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所技术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发现:技术师范院校学生在成就实现和职业发展两个维度得分最高,在轻松稳定和薪酬声望两个维度得分最低;男女学生在家庭维护、地位追求、福利待遇、规范道德、兴趣性格、轻松稳定六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实现、福利待遇、职业发展、薪酬声望、规范道德、兴趣性格、轻松稳定七信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职业价值观量表与成就动机量表,对西安市361名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进行了问卷测验.研究发现:师范大学生与非师范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差异显著;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兴趣性格、福利待遇方面要求高于男生;师范生成就动机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价值观: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倾向高、低者的职业目的性要求均差异显著;师范生成就动机对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3.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职业选择时的重要性标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职技高师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以保健为首选因素,其次为自我发展因素,最不注重声望地位因素;职业价值观中,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声望地位和保健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保健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声望地位上文理科学生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师范大学198名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一、免费师范生群体更重视成就实现、兴趣性格和家庭维护等职业价值观;二、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较高,且受到政策和重要他人两个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社会促进的价值观有利于其教师职业认同的促进.根据研究结果,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提供了如下几点参考建议:一、重视角色榜样的力量;二、鼓励师范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教学类实践活动;三、国家和学校应注重政策的推行与解释,并大力培养师范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根据已有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模型可将大学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分为九种类型:个人成就型、个人与社会发展型、社会服务型、发展与地位追求型、家庭与社会兼顾型、地位实现型、个人与家庭协调型、家庭稳定型、目标犹豫型。据此从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三个维度对广东5所高校的学生进行目的性职业价值观调查发现,不同群体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均有明确的目的性,但也存在职业选择普遍注重个体利益而较少考虑集体利益的问题。因此,应把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时间性,并将集体主义教育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华中师范大学983名免费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①免费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总体坚定,教师职业是大多数免费师范生的理想职业和价值追求;②免费师范生的职业信念主要受个性特征、国家政策、家庭、师友、生源地基础教育教师收入和经济发展现状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前三者影响较大;③多数免费师范生的个性特征与教师职业相匹配并认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选择教师职业时更重视成就实现、兴趣性格、工作环境、家庭维护等职业价值观。根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引导免费师范生坚定职业信念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自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盛华等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谢家树编制、袁红梅修订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苏州市3所高职院校的780名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学习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与学习自主性之间关系密切,其中成就实现、社会促进和薪酬声望3个维度与学习自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心理具有如下特点:职业动机复杂多样,主要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职业理想是寻求有技术含量、稳定、环境好、且能长远发展的工作;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角色认同是渴望成为"工人"和"市民",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体现在职业尊严、个人价值诉求和职业声望等方面;职业适应性既有长处也有不足;职业选择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制度资本影响,机会不多,空间狭小;职业满意度低下,会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425名警察和589名警察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我国警察院校学生和基层民警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及其差异,为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奉献精神提供现实依据。结果发现:1、从整体看,公安院校学生选择职业时更看重职业的声望地位因素,而基层民警看重的是自我发展和保健因素。2、对基层民警来说,男性比女性民警更看重职业的声望地位因素;不同警种的民警在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基层民警更看重保健因素。3、对公安院校学生来说,男生比女生更看重职业的声望地位因素;农村学生更看重保健因素,而城市学生更看重发展因素;一年级新生和毕业生相比,新生更看重保健因素,而毕业生更看重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个人职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双重需要,职业教育可以为职业转换提供服务,职业转换结果受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五大因素影响.文章根据五大影响因素及体现点,认为可以从重视职业教育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终生教育需求、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等四方面路径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向上职业转换,通过职业转换实现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326名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最重视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为人际关系、成就满足、智力激发、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是追求新意、声望地位、舒适环境、安全稳定。性别比较的结果表明,男、女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选择社会交际而女生选择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因素中也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不看重舒适环境,女生不看重经济报酬。专业比较的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前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理科生注重独立自主,文科生注重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全部相同。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326名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最重视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为人际关系、成就满足、智力激发、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是追求新意、声望地位、舒适环境、安全稳定。性别比较的结果表明,男、女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选择社会交际而女生选择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因素中也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不看重舒适环境,女生不看重经济报酬。专业比较的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前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理科生注重独立自主,文科生注重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全部相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和职业价值观的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大学生在择业时最看重保健因素,其次为发展因素,最后为声望地位因素;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含自我实现、保健、声望地位和职业人际等因素,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当前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特点,对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由5个方面组成:生活保障、声望地位、机遇发展、社会贡献和人际协调;师范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依次是机遇发展、生活保障、人际协调、社会贡献、声望地位;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来佳书 《林区教学》2012,(5):109-112
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了解体育特长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特点,能够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对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特长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职业价值观的诸多因素中,影响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特长生职业价值观的主因素分别是:人际关系、成就感、经济报酬、社会交际;而美感、变异性或追求新意、安全感、社会地位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此外,外部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级、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与项目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体育特长生对于择业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徽省三所高校5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关系.男性和女性、文科和理科在职业价值观部分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目的性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成就实现因子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维护因子与社会健康两因子及总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理想,具有以下特点:(1)择业主体意识显著提高,非常关注个人的价值,其职业价值观主要由三个因子组成,依次为机会与舞台因子、生活保障因子、声望因子。(2)理想职业分布集中度偏高,覆盖率偏低,偏爱生活保障好、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讨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选择时更注重未来的发展,同时希望有可靠的劳保,对于声望地位则最不注重;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年薪和职业兴趣类型者中,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相似;在辅导员队伍中,社会型者居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