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效可持续利用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课题.乡村公共空间是集中体现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状况的宝贵资源,合理的景观营造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的生态、生活和生产的发展.当前,村民可达性强的典型乡村公共空间已基本得到关注、发展和利用,而一些特殊公共空间虽然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却鲜少得到关注.以龙岩市永定区龙门寺前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为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典型的公共空间景观,它在环境、功能和营造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在营造时,应从满足村民的需求出发,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的寺庙等资源形成良性互补,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苏北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交织影响,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在分析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苏北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策略,对于江苏全省实现建设美好江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研究对象,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进行调查,在总结整治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及对策,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发展绘制了新蓝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2004—2017年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乡村的人文、历史、经济等因素复杂多样,相关政策难以周全,影响到中央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在2017—2018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地方贯彻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调研中,发现调研区域的乡村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路和自来水)、人居环境(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服务(教育和医疗)、民生事业(扶贫和低保)和农业生产(农业补贴和承包地调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要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5.
塑料污染作为环境治理难题,研究其对我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选取2013~2020年八省面板数据,借助超效率DEA模型测度塑料污染治理对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效率,建立门限回归模型,探讨塑料污染治理对其影响。八省绿色效率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多个省份未达到高效率。塑料污染治理对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效率存在以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其影响在跨过门槛后由正向拉动转为负面抑制。  相似文献   

6.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城市绿化建设要遵循生态、景观、经济的原则。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美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以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袁李村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调查,在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进行农村土地整治的调查与分析,为其农村土地整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积极推动"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不仅能反映出一定地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指示和参考作用.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选择适合甘肃省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12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可分为三个类型.这三类城市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和建设规划,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及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各项指标相对应的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和转型升级,乡村规划设计、乡村文旅产业、乡村生态修复及环境空间设计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以上领域人才缺乏愈发凸显.在此形势下,基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视角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并全面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树立"重实践、强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必然要求,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从创建国际化办学机制、树立国际化培养目标、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营造国际化办学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外语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及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