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特点,本研究以257名2-6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1)2-6岁儿童图画阅读的眼动发展特点,图画信息获取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2)4-6岁儿童的汉字视觉解析能力发展状况;(3)4-6岁儿童汉字视觉表现能力发展阶段。从阅读的视觉关注,汉字知觉解析和汉字视觉表现三个层面论证了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探索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的视觉认知关键点,揭示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发展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聚焦探讨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经验互动。以新疆4-6岁维吾尔族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汉语和维语PPVT,EVT和Bracken工具,测查儿童双语的理解性语义水平、表达性语义水平和入学认知水平。研究发现新疆学前民族儿童的汉语和维语语义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同教育质量幼儿园儿童的两种语义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过三年的学前双语教育,民族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水平的通过率水平均达到50%以上;而在认知基本概念方面和认知综合概念子项目上存在不均衡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检视的需要;学前民族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与入学认知准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状态,而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对入学认知准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由此证明,学前阶段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学习,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2个心理理论范式测量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比较33名孤儿和33名非孤儿的表现,并分析了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关系。结果显示:(1)孤儿错误信念认知水平发展趋势与非孤儿一致,但孤儿的错误信念认知能力发展显著低于非孤儿;(2)孤儿的情绪理解发展趋势和水平与非孤儿基本一致;(3)儿童(包括孤儿)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明显变化,大多数儿童在5岁时已基本具备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儿童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年龄;(4)儿童错误信念认知与情绪理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以285名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考察4-7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状况。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一年龄段儿童社会化的水平、校际差异,力求验证并发现4-7岁儿童社会化的特点,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托兰斯图画测验”修订版作为测试工具,对166名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流畅性高于变通性,变通性高于新颖性,个体差异较大,尤以新颖性为甚;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存在性别差异,除流畅性以外,男孩的创造性思维总分、思维的变通性和新颖性均显著高于女孩;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岁时出现回落,之后逐渐上升,4岁迅速发展,5岁后发展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世界儿童数学发展和教育的研究进展,教-学路径图(Learning trajectories)已成为国际数学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对于我国幼儿数学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启示。数学是由数和形组成的,图形认知是儿童几何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儿童几何图形认知发展为例,结合美国数学界对教-学路径图的相关研究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探讨了0-6岁不同年龄段儿童图形认知发展的学习路径,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图形认知与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儿童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归纳推理时是否遵循多样性原则,是否受到了其他认知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范式,分析了4-5岁、6-7岁、8岁、9岁儿童和成人在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时表现出多样性效应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6-7岁、8岁、9岁和成人表现出了多样性效应,并且9岁儿童运用多样性信息的能力已达到成人水平。但6-7岁和8岁儿童的多样性表现与成人仍有显著差别。从发展趋势上,对年龄、属性特征外显性和人格特质理解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儿童性别概念认知调查问卷与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儿童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发展状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教育策略。结果发现,四~六岁儿童性别同一性认知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六岁儿童性别稳定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四岁、五岁儿童,但后者性别稳定性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性别恒常性认知水平年龄差异均显著,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四、五、六岁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学前儿童中已分布,四岁儿童女性化与双性化的比例均在30%左右,五岁儿童双性化比例达到74.32%的峰值,六岁儿童双性化比例逐渐下降为54.65%;男性化比例有所偏低,最高的出现在四岁组20.28%。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类型发展状况均表现出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特征分化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个体各种社会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已有研究调查了幼儿对合作行为和合作本质的认知特点文章进一步探讨了4~5岁儿童对合作对象和合作策略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发现:4~5岁儿童合作对象认知整体发展较好,有78.95%的儿童能够觉知同伴的情绪变化和同伴的真实意愿77.19%的儿童能够理解同伴的意愿;对合作策略的认识较为浅显具体,轮流、谦让是4~5岁儿童运用较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错误信念认知是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发展心理学家常常通过儿童对他人信念的认知来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本研究以两项错误信念任务、家庭环境量表及同伴提名法为研究工具,考察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及家庭环境和幼儿同伴关系特征,探讨家庭和同伴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为4岁.(2)同伴地位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显著影响.(3)社会偏好性、家庭亲密度、家庭矛盾性和家庭娱乐性均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3岁-5岁幼儿延迟时间发展的特点 3岁~5岁既是儿童认知能力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杨丽珠等研究发现:3岁-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岁幼儿平均延迟时间短暂:4岁幼儿平均延迟时间显著延长:5岁幼儿平均延迟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64名5岁儿童为被试,在儿童解决数量守恒问题的过程中,成人分别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提问和两种不同认知水平的提问予以干预,以考察儿童解决数量守恒问题时的策略使用状况。结果表明:(1)5岁儿童解决数量守恒问题的主要策略是目测。(2)5岁儿童已经具备一些解决数量守恒问题的认知策略,但对这些策略的认识不明确。(3)5岁儿童存在"策略利用缺陷"。(4)5岁儿童尚不能有效使用策略解决数量守恒问题。(5)成人提问的模式和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5岁儿童对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个案追踪研究法,以成人与儿童口语语料库为依托,描述个案儿童7~24个月形容词理解状况,发现儿童早期理解形容词的顺序与表达顺序呈现一致性,日常生活、认知发展水平、认知难度是影响两岁儿童形容词理解顺序和理解主体的主要原因。感知-图式和话语-语义是儿童理解形容词过程中的两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认知策略的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有关认知策略的研究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目前有关儿童认知策略发展的研究都集中在数学领域。但是,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游戏才是他们基本的活动,因此,研究它们在棋类游戏中的认知策略的发展特征,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主要研究了4岁~6岁幼儿自发产生策略的年龄特征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自编的“3-6岁儿童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以“半年”为单位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进行测量,考察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和自我控制各维度之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内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3-6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5岁到4.5岁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自我控制其它维度的发展,而女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最高.为了提高3-6岁儿童自我控制水平,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及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控制的年龄和性别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基于性别角色理论,通过设计故事与被试访谈方法,探讨3-6岁儿童对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问题。借鉴Crick(1996)研究范式,采用2(攻击者性别:男/女)×2(受攻击者性别:男/女)被试内设计的访谈故事材料;以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105名3.5岁儿童)和35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6岁)共140人为被试。研究发现:3-6岁儿童能自发凭借特定性别角色信息系统推论出关系攻击与躯体攻击;3-6岁儿童对攻击性与性别关系的认识存在着年龄与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字意识是指有关文字形式和功能的内隐或外显意识,已有典型亲子阅读情境中的眼动研究发现儿童很少、甚至没有关注文字.研究收集了121名4-6岁儿童在图画书自主阅读情境中对文字和主角注视的眼动,分析结果证实了自主阅读情境中儿童比亲子阅读情境中更早、更多地注视文字.4-6岁儿童在主角上的注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眼动指标上表现为不断优化,在文字上的注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但还未达到成熟水平.5-6岁是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过程中文字视觉注视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文字视觉注视能力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数学教育的重视,对于儿童概率认知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对60名5.5—7.5岁儿童的概率认知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于概率的认知水平在5.5—7.5岁阶段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概率认知经历从主观到客观、简单到复杂、表面到本质的变化;5.5岁儿童基本无概率概念;6.5岁儿童绝大部分处于概率概念的萌芽水平;有近半数的7.5岁儿童和一小部分6.5岁儿童具有部分概率概念,但不稳定。直到7.5岁,儿童仍没有出现概率认知的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摘     
儿童的键康状况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本身心理(特别是情绪)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制约。而认识能力以及态度、信念又对心理(特别是情绪)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逐渐增长的认知能力使儿童更有能力去从事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担负起避免出现问题、提高健康和安全水平的责任。如4岁以下的儿童最易被烫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知发展水平低,不能识别潜在的危险凼素,不能理解烫伤的因果关系,在行为上缺乏自我保护和预防能力。②认知的发展,影响儿童对疾病和伤害所作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并影响对他们的治疗。儿童对比较痛苦的外伤治  相似文献   

20.
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的7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1)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有显著年龄差异,4.5岁以后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发展非常迅速;(2)超过50%的4-6岁儿童具有传递推理能力,但在不同测量情境中的应用不够灵活;(3)43%的4-6岁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单位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反函数关系,但大部分不能理解测量活动中使用相同大小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