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总体上进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以来,"三农"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三农"宣传必须随之创新,在面向农村的同时,统筹兼顾加强面向城市的宣传,促进城市人才、资本向农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驱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吴佩兰 《今传媒》2016,(2):141-142
播音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促进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志于电视播音事业的同行经过不懈努力,播音质量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发展,新闻类节目播出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播出形式从之前的"播"新闻逐渐也有了"说"新闻、"评"新闻等类型,本文仅就"播"与"说"两种新闻播报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席清  童云  林孝栋 《出版广角》2021,(18):10-15
"三农"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把握好时、度、效,创新出版、提高质量、推陈出新,增强"三农"出版物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是"三农"出版单位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农业科学类图书出版情况,提出新时代"三农"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即"三农"出版应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了解市场的需求,研究新兴出版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雅林 《出版广角》2021,(21):77-79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三农"短视频将农村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通过短视频媒介真实再现,在展现农村面貌的同时与农业经济相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三农"短视频的传播价值,归纳"三农"短视频的传播现状,以期为"三农"短视频更好地传播提出有益建议,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吴加峰 《今传媒》2016,(3):43-4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内地虎视眈眈,预示着对日战争将非一时之计.为使抗日战争有稳定战略后方,国内出现了"开发西部热".政府要员、实业家、专家学者纷纷赴西北地区考察.新闻界先后也有数十名记者到西北进行考察并发表大量的新闻作品,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西北记者群".《新闻报》的顾执中和《大公报》的范长江是当时"西北记者群"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新闻记者,他们的西北之行考察和新闻作品各具特定代表性.分析顾、范二人西北行在代表利益立足点、采访路线与对象、考察重点、表现手法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可以窥视民国期间官民"上、下"两个舆论场域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国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而是来自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梳理"国风"概念的演变过程,回顾与"国风"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章认为,随着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提高,媒介对国风文化传播的加强,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风"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区农村人口约2.82亿,占西部总人口总数的78.4%.至2007年底,中国西部地区农村人均年收入693元人民币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1175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4.7%.农村人均年收入958元人民币以下的低收入人口198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5.9%.[1]中国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出生率高、人均收入水平低,劳动力素质差、社会基础设施落后等,最主要的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共存共生,自然资源极度匮乏,贫困的发生与恶劣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宁夏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通过归纳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建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分析总结了宁夏农村信息化发展中的宝贵经验,对于不断完善西部乃至全国的农村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红梅 《编辑学刊》2021,(3):112-116
"十四五"期间我国媒体发展的关键词是深度融合.其发展的思路有四:一是坚守职责使命,继续发挥好政治功能,认真承担好社会责任;二是大力加速深度融合,突出主流内容引导与表现形式创新;三是积极转变观念,突出人才战略,提升全员能力水平;四是突出创新发展,努力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吕梅 《图书馆论坛》2007,27(2):154-155,153
“图书漂流”不仅是一场阅读的接力和知识的传递、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价值的提升,更是对人们诚信的考核、素质的测试及文明的考验。启示图书馆应担负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在传递知识信息中扩大视野、提升理念,从更高的层面上思考构建阅读社会、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与传媒"弱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15年,在这15年间,一方面它确实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效地改善和普及了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前人研究都将它放置于广播电视业发展或者农村建设的内部来看待,但本文认为,“村村通”工程所面对的农村现实源于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之下急剧的广播电视市场化改革,而在它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回应由此带来的城市中心主义的问题,因此,它既难以真正回应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涵,又难以对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发展做出实质性的改变,所以需要跳脱内部视野,而在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对其进行考察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是索罗斯基金众多计划中最成功和重要的计划之一,是由多个分计划组成的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多样的大计划,该计划内容涉及图书馆藏书、电子图书馆、图书出版、农村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联合系统、跨国馆藏文献补充、图书阅读等方面,对俄罗斯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依靠"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构建起的"出版社--书目信息中心--图书销售传播商--图书馆"模式,成为俄罗斯图书馆馆藏文献来源的有力和稳定保障.  相似文献   

15.
按照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点,社会演进一般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本文关注的是一个民族自治县"跨越式"发展的案例,该县利用县城搬迁的行政措施使游牧民族定居在城镇中,并通过民族社区管委会的组织机构,将定居者纳入到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之下.当地牧民在居住环境、管理方式以及媒体接触行为等方面与原先相比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电视媒体在哈萨克族群众现念和社会建构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催生了微文化,凭借惊人的网络聚集力量,这种微文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帮助"双师型"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首先阐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然后分析微文化时代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微文化时代提高"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数据处理为核心的征信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数据浪潮的洗礼.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用"已成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数据征信概况及大数据与征信的关系及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对我国征信行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对大数据征信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报道是各个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报道板块.当下,要做好农业报道,必须把握并遵守其中"不变"与"变"的报道原则."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宣扬科技带动农业发展的理念;"变"的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农业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