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学校体育》2005,(5):14-15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开展的第二次监测工作。在北京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统一的监测方案,顺利完成了现场检测、监测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等工作。现将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监测对象为7~22岁城乡男女学生,监测人数为182964人。监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14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从1985年开始,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的五次调研结果显示,近20年来,除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外,肺活量、速度、耐力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1]。2002年开始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年,教育部开始建立了"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并发布公告。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监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朱玉芳 《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认为不良的教育观念、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等多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的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以及握力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改善:(1)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我国7-18岁  相似文献   

5.
信息台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研讨会结束为了总结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和布置2004年的监测工作,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4年3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研讨会。会议首先就2002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总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五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为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积极、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自1979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四次组织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1979年的16省(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调研,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1985年进行的全国范围的、多民族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首次为我国政府提供了全国范围的、多民族7-22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期开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制度;1991年作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的第一次调研,进行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995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较大规模学生体质调研。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6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会议暨数据上报工作培训班”4月11-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北京大学等有关领导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60多人出席了会议。11日上午,首先由教育部体卫艺体育处副处长司卢逊作“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工作总结”。他说,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要求从2005年新学年开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为准确反映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也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根据…  相似文献   

8.
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反思体育课程与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了震惊和不安。自1985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开展的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4月12日在京宣布正式启动。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 ,1985年 ,我国首次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此后 ,经国务院批准 ,学生体质调研工作被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每10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为配合这一工作的开展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确定了相对固定的监测点学校 ,配备了统一的检测器 ,建立了基层检测队伍。本次调研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  相似文献   

10.
陈涛 《体育世界》2009,(12):88-91
自2002年7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以来。全国各高校逐步展开《标准》的实施工作,到今天已经进行了近7年。由于中学时期农村学校体育课程不受重视,学校体育设施条件落后,使得洛阳市普通高校新入校学生体育基础薄弱,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欠缺,以至于洛阳市普通高校学生生源类型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本文收集了洛阳市三所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影响洛阳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区域性特征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尤其是发展中城市和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性。  相似文献   

11.
陈静飞  许晓峰  王磊 《精武》2012,(1):60-61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2006年12月,国家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推行体质健康体系,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试图探索构建校园青少年体质健康体系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丰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并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而的制度及政策提供参考。这对提高全民族体质健康水平,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学生体质数据研究分析,我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了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从多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方针,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也为体育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义务教育阶段的阳光体育运动
  1.1阳光体育运动
  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至此,“阳光体育运动”正式从国家层面提出来,它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以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总结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和布置2004年的监测工作,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4年3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朱俊荣 《体育世界》2010,(3):118-120
本文是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的基础上和我院近几年来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质调查研究,分析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全国大学生和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出我院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差距。及时把握我院大学生健康状况,为建设“健康重庆”和深化我院体育教学改革,改善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2014,(9):4-4
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在认真总结各地实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教育部组织对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7月7日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2014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将全面实施新的《标准》,并开展覆盖本校全体学生的《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王司长就新《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及测试工作问题等一一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针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组织了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及反映速度、力量、爆发力的素质指标增长较为明显。说明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但监测结果也表明,反映耐力、柔韧性的指标有所下降,学生近视眼、龋齿发病率仍然较高。说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还很  相似文献   

18.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给体育课改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2002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能部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继续出现下降。二是反映心肺功能指标的学生肺活量有所下降。三是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四是学生近视率为53.44%。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运动不足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运动不足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有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偏差和实施不当造成的。由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科学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供依据,教育部于1981年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城乡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逐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1985年前高等学校,部属和省属中等专业学校、重点中学、中心小学以及有条件的中小学都要建立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健康卡片。每年定期进行测试。近年来,各地大、中学都已逐步开展了体质健康卡片的测试工作。但是,由于健康卡片测试后,每年都要分别对不同年龄,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各项测试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脉博、血压、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耐力跑等)进行统计计算,工作量极大。有的学校往往不能及时整理、分析,因而未能充分发挥用体质健康卡片提供的信息来科学地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出该群体的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本文通过资料法和信息查询法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做一回顾、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政府和学校的学生体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