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科学。本论述了微波技术在超导陶瓷材料的合成、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氟化物肢体粒子的合成、沸石的合成等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波场中磷酸锌的快速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具有内部加热、快速加热、选择性加热和节能等优越性 ,已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和家庭生活之中。微波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1 ] 。已有在微波场中水滑石[2 ] 、NaX分子筛和铝酸钠[3] 等无机物快速合成的报道。本实验尝试将微波反应法用于合成磷酸锌的教学实验。二水磷酸锌是一常用无机化工产品 ,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既可用作醇酸、酚醛、环氧树脂等各类涂料的基料 ,也用于生产无毒防锈颜料和水溶性涂料 ,还用作氯化橡胶、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目前无论在工业上还是在实验室中 ,合成二水磷酸锌有两种方…  相似文献   

3.
比较传统方法与微波合成新技术对于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反应体系中目标产物和副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反应体系中目标产物的含量较传统反应体系较高,副产物含量较低。验证了微波合成技术具有提升反应的效率、提高产率、降低副产物的生成等优点,为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辐射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情况。主要讨论了微波辐射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烷基化、碱缩合反应、硝化反应、氧化反应、环化等常见有机合成反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可以通过邻芳香二胺与羧酸反应而得,反应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采用微波反应合成得到了二(苯并咪唑-2-基)乙烷,与其他方法相比,微波反应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辐射,以苯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苯甲酰苯胺。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影响收率诸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微波功率200W下苯胺与苯甲酸的摩尔比(原料比)1:1.5、辐射时间5min、反应温度180℃。在此反应条件下,苯甲酰苯胺的收率达到了81.5%。与常规加热反应对比,采用新的微波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乙酰水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用有机溶剂及无机载体下 ,使用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反应 3 5min就能得到白色针状晶体 ,产率可达 90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微波辐射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丁酯的放大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肉桂酸0.1mol,酸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35%,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20min,微波温度120℃,在此条件下产率达98.04%。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正丁酯、无水乙醇为原料,微波加热法制备Ti 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普通玻璃上镀膜,对其防雾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微波场作用使反应体系均匀迅速地升温,加快了反应速度,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与常规水热合成相比,微波合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Ti O2溶胶,且防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以纳米Y2O3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作用下直接合成苹果酯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微渡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醇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经正交实验设计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微波辐射功率400 W,微波辐射时间9 min,醇酯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2.0 g,在此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95%以上.结果表明,微波技术用于苹果酯的合成,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9个苯并-15-冠-5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在以乙醇为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回流与微波辐射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只有2个化合物e和h适合于高温回流和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反应,其它化合物出现了分解或变质现象。对于化合物e和h,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反应时,仅仅3分钟,反应几乎定量完成,是目前发现的最高效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异硫氰酸苯酯、叠氮化钠、对二氯苄为主要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1,4-二(1-苯基-1,2,3,4-四氮唑-5-硫代甲基)苯,并对影响反应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对二氯苄):n(1-苯基-5-巯基四氮唑)物质的量比为1:3,微波辐射时间为8 min,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水用量50 mL时,反应条件最优化,产率可达90.5%。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肉桂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在常压下直接合成肉桂酸苄酯,并对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反应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当n(肉桂酸钠):n(氯化苄)一1:1.2时,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的用量1.0g,微波功率300W,辐射40min,产率达81%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多聚磷酸为催化剂,邻苯二胺和冰乙酸为反应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2-甲基苯并咪唑。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700W、间歇辐射时间3min、n(邻苯二胺):n(冰乙酸)=1:2.5时,产率可达84.6%。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维生素C作催化荆经O-酰化反应合成阿斯匹林.通过分别在普通加热条件下和微波辐射加热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比较,寻找更好的合成方法.两个不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相比较所得结论是:微波辐射合成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对环境和设备影响小、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这也恰恰符合绿色化学合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La-ZSM-5分子筛,研究微波反应频率和配料的影响.对产品中镧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IR、XRD、SEM方法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变微波反应频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产物,随着投料m(La2O3):m(ZSM-5)的增加,所制得的产品中参与改性的镧离子先增加后几乎保持不变;改性的La高度分散在分子筛外表面.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可控微波加热技术,在无溶剂条件下,以Lewis酸为催化剂,羧酸与乙二醇、酸酐与一元醇发生双酯化反应,"一锅"法合成了不同类型的二酯类化合物.通过原料比、微波辐射时间、温度、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在微波筛选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放大实验,合成克级二酯产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可控微波加热技术,在无溶剂条件下,以Lewis酸为催化剂,羧酸与乙二醇、酸酐与一元醇发生双酯化反应,"一锅"法合成了不同类型的二酯类化合物.通过原料比、微波辐射时间、温度、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在微波筛选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放大实验,合成克级二酯产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9.
以绿色合成为主题,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辐射技术在酯化反应应用中的新进展,由于微波辐射的运用,酯化反应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效率和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N—(3—十二烷氧—2—羟)丙基—N,N—二甲基胺,研究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反应物配比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微波辐射可以加速N—(3—十二烷氧—2—羟)丙基—N,N—二甲基胺的合成反应,而且产品产率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