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尾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单就七年级上册篇目统计,带有*的“自读”课文6篇,占总数近1/3,成为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好“自读”课,落实“三位一体”的阅读理念,教师需要教授一定的自主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本文以《动物笑谈》为例,教学生以“渔”求“鱼”,实现自主阅读能力的获得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初中阅读教学应当引领学生在立足教材、掌握相应阅读方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自主阅读课外同类作品。简言之,学好课内这一篇,自读课外这一类。《名家笔下的父亲形象》一课教学,从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一篇"的标本价值、着力形成教材外"这一类"的自读能力、多角度搭建由此及彼的拓展桥梁三个方面入手,做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统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构成的阅读体系,加重了自读的比例,但是,现实中教师对待自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笔者基于自读课教学现状,谈谈自己在此类教学上的有效探索,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自读课文,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义。  相似文献   

4.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笔者一直在关注同根同源的香港与内地的初中语文教育。2016年内地的初中语文教材全新改版,统编版教材构建了从"教读课"到"自读课"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从顶层设计来看,笔者认为和2014版香港启思版《中国语文》是大致相同的,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两地在单元教学中都有自读课文的编排。  相似文献   

6.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起着由课内教读走向课外阅读的联结作用。把文言文自读课中的学生自主阅读落到实处,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利用助读系统,指导学生自读文言文,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阅读提示"、紧扣"思考探究",积累文言文知识、明确自读要点,找到自读的方法,把教读课中所学的知识、方法、技能在自读课中实践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统编教材编者要求阅读教学由教读到自读,最后延伸到课外阅读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7.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等为主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凸显了阅读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以“三位一体”体系推进阅读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系统化思维、提升其阅读能力。鉴于“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重要价值,围绕“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个关键词,从习得方法、运用方法和迁移方法三个角度入手,创建递阶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能读文章、会读文章逐步过渡到善读文章,切实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的统编教材较过去,选文变化很大,入选篇目更具时代性、经典性、适宜性和生动性。同时,将以往"精读+泛读"的课文阅读类型改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式,课内教读是学生阅读的主战场,让学生"得法于课内",为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把以前的"师本"课堂转变为了"生本课堂",更加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其中自读课文处在教读课文和课外大量阅读之间,承担的是把教读课文学习的阅读技巧、方法、策略等进行有效迁移运用,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借助旁批、阅读提示、思考探究等阅读支架,在自主阅读中习得、内化相应的阅读方法.但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教读的套...  相似文献   

10.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中,真正做到自读课衔接教读课,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而迁移到课外阅读中至关重要。构建大单元学习任务群,以单元教学语用点、单篇教学语用点和语文要素为衔接点,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开展充分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实现自读课衔接教读课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统编版教材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一定的单篇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掌握阅读之法.而课外阅读则强调整本书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拓展,是课堂教学、语文学习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是实现...  相似文献   

12.
"教—自读"联动教学是依据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而提出的,主要对课内的"教读"和"自读"联动教学进行课例研究。"教—自读"联动教学必须基于单元意识、策略意识、文体意识、学生意识这"四种意识"的导向,才能真正达成让学生从"学得"到"习得"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真正实现"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立意深远,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统编教材建立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自读课作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桥梁,不仅是统编教材的守正创新,还是课程标准的积极实践和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统编教材自读课的创新之处在于有意识地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要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有效发挥自读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读课文作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设计游记类自读课文教学时,应明确其编排的价值,探寻其教学策略,梳理其内在隐含的知识体系,挖掘其丰富多元的语文要素,真正将自主阅读落到实处,体现自主发展,以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发挥自读课文教学的作用,真正实现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5.
自读课文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自读课文教学四环节,是依托自读“六法”,围绕“阅读”核心体系、区别“教读”课文而设计的,与初中语文教材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有机融合。语言类科目的教学,阅读是必需的手段。读,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惯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郑幼娜 《学苑教育》2023,(22):19-2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阅读由教读课和自读课组成,且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明显,其用意一方面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一方面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这两种课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从“着眼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目标相一致”“运用教读课的阅读策略,自主阅读有方向”和“梳理归纳单元要点,阅读能力得提升”三方面来探究自读课有效对接教读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素养为核心,强调文化传承,通过阅读与鉴赏,渗透学习策略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注重语言与思维训练,受到语文界同行及社会人士的好评。2019年春季学期,统编版初中语文的教材实现全面覆盖。笔者认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备课关键要做好"三备"。一、备"阅读体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统称"新教材")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通过沟通课内外阅读,  相似文献   

18.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文本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重要纽带,对其的阅读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自读文本助读系统的设置是为了加大自主阅读力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语言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从巧借"单元导读",确立教学目标;善用"阅读提示",设计教学活动;用好"旁批",提升语文素养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自读文本助读系统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探寻更好的助读系统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精读、略读和名著导读为载体,构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鉴于整本书阅读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以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版块中的《儒林外史》为例,从整合阅读资源、搭建阅读支架和组织阅读活动等角度,探寻古代白话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是"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教材名著导读内容的基础上,从为学生阅读规划方向、指明范围、设置问题、点拨方法、评估成果五个方面,呈现以"导"促读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乐读、善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