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中文著者取号方法及其科学性、适用性和稳定性,为计算机编制书次号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文期刊刊次号编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刊次号的作用和编制原则,对已有的中文期刊刊次号的编制方法在号码选择、取号方法和号码组成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刊次号编制方法--刊名四字四角号码法。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图书馆界》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上看到唐国英同志《中文期刊字典式排架法》一文,引起很大兴趣。文章所介绍的该馆中文期刊字典式排架法与我馆中文期刊角码排架法颇有相似之处,优点是明显的。但又觉得此种排架法对照优良期刊排架法的基本要求,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想发表个人的一点浅陋之见,与唐国英同志及图书馆界的同志们,特别是与从事期刊工作的同行们共同切磋。首先,谈谈字典式排架法的取号方法。按照唐国英同志的介绍,该馆中文期刊字典式排架法是以《四角号码新词典》作为取号排架的依据。这一点与我馆的角码法没  相似文献   

4.
我室对中文医学期刊采用分类号与刊名字顺、年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排架。第一步,根据《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的医学类目,对期刊进行分类,一般分到2、3级类目。第二步,采用“四角号码”取号法,取刊名前四字的各字的左上角号为刊次号。如:《~5中~2华~4内~2科杂志》,《~3实~7用~2外~2科学》,它们的索  相似文献   

5.
张扣女 《图书馆杂志》1995,14(3):51-51,28
我馆中文现刊阅览室展出期刊2000种左右,管理一年半的刊18523册。1994年平均每天接待读者335.3人次。面对众多的读者和成千上万册刊,我们是如何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加强中文现刊的科学管理呢?我们采用了中文现刊定位排架法,即在保持分类排架的科学体系下,给某一种刊定一个排架顺序号。定位排架号的具体做法是:在定位排架前,需先按专业类别把刊分好,大致按刊号排一个秩序(我馆刊号是按分类取号),然后开始给定  相似文献   

6.
中文期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文期刊刊名汉语拼音首字母—全拼排序法”具有不需给号 ,排检方便 ,人机通用 ,检索速度快 ,简单易掌握等特点 ,可解决中文期刊刊名排序和相同类号中文期刊的排序问题 ,以及中文期刊计算机排序和手工排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李光敏 《图书馆建设》2011,(3):72-74,78
索刊号的公式设定了种次号、附加区分号的符号、表示方法及位置。以公式化的形式来设计中文期刊分类种次索刊号简单易懂,更显公式化、系统化、专业化及科学化的特点,可以规范期刊资料的藏刊、排架和目录组织,是现代化图书馆取放期刊资料比较完整的识别符号。  相似文献   

8.
中文同类书书次号自动配置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采用汉字编码法与计算机相结合,在著录中文图书的同时自动产生一种以著者号为基本号的书次号系统.这种系统能适应任何分类法,有助于各类型图书馆实现书次号的标准化,同时实现中文图书处理自动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9.
"中文报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在WINDOWS环境下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文报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在DOS环境下开发设计的“中文报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在Window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中文报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在DOS环境下开发设计的“中文报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在Window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用汉语著者号自动生成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图书编目工作中,通用汉语著者号一直深受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及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该编制方法在书次号中相对科学。由于延续至今的著者号查号法有严格的编制规则,故使用上相对繁琐,编制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的方法,从而使这一编制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准确而高效。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图法>编号制度中基本层累制下的变通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每一种措施的特点及应用.认为应优先采用双位制,有条件地采用借位法,而避免采用顺序制编号法.同时提出属于同位类而编号位数不一致引起误解的消除办法.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实践中使用汉语著者号的体会,分析了常遇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著者的四角号码为取号依据,设计编写“汉语著者号自动生成系统”,对该系统测试后发现,编目人员运用此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符合成都大学图书馆要求的著者号。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problems of author bibliographic coupling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d document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s well as the thre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author coupling strength, namely, simple method, minimum method and combined method. Next I choose a small sample of authors in Chines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o hav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types of author coupling strength algorithms (the data source is from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inimum method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 to calculate the author coupling strength. Then a large sample of authors is chosen to analyze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Chinese L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author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alysis (ABCA) can discover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a discipline bett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ACA), ABCA has the advantage that it not only can discover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a discipline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concretely but also can reflect the research frontier of the discipline. Finally,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arise during this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大陆三大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调查对象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对 1994年—2 0 0 1年期间中国大陆海外华人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研究领域、主题分布、文献源、活跃作者群及载文地区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 ,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海外华人研究的基本现状、学术方向和存在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网络作品的作者笔名标新立异,编目人员在取号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不同机构对同一作者取号不统一,编目人员个人行为导致著者号不统一和同一网络作者的笔名不统一等。利用《通表》和其他取号规则各有利弊,从增补汉字、完善图书著录细则、维护馆藏数据等方面可以规范网络作品责任者著录,实现著者号取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书次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要求 ;评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 ,并对今后标准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19.
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来源,通过检索地方文献征集方面的研究论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征集研究的重点(包括类型、途径、方法)、理论、业务三大方面简要地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地方文献征集研究之不足,并从地方文献征集研究内容方面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选取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中的11所使用ILAS系统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中文图书馆藏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高校中文图书馆藏与地方的经济条件有关,社科类中文图书馆藏高于科技类,馆藏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的专业特色。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对优化馆藏结构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以便促进各馆调整各类中文图书的采购比例,更有效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