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资源型企业因其高污染、高能耗特征而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压力,绿色创新则是资源型企业响应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从源头上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良方。研究利用423家资源型企业调研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法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对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组织环境文化在二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绿色组织认同正向调节组织环境文化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正向调节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通过组织环境文化影响绿色创新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也为推进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237家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层级回归的统计方法探讨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以及兼容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有助于外部知识的采用,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外部知识采用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关系中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此外,知识兼容性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战略兼容性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转型升级背景,关注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属性,探讨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高管环保认知通过动态能力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高阶理论、资源基础观与资源依赖理论,以135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分析高管环保认知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环保认知正向促进绿色创新绩...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本文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对212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建立密切而长期的关系,进而从这些利益相关者处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企业从利益相关者关系中得到的社会资本,特别是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同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受到竞争强度的负向调节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则会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这些发现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从中促进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1):56-59
基于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理论,通过对474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正向影响,知识共创在利益相关者导向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有中介作用。网络能力不仅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对知识共创的影响,而且还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知识共创—开放式服务创新这一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源应用约束负向影响开放式创新绩效,外部知识丰富性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研究还发现资源应用约束对知识搜索广度有正向影响而对搜索深度有负向影响,外部知识丰富性对知识搜索广度和深度均有正向影响;二者通过搜索深度的中介作用对开放式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开放式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整合相关理论构建"关系治理-集群创新网络-集群知识共享"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利用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中205家企业的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关系治理、集群创新网络与集群企业知识共享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系治理下共同愿景、联合行动和资源依赖三维度对集群企业知识共享均有正向影响,共同愿景、资源依赖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而联合行动只对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有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在关系治理与集群企业知识共享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在不同维度的关系治理与知识共享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分析长三角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机制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地区20家先进节能环保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网站、媒体报道、学术期刊等收集相关二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研究构建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进一步以其中两家典型企业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阶段。结果发现:(1)市场因素与环境规制是外部导向因素,创新技术与能力是内部驱动因素,利益相关者压力和资源整合与投入是强化因素,企业文化是维持因素;(2)在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实践的4个阶段中,模糊前端、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商业化运用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市场因素、创新技术与能力、资源整合与投入、利益相关者压力。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政府加强市场激励型和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企业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共同加大绿色创新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耘  赵富强  周槿晗 《科研管理》2022,43(5):164-171
在行业边界日渐模糊和跨界竞争日趋激烈的移动互联时代,内部开发与跨界拓展并重的双元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因而激发外部资源获取、内部资源利用与内外资源融合以实现双元创新的人力资源实践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依赖及拼凑理论,界定AUO-AHRP内涵构成,并探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425名企业高层的实证研究发现:(1)AUO-AHRP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转移中介AUO-AHRP与组织创新绩效间关系;(3)社会资本负向调节AUO-AHRP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及其通过知识转移对组织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艳玲  胡靓  龙勇 《软科学》2023,(5):47-53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分析多维知识搜索(科学型、市场型、供应链型)对建筑企业双元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探索联盟“游戏规则”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科学型知识搜索对双元性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影响,市场型知识搜索仅对探索性绿色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供应链型知识搜索仅对利用性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联盟“游戏规则”仅在多维知识搜索对利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中起部分调节作用。进一步地,联盟“游戏规则”在科学型知识搜索与利用性绿色创新关系中起负向调节,在供应链型知识搜索与利用性绿色创新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伍勇  魏泽龙 《科研管理》2017,38(12):11-19
本文以吸收能力理论、动态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突变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资源整合方式--稳固性整合与激进式整合的调节作用。研究利用203家企业的数据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探索对突变性创新有不同影响,而且两者在促进突变性创新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不同知识探索对突变性创新的作用随着资源整合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解释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与突变性创新关系研究中的冲突,并为中国企业提高突变性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2011-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嵌入独立董事网络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丰富度均与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均正向调节网络位置与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而环境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的交互项负向调节网络位置与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丰富了社会网络领域的文献,对于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多元化经营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原始性创新对企业资源与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逐渐具备了通过政治行为影响政府决策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基于制度视角和资源依赖理论,研究企业政治行为影响原始性创新的路径以及企业组织冗余对这一关系的影响。404家中国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政治行为有利于其获得政治合法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原始性创新。另外,组织冗余正向调节政治合法性与原始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企业组织冗余水平较高时,政治合法性对原始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促进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机制,对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和动机理论,构建市场因素(市场结构、市场初始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对企业间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意愿影响传导模型;以协同创新收益分配比例作为市场结构的替代变量,基于需求函数,将传导模型转化为数理优化模型。结果表明:(1)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下,市场初始需求量与企业间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呈现"U"型关系;而在垄断性结构下,两者之间则呈倒"U"型关系。(2)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下,如果初始市场需求量也较小,那么市场增长潜力与共享意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否则为正相关;而在垄断性结构下,如果初始市场需求量较小,则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否则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209家制造企业及944家供应商的数据,分析主体外部环境因素(技术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程度)和内部能力因素(技术能力、企业柔性)对其供应商地理位置多样性和产品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技术不确定性能正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作用,而市场竞争程度则会削负向调节这种作用;企业技术能力负向调节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企业柔性则对二者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柔霖  田虹 《科学学研究》2019,37(2):329-337
随着对可再生资源的超负荷开发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肆意挖掘,使得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实施绿色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资源基础论,以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方法,研究了组织环境认同和产品绿色创新作为企业内部因素,商业环境动态性作为企业外部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对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影响,并明晰了组织环境认同对产品绿色创新的影响。从中发现组织环境认同正向影响企业绿色竞争优势,产品绿色创新在组织环境认同与绿色竞争优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商业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了产品绿色创新与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关系强度。  相似文献   

17.
正式与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正式与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企业宽裕资源对政府正式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对非正式的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此外,组织知识惯性对正式与非正式的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政毅  尹西明  黄送钦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12-2219
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化战略资源,对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究微观层面上企业家精神和宏观层面上外部创新压力对二者关系的权变影响。本研究利用2016年全国工商联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在实证检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高阶理论出发,探究企业家内在价值观和外部创新压力如何影响二者关系。结果显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资倾向和研发投资规模,企业家精神和外部创新压力显著正向调节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的关系。这表明政治关联作为市场的互补性战略资源带来的资源效应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企业家对政治关联这一非市场化战略资源的运用既是主动减少创新风险的举措,也是主动应对外部创新压力、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从企业家决策逻辑和高阶理论视角拓展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认知,为企业优化创新战略、加快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企业资源观,构建了由探索性创新与应用性创新、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环境不确定性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战略柔性对不同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404家中国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资源柔性对探索性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应用性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协调柔性能够同时促进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探索性创新之间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战略柔性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企业通过提高资源柔性或协调柔性的手段,实现对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的最优配置,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