人收入多,普通企业人收入少;歌星、影星、球星、老板收入多,普通劳动者收入少。收入方面的差别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二是贫富方面的差别和矛盾。同收入差别相联系,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财富...  相似文献   

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丰硕成果。毛泽东运用矛盾普遍性原理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并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不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此,他又根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和相对辩证统一的道理,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张怀仁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存在的两类矛盾,全面论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历史唯物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给人们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30多年后...  相似文献   

7.
因为有矛盾,才要和谐,正因为要和谐,才要协调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将存在和作用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之所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立了新的理念.二者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既对立又同一.因此,我们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40多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仍然客观存在,且在当前较为突出、复杂和激烈。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仍然是指导党和国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对于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柴海瑞 《课外阅读》2011,(10):383-384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转型期是矛盾的多发期。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为了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就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当前,应当清醒地看到,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少,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置这一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将有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原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较多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非公有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在企业管理上的矛盾,以及党政机关公务员与普通公民在社会管理上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牢固确立和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在执政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构建人民调解机制,大力宣传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力求实现人民内部相互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改革效率,是指改革其本身作为一种常态的社会活动的效率。改革本身存在着效率的问题,改革效率有其特殊规定性。研究改革效率,就是将改革视为一种现代社会生活中常态的社会性活动,努力把握和认识这一活动优化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活动,使得每一项改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更是最优的,从而降低社会风险,减少社会成本,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世纪最后20年进行的社会改革 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把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发展导向型改革模式,坚定不移地围绕经济发展搞改革,既顺应了历史潮流,又顺了应国内人心,使社会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把内部社会改革与国际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抓住了世界时代主题的转换的历史契机,回应国际环境的变化,把改革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设计师;三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革进程始终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的广泛制约和影响。社会价值观念、传统教育理念及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因素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施加作用,并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真共和",促进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杜亚泉力倡社会改革.他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的根本,要从国民性的改造着眼,推进教育普及和体制改革,培育自力、自治和具有"科学的劳动家"素养的现代新型国民.这种教育改革理念沿循"温和渐进"的路线,既不失为深邃的历史洞见,也未免有偏颇的思想成分,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可资借鉴与对照反思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系统内其他改革因素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带来了压力与动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只有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只有贴紧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制度改革本身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人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影响与制约。相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制度改革的影响是潜在而持久的。因此,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研究大学制度改革,有助于理解我国目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的困境,并对我国如何顺利地推进大学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改革道德正当性的来源;二是对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予以合理的利益回报,这是教育改革社会合法性的前提;三是采取民主的推进方式,这是教育改革过程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前苏联继承下来的。苏联解体后,伴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和预算紧缩,原先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无法再支撑下去,俄罗斯不得不对旧体制进行改革。然而,要打破由国家统揽一切的社会保障机制并非易事。在新的模式下,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遭遇到了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本身的困境,在管理上也存在诸多弊端。吸取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