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从法社会学"纠纷三阶段"的理论来看,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不仅包括忍耐、回避、征服类型,而且包括调解型、仲裁型和审判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机制。目前我国调解型和仲裁型第三者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缺失,审判型第三者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也存在着缺陷。因此,有必要在我国体育领域引入ADR,并完善审判型第三者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建构多元化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2022年6月新修订的《体育法》规定了体育仲裁制度,鼓励体育组织建立内部纠纷解决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梳理体育行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入治理理论、商谈论,提出以合法性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司法最终原则为指导的层次性优化路径。建议,应建立独立的体育行业自治组织,明确内部纠纷解决机构的地位和职能,修改有关章程和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保障内部纠纷解决程序正当,加强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相互衔接,完善体育行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广场舞引发纠纷的现象,反思中国广场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现阶段广场舞纠纷的产生原因、解决困境,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通过利用政府的力量,提供充足的体育公共资源;发挥社区体育网络化优势,齐抓共管,建立立法保障等解决机制,解决因广场舞而引发居民的权利冲突。做到发扬广场舞的开展,促进邻里关系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尤其对振兴、推动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诉讼所起到的纠纷解决的主导性作用是任何纠纷解决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但是,对于某类纠纷,诉讼的效果发挥是有限度的。人民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化解情绪与心理对抗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本文将一定范围内的纠纷类型与纠纷解决机制进行考察,论证纠纷的类型与纠纷解决机制选择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对当时社会情况的描写,作品的思想蕴含着当时社会所存在的生活理念.通过研究本文中的故事,我们认为,在臣民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市民社会的商业纠纷,对于臣民社会的纠纷,应当采取臣民社会的解决方式.如果用臣民社会的解决方式解决市民社会的纠纷,在市民社会的背景下,势必会引起新的冲突和矛盾,但是,如果大背景是臣民社会,这样的解决思路却是可行的.因为,在社会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应用保守的、适应现有社会背景的解决纠纷的思路,往往更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的解决机制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我国互联网域名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了现行域名纠纷解决机制及调整大型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存在的不足,并对加强大型体育赛事的域名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社会便有纠纷,纠纷是社会进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一种社会常态。有纠纷就需要有防止和解决纠纷的机构、制度和程序。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平等权利主体权利意识的提高,民事纠纷层出不穷。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多种方法对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完善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设想。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是推进农业体系现代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土流网交易平台的数据分析京津冀农地流转的市场状况,发现三地农地流转市场在流转价格、流转效率、流转趋势等方面呈现多样化差异.基于多源流理论,分别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剖析农地流转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融合"企业+"和"网络+"以形成品牌优势、加强区域性...  相似文献   

9.
体育纠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以及解决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事务中,各种体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体育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矛盾。体育仲裁的强制性,指体育纠纷的当事人必须向国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将体育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性。这种强制性的体育仲裁处理体育纠纷问题,不可避免地与法律产生了冲突。我国体育纠纷的争端解决机制可设计3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体育仲裁、体育调解和体育诉讼,从而建立起我国体育纠纷争端解决机制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0.
城市郊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农地流转具有独特性,并对其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以池州市城郊为研究区域,通过对380户农户的农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池州市城郊农地流转的具体特征及农地流转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