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元利 《考试周刊》2012,(51):80-82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本文作者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体目标之中,这一数学教育目标的调整,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的重视,也让很多一线数学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笔者通过文献和课例研究发现,学生在与生活广泛接触的数学活动中,产生了数学直接经验,这些数学直接经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典型数学价值的"数学化经验",这些"数学化经验"则不断"分裂"和"生长"成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应用和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数学基本思想,这样反复循环就达到了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3.
黄晓琳 《考试周刊》2011,(52):79-80
如何改善高三复习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一直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和难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对数学学习优秀学生的研究,学生有效的"自主反思"与"合作交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两个关键.通过两届高三毕业班实验,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中的若干认识误区——基于数学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育中,某些认识对数学教育观的影响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如,"数学是绝对真理"、"数学等于逻辑"、"数学教学应该强调公理体系"、"数学教学应该很抽象"、"学数学就是做题"等观念,这些偏颇的认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要会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传授知识中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马芯兰老师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现代教学是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用手"创造"探究的成果一、生动活泼的探究素材生动鲜活的探究素材是组织好探究活动的关键,因此,我在提供学生探究素材时需要考虑这些素材是否生动?能  相似文献   

7.
李小惠 《考试周刊》2011,(12):236-237
班级管理是学校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管好班级是学校教师的难题。班主任将数学思想中的"整体思想"、"分类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利用数学思想管理班级,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必须是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的,所以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感受并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运华 《广西教育》2011,(14):57-57
"数学偏科生"是指数学成绩较差但其他学科尚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中较为常见,若不及时引导这类学生,会极大影响班级整体数学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对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数学教师做好学生的偏科救治工作(即"治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大众数学"教育风起云涌的今天,数学交流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生生之中,召唤着师生创造力、智慧、才情的涌动和勃发。在数学交流中,学生放开心态、凸现主体、彰显个性、大胆创造;教师传业解惑、分享快乐、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加强估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我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估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由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转向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去"做数学"的新的教学方式,这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观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力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现实的数学"、"思考的数学"、"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3.
杨波 《考试周刊》2011,(35):79-79
数学被人们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前苏联学者B.A.奥加涅认为:"区别于传统教举,现代数学教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分析、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现代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现有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生命意识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初中数学课程在培养生命意识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因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大量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润物细无声"地将生命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15.
潘阿娣 《教师》2011,(23):43-43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即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个数学习题的多种不同解法,探索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在传统的"题海"训练中的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启迪,培养具有现代数学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17.
1.人们对"什么是数学"、"什么叫做做数学"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数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为基本形态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高度社会化。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定量化研究的学术性发展。现代数学已经或将要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中,"量"的概念早已突破了"数"与"形"这一历史的局限性。"数"、"形"、"关系"、"可能性"、"数据处理"、"度量和科学观察"、"进行推理、演义和证明"、"形成观与各种自然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数学模型"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数学把握的最基本反映。  相似文献   

18.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思想",这里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思想、数学推理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由这些数学思想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思想有很多,例如,由"数学抽象的思想"派生出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9.
希尔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典型的研究方式是直攻数学中的重大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从中寻找带着普遍性的方法。1900年,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新世纪数学面临的23个难题。对这些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仇凤勤 《学子》2012,(9):36-3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