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近代档案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开展的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事物而言,回答它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对回答它是什么?、它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它的运动与管理过程等问题,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因此回答档案形成规律即回答档案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涉及档案学理论中许多前提性、根本性问题。如档案是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它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与管理?等等问题,都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回答好这一问题,档案学的其他问题就失去了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回望经典     
《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第一卷、第二卷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详细内容参见本期第67页及封三)——她就像一位耄耋的老者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八十年前在国民政府的一次提高行政效率的"运动"中,一些志士仁人对于档案学这个人们还稍显陌生的话题展开了讨论,为改进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于是,就有了《县政府档案管理法》等一些著述和《行政效率》杂志中有关档案学的一些文章。虽然这些著述和文章对那个处  相似文献   

4.
"行政效率运动"对中国近代档案学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效率运动”是中国近代档案学诞生的直接动因。它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产生提供了体制条件,并奠定了方法论、人才、实践和理论等方面的基础,它提出的“文书档案连锁法”是中国近代档案学最伟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档案",是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际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如果问什么是档案?我们也许例举一些熟识的种类就能轻松过关,如果问档案是什么,就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了.从档案学初创时期到当前的档案学界,关于"档案"的理解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档案学的状况总的说来,从民国时期到现在,中国档案学一直在艰难中犹豫地发展。这种发展的犹豫性表现在:第一,先天营养不足。档案学的起源,无论是1933年中华民国政府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还是从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璐 《山西档案》2005,(5):28-30
20世纪30年代的书档案改革运动是在国民政府推行“行政效率运动”这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推行的比较顺利的一项改革。从运动的进程和结果来看,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影响甚微,却对书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本试从南京国民政府书档案工作的变革、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兴起、近代档案教育的诞生诸方面探讨书档案改革运动对我国近代档案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档案天问     
一门学利如果没有问题,那么这门学科就要终结了.档案学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档案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档案学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困扰着我们,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未触及.  相似文献   

9.
高燕  高超 《湖北档案》2014,(5):22-24
正引言20世纪30年代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对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办法,同时对繁琐的公文各项手续进行简化起到了一些作用,最终也提高了档案的行政效率。通俗的讲,中国近代档案学于行政效率运动直接的影响在于它让行政效率改革运动在文书档案工作上有所成就,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各项行政业务改革来提高国家机关行政办事效能的"行政效率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是文书档案改革,由此催生了中国近代档案学。本文拟从环境、制度、实践等多方面分析"行政效率运动"对中国近代档案学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1912年近代民主政权的建立,新型文书档案工作诞生了。在南京临时政府及以后的历届政府时期,新型文书档案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然也不乏曲折历程甚至倒退状态。但这是传统文书档案工作走向近代化的必由之路。30年代前期的行政效率运动中,作为行政效率运动重要组成部分及其载体甚至主干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取得实践和理论双重突破,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档案教育和档案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行政效率运动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土壤与实践根基,文书档案改革作为行政效率的“突破口”,不仅推动了行政效率运动的深化,而且促进了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为行政效率运动的倡议者和组织者以及文书档案改革的推行者,甘乃光对于档案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居功至伟。研究甘乃光的档案思想不仅可以厘清档案学科的源流,而且对于档案学科的创新和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档案贮存、积累和传播着文化 ,是文化之母 ,是文化财富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档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 ,关于“‘档案’的地位 ,档案学很少在明确的文化学意义进行探讨。过去我们肯定档案的地位 ,基本上是在政治宣传和知识信息的意义着眼。”①“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档案工作乃至档案事业有什么意义呢 ?这恰是在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少有问津或无人问津的问题。”② 直到 80年代末 ,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 ,阿迪发表一篇题为《档案文化意识 :理性的呼唤》③ 的文章 ,才首次提出档案文化一词 ,并试图从…  相似文献   

14.
档案学家讨论的问题,是"为档案寻找利用者"与"为利用者寻找档案",抑或是"让每件档案都有其利用者"与"让每个利用者有其档案"的问题.档案人的使命是什么?是"为档案寻找利用者"抑或是"为利用者寻找档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是"让每件档案都有其利用者"抑或是"让每个利用者有其档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管理涉及了许多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其中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课题之一是:电子文件运动的档案阶段开始于何时?从"网络归档"开始,还是从"介质归档"开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曾掀起行政效率运动。倡导书档案改革,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书学、档案学研究的专。许同莘所的《公牍学史》就是其中影响甚大,备受学界青睐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档案学研究领域中,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倾向,即务虚的研究成果往往被一些人津津乐道,并捧之为“阳春白雪”;相反,那些务实之作却被轻视,并嗤之为“下里巴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并有效地引导档案学按照合理的发展方向前进呢?  相似文献   

18.
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档案学从创立到今天,满打满算只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与传统学科(如史学、文学、哲学、数学等)相比,它显得很年轻.然而,从其发端来看,迄今已有两千余年.那么为什么中国档案学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孕育过程呢?为什么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档案学思想一直未能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呢?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文献编纂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期间有关档案学的思想也纷纷问世,可以说,我国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思想曾一度领先于其他国家,那么为什么中国档案学反而比欧洲档案学晚了一个多世纪才建立起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王德俊 《北京档案》2000,(10):16-16
1933年,国民党政府开展了旨在以通过各项行政业务改革,提高其国家机关行政办事效能、效率的"行政效率运动",作为该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政次长甘乃光的主持下,开展了"文书档案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20.
高燕 《兰台世界》2012,(29):15-16
笔者综述了我国档案学者对于“行政效率运动”与中国档案学诞生的关系的文章,以期对中国社会主义档案学的研究有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