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析,分析高校教学显性的思想教育和隐性的价值观教育如何有机结合,旨在解决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瓶颈和壁垒,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秦思  刘秀霞 《科教文汇》2024,(4):138-14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使舞蹈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频共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协同共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该文以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课程重大意义为逻辑起点,纵向挖掘舞蹈课程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元素与舞蹈课程的契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舞蹈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变革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挖掘和提升隐性思政教育途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与论证宿舍文化是隐性思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构建是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静 《科教文汇》2010,(35):9-10
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的显性教育难以完成对学生道德品质、道德智慧的培养,强化"隐性教育"不失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措施有:把握课堂主阵地,将隐性教育渗透到课程学习中;营造校园环境,将隐性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开展社会实践,将隐性教育体现在学生活动中;形成社会合力,将隐性教育回归到生活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姜艳文  李佳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297-297,294
目前,高职院校中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令人担忧。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实热陛,德育工作者必须既要重视显性德育教育,更要加强隐性德育教育。加强“两课”的教育教学,提高师德素质,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加强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为切入点,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该文以药物分子设计课程为例,从课程特点、思政元素融入点、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以期为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丽娜 《科教文汇》2021,(10):179-180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酒店情景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必修课,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值得挖掘。结合课程内容、学情分析,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酒店情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可探索搭建逐级支撑的思政目标体系,并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隐性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策略,进而产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显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显性课程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从现代课程论的角度论述了构建一个完善、科学、具有实践意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构建原则入手,从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和强化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该文着眼于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教学模式改革聚焦行动体验,提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增强了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教育路径显性、隐性要素的分解,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路径“错位”、路径粗线条化等现象及原因,从而得出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日常性的工作中,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对接的高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许美辰  朴凤玉 《科教文汇》2011,(29):24-24,47
本文在浅述我国的教育目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构建新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唐晓冬 《科教文汇》2011,(36):161-16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本文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全社会对创新的紧迫性出发,通过分析职业教育现状,比较国内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以及创新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揭示了职业教育应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谢祝英 《科教文汇》2012,(6):10-10,43
想教育好学生,一定要学会打开学生的心灵那扇门,在学生的心灵上耕耘,将"理想""责任""诚信""平等"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它发芽、开花,最终结出累累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以人的幸福追求为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拥有更高的幸福力追求幸福更应是教育的题中之意。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远方,更在脚下。  相似文献   

15.
李微 《科教文汇》2011,(25):36-38
社会在进步,人的思维方式在变化,但教学模式却仍传统。传统,在早期可能是优秀的,而在后来或者将来也许成为了一种诟病、一种羁绊。成功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反之,则是一首催眠曲。当教育者不能将学生都变得优秀,当制度不能保障所有孩子的安全,那肯定是出了问题、产生了误区。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穗芬 《科教文汇》2011,(15):16-16,28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帮助贫困生解决了经济问题,还能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功能。本文从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入手,就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提出一些建议,使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暖心工程,更是德育和育才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7.
18.
牛西 《科技广场》2007,(8):175-176
面对日新月异的工程技术发展,各国纷纷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许多高等工程院校都强化了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本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点,探索实现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杨炜明  廖书 《科教文汇》2012,(16):28-28,95
开放教育与国际合作办学已经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其中高校作为教育资源拥有的主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开放教育与国际合作办学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重庆工商大学数统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人类环境科学学院共同建立"3+1+1"合作办学项目(CAP)的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20.
曹莉莉  卢婧 《科教文汇》2011,(13):169-171
21世纪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将有更大地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的强烈需求,也是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因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以国民素质为核心的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