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连接词复合句在俄语句法研究史上一直被看做是连接词复合句的一种变体。这种现象妨碍了对无连接词复合句的认真研究。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上述观点不断为一些语法学家否定以后,对无连接词复合句的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总的来说,对这类句子的研究仍然是俄语句法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方面的许多问题还在争论中,尚未得到一致意见。应该指出,有关无连接词复合句的一些理论问题,在一般俄语语法教科书中也得不到应有的反映。作者对无连接复合句的研究做扼要的论述,并且对一些争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尹立 《文教资料》2006,(26):132-133
无连接词复合句是俄语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在口语交际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将俄语修辞学理论中的口语语体理论与语用学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对无连接词复合句在口语交际中的使用情况、语义特点及联系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效果,促进俄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袁立新 《考试周刊》2010,(42):139-141
无连接词复合句在俄语句法研究史上一直被看作是连接词复合句的一种变体。这种现象妨碍了对无连接词复合句的认真研究。直至本世纪四十年代,上述观点不断为一些语法学家否定以后。对无连接词复合句的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总的来说.对这类句子的研究仍然是俄语句法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方面的许多问题还在争论中,尚未得到一致意见。应该指出,有关无连接词复合句的一些理论问题,在一般俄语语法教科书中也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无连接复合句的研究作扼要的论述,并且对一些争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原因关系和结果关系的表达是俄语语法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不同的语义层可将原因关系划分为直接决定性的原因,行为实现的刺激原因,有利原因,不利原因,逻辑反推原因,行为的根据,唯一性的选择原因以及追加原因等几种类型。原因关系可由简单句中的状语和主从复合句中的从句来表达,主要标志有与间接格名词连用的前置词和连接主句与从句的连接词。结果关系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复合句的从句中,如并列复合句,主从复合句以及无连接词复合句等。  相似文献   

5.
在无连接词复合句中有这样一种句型,即后一分句中带有代词зTO,并且概括了前一分句的整个内容。根据两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这种复合句可分为两种情况:后一分句补充说明前一分句内容的复合句和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内容作出评价的复合句。  相似文献   

6.
作为连接词,ЧТОбЫ的句法功能比其它任何连接词都大,几乎可以连接所有的主从复合句.本文主要从翻译角度,就其意义和汉译特点作了一些探讨、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复合句在科学语体、公文事务语体、口语语体和文艺作品中广泛使用.了解并掌握其使用的修辞手段以及复合句中连接词的修辞作用,有利于正确进行语言交际,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连接词,чтобьI的句法功能比其它任何连接词都大,几乎可以连接所有的主从复合句。本文主要从翻译角度,就其意义和汉译特点作了一些探讨、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说明从属句在俄语复合句中是使用最广泛的句子结构类型。它属于非分解句类型,由两个分句组成。主句由表示精神活动的基点词组成,从句由说明连接词和有连接功能的语气词引出。通过对俄汉说明从句的对比,我们可以对这一语义结构范畴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各分名间不用连接词或关联词,而用意义、语调等手段连接起来的复合句叫无连接词复合句。无连接词复合句具有意义含蓄、结构紧凑、用词简练、形式活泼等特点,是一个争议颇多、难以掌握的句法结构,这里着重论述无连接词复合句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姜濛  云红 《科教导刊》2020,(1):25-27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贯穿中医典籍的重要概念,不仅体现在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中医理念,也体现在其语言所运用的对偶修辞特色。本文通过对比《伤寒论》两种不同译本中对偶修辞格的英译,分析探讨了适用对偶修辞的英译方法。研究发现,为了保留对偶修辞格句式匀称、工整的表达效果,英译时可以选择同样整体、流畅的句型,适用的英译方法包括:(1)保留对偶辞格;(2)用连词衔接;(3)并列串对。  相似文献   

12.
从语篇的角度来看,英语连接词具有重要的语篇建构功能。作为一种连接手段,连接词能标识段落的分隔,表明段落语意关系,实现语篇上下衔接和连贯。以连接词的语篇功能为依据,对连接词进行语义分类,并在教学中实施连接词的语篇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解连接词的功能和用法。  相似文献   

13.
“即使”类连词的发展趋势呈枣核形,其核心语素的虚化途径有两条:(一)由实词直接虚化而来;(二)由副词进一步语法化而来。宏观地看,该类连词的单音节形式多为同源词,复音节形式的内部复合关系较单纯,它们与假设、转折连词存在兼类关系。这类连词可统称为纵予连词。  相似文献   

14.
元曲中复句有并列类、转折类和因果类三类,语义特征对祈使句有选择制约作用:从用例数量看,祈使句进入并列类和因果类复句用例最多,多是肯定祈使句;祈使句进入转折类复句少,多是否定祈使句。就关联词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多并列类复句不用关联词,多是祈使句联;绝大多数因果类和转折类复句用关联词,都是一般句联。  相似文献   

15.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嘻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通常人们采用传统语言学来对从属连词的意义差异性进行静态探究。由兰盖克(R.W.Langacker)提出的认知语法首次将静态的语法分析转化成动态的认知语法分析,透过对现存语言的分析及了解其背后产生的环境及习惯、隐喻等,归纳出语法规则,而不是透过数学的生成方程来产生语法规则。从认知语言学领域来探究从属连词的意义差异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知的凸显领域,认知的辖域领域,认知的交际力领域。  相似文献   

17.
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试图研究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并探讨联系项居中原则是如何起作用的。文章主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即居中粘接式、居端依赖式和前后配套式,其他语言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基本上在这三类之内。汉语因果复句标记模式的特征是模式齐全,标记前置。(二)汉语因句、果句的主语是否一致,只会对因句在前时因句标记的位置产生影响。由于联系项居中倾向的影响力较强,用于后句的关联标记一般都放在主语的前边。(三)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居中程度并不相同,以位置、停顿为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所以/因此/因而/于是>以致/因为>由于的居中程度序列。联系项居中程度的探讨,深化和发展了Dik(1997)的联系项居中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及中国著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语篇衔接的传统法则起承转合引入到中国英语类学术期刊英文摘要中连接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中,通过自建的两个小型语料库,探究中国学者在使用英语连接词时的一些特点。近些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已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英语连接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但都是以韩礼德或者夸克对连接词的功能性分类为基础。因此该研究的发现将会对从事论文写作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具有实际意义,对从事论文写作教学的教师也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情况,研究基于“中国学生英语1:7笔语语料库”(SWECCL)和研究者自己建立的一个小型英语母语者参照语料库。参考Halliday&Hasanf1976)对连接副词的分类和Crystal(1996)对连词的描述,研究者把研究对象确定为and—moreover(并列关系),but—however(转折关系),和so—therefore(因果关系)三组连接词。比较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以及和母语者之间使用连接词的语境的差异。通过分析数据,研究者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一些特点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用尽当地救济是一项国际习惯规则。本文从用尽当地救济规则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规则在国际投资法中的适用范围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所发挥的作用。明确了对用尽当地救济规则不应否定和放弃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