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治狱是董仲舒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他《春秋公羊》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运用。他治狱的最高原则就是“原其志”,即以主观动机为判定罪行的根据。董仲舒对具体案例的判决,却体现了温和与宽容的精神。“原心定罪”很快就成为西汉司法实践的原则,形成了以《春秋公羊传》断狱的风气,在涉及重大政治案件时,其决断具有相当的严酷性,在君主专制时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从盖叫天的《粉墨春秋》看旧时科班的戏曲人才培养方式,对艺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办学机制的完善,尤其是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启示颇多。科班教学,在艺术职业人的艺术技能、艺术素养、职业操守、人格情感的综合养成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和做法。它注重“融合”式教学,符合现代美育特征。唯有德艺“双育”才能结出德艺“双馨”之果,融于情感,内化于心,心悦于理,才能诚服于业,这正是美育的方法。美育即以美化育,以美养德,它有别于“课程思政”,能促进艺术职业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成效,并不能以艺术职业技能教育来取代。作为一种“无用”之用,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释“东西”     
俗称物品为“东西”(“西”读轻声),当与方位南北东西的“东西”有关(“西”不轻读).新《辞源》即由此推想而释义为:“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日‘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乍思之似乎近理,细思却很可疑,因为古人确实习以“春秋”指代四季,指代一年;然而却不习惯于以“东西”概括四方,概括四方的常常总是“南北”.,不惯用“东西”概括四方,正如不惯用“冬夏”概括四季——然则这里总该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在其中吧!就以“春秋”可概括四季来看,这是因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王力主编  相似文献   

4.
赵本山小品中,文革因子无处不在。把文革的场景一幕幕地搬上舞台,让它在观众面前自我暴露、自我否定,还生活以真实;经常利用长串的报告式的语言制造笑料。这种语言都具有“文革语式”的某些特征,形式上整齐有力、朗朗上口,而内容大多离不开政治和道德话题;侧面展示农民的“文革苦难”之外,赵本山也反思了“苦难”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高家村政治"给高加林带来了悲喜交加的命运,路遥在《人生》文本中所描述的这种乡土政治操弄,并不是孤立的,至今也没有消亡,它至今仍影响着农村青年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在 2 0世纪语言学发展史中 ,语言研究始终以两大思潮向前发展 :一是形式主义 ,另一个是功能主义。前者由当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开创 ;后者以韩礼德为典范。形式主义者注重语言的形式 ,认为它独立于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功能主义者认为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有利于语言形式的形成。从表面上看 ,这两大思潮是对立的 ;但是他们在“语言系统观”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方面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对各学科提出了创新的要求,重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等的培养。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重在交际应用,它的高标准是学生通过学习,能自觉自主运用英语于实践中,这就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会读,关键是会用。因此,针对语言科学的“应用”特点,我归纳了以下的“3R”教学模式。即“Repeat-Retell-Rewrire”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读”,强化“说”,练习“写”。并把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统一体,让学生不断积累和巩固,真正吃透教材,掌握英语的表达应用特点,形成语感,从而…  相似文献   

8.
欧亚主义是产生于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俄罗斯侨民思想流派,它于1939年消亡,但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前后复兴,现在也不乏忠实的追随者。应该说,它的一系列思想是俄罗斯哲学和历史思考雄厚传统的继续。  相似文献   

9.
一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大类型。 表音体系文字的“形”跟“音”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是“音”的纯粹的替代符号;文字通过一连串的字形来摸写语音,以记录语言。汉字不一样,它虽然也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其字“形”却主要是与所表事物的“象”或者“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已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诗学的现象学还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用主义是孔子诗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既受艺术认识顺序的制约,又受春秋诗歌运用实践的推动。“兴观群怨”说和“思无邪”的基点安置在“达政、专对、进德”等春秋用诗实践的基础上,“达政、专对、进德”是通往孔子诗学“事实本身”的通道,是对孔子诗学进行现象学还原的探杖  相似文献   

11.
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春秋赋诗是《诗经》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赋诗”介于“歌诗”、“诵诗”之间 ,盖类似后世之吟诗。春秋赋诗按其义例可分为礼仪外交类、言志观志类、劝戒讽谕类三类 ,然总体上都可以叫做“赋诗言志”。其特点一是古诗新用 ,二是借此言彼 ,三是断章取义 ,从而形成了一种双向互动、隐语对话式的复杂而微妙的传播接受机制 ,一种暗含着“兴观群怨”之作用的高妙的用诗机制和独特的解读机制。赋诗是春秋这一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其起始、兴盛、衰落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春秋赋诗这一独特而亮丽的文化景观 ,在《诗经》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派尔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中对“政治文化”如是说:“政治文化是这样的一套态度、信念和情感,它赋予政治过程以意义和秩序,它给出制约政治系统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规则,它包括政治理想和一个政体的运行规范。因此,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的心理与主观维度集合形式的展示。一种政治文化既是一个政治系统的  相似文献   

13.
先秦古优的“优谏”表演形式被后世优人继承下来,形成一种“优谏”传统,对整个中国戏剧的形成及其精神基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活跃在王公贵族周围,其中的一部分优人自觉地进行着“优谏”表演,主要是政治讽谏表演,以期正人主之行,承担着自身对所处时代的社会责任。这个传统的产生,与先秦时代的“巫”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士的精神对优的人格塑造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思辨法等,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学理支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延续与消亡的原因进行剖析。发现,“仪式活动”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身体共在”与延续的结构性基础,“神秘力量”获得与运动愉悦感是其存续的精神动力;情感沉降、外界屏障与“精英缺失”是造成其消亡的重要原因。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促进与治理中,要注重“仪式空间”的保护,重视族群“局内人”的设定;关注族群“神秘”与世俗情感的“二向性”需求;突出“卡里斯玛”的个体功用,促进“情感能量流”形成。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读”属接收型技能,“说、写”属输出型技能,即人们通过听和读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大脑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与重组,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语言交际的全过程.在“说、写”这两种输出型技能中,“写”比“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组织语言材料,而“说”的特点是它的即时性.因此,对学外语的人来说.“说”是一种比较难掌握和提高的语言技能. 想要掌握并提高英语口语技能,就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世界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典型区域,各少数民族语言受强势语言的影响大,使用范围在缩小,人数在减少,呈现出衰退、濒危、转用、消亡等不同特征。因此,应对云南濒危语言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欧阳军 《阅读》2023,(38):16-18
<正>动物也有语言,虽然不像人类语言那么丰富,但也可以表达它们的思想和感情。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语言”。那么,动物怎样通过这些“语言”来“听”和“看”呢?不看也知道信鸽被带到千里之外,放开它后,它能准确地返回家园,是靠地球磁场作为自己飞行的定向标认路的。南迁北徙的大雁,是凭借太阳和星座作为飞行的定向标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具有层次性、系统性。语言的每个层次都是“位”与变体的结合,“位”存在于变体之中。变体是语言张力的源泉音位变体导致了语言的分化和方言的产生;语素变体“催化”了语言的造词,世界变得更加清晰;词位变体激发了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活力,使之更精于表达人的思想;序位变体使语言最终能够变换出无穷的语句。  相似文献   

20.
胡沫 《职大学报》2014,(5):98-103
“政治社会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根基,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教化工具。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澄明本体,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们来说,“政治社会人”属性得以使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觉解、认同社会公共理性,从而把自身安顿在和谐的社会秩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