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手教师通常处于转变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会面临不同的工作困扰,其中"教学问题"是新手教师最大的工作困扰。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中小学新手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新手教师入职初期教学困扰依次表现在教学实施、发展他人、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设计及基本技能6个方面。为此,需要在大学阶段通过采取增加实践性课程设置、转变在职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模式、推行导师制及加强新手教师自我发展主动性等措施,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新手教师培养能够减少新手教师入职初期经历的“现实的震撼”,缩短入职周期.在师徒教师教育模式中,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人经历和教育背景不同,他们的教学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为新手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体验空间,明确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教学风格、建立合理的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分组制度,实施有效的新手教师引导策略能够缓解我国教师教育资源紧张的压力,培养新手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新手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手型教师入职期专业化成长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新手型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入职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提出: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教师学会享受教育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对入职期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支持的力度;引导新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反思和重建;建构有效的教研体系,引导教师主动研修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等院校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中小学教学脱节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一现象导致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中小学新手教师难以胜任中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职前教师培养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改革高等院校职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加强职前教师实际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职前教师培养由高等院校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完成。该研究通过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支持,跟踪并收集四位英语新手教师近30节课堂实录,通过对四位英语新手教师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的实证研究,给出了英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刚入职(新手)教师的特点和问题,进而提出了高等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职前英语教师的五点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新手型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入职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提出: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教师学会享受教育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对入职期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支持的力度;引导新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反思和重建;建构有效的教研体系,引导教师主动研修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297名无锡地区职后五年内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职后五年内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多处于新手和熟练新手阶段,专业发展自我满意度较低,专业发展规划不够系统,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困惑。他们期望获得来自同行同事、带教师傅、教研员、校领导以及学科专家的支持,通过师傅带教、赛课评课等路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获得更多有效教学策略和班级管理策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议建构无锡地区职后五年内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时注意完善支持目的、拓宽支持主体、丰富支持项目、创新支持模式并改革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入职前三年是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新手教师要想迅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育叙事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叙事有助于新手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有助于培养新手教师教学的敏感性和反思意识,而这些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在线教师教育新形态。为适应数字时代新手教师教育,解决新手教师入职教育衔接不紧密、培训体系不够系统化、培训内容重复、培训课程零散化等问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新手教师入职教育模式,分析了国内现有新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手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特征提出以新手教师现实需求为基础,通过整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借鉴学习支持系统,使用大数据分析、数据交互等技术构建教师教育三阶段紧密衔接的数字化平台框架,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衔接与同步,从而为新手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新手教师的入职适应情况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已有的研究中,中小学教师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幼儿教师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对幼儿新手教师入职适应的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新手教师所面临的、其特有的问题,探究影响新手教师职业适应的因素,为幼儿园帮助新手教师加快职业适应的进程提供合适的对策。本研究在已有文献及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编制了《幼儿园新手教师入职适应情况调查表》。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等方式,总计回收了100份有效新手教师的入职适应情况调查表,并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不同学历幼儿新手教师入职时的特点、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贺敬雯  王斯腾 《教育评论》2022,(12):113-122
教师愿景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信念、对教学的热情和自我形象,而且能影响教师的课堂实践和职业决策。入职初期的教学经历对新手教师发展教师愿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以个案的形式,对一名新手幼儿教师的教师愿景发展进行探究,通过了解个案幼儿教师从入职初期到教学第一年结束时教师愿景的内容和发生的变化,解析推动和阻碍教师愿景发展的因素,以此探究如何帮助新手教师在教学第一年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1.
民办学校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存在着心理压力过大的现象。导致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社会层面压力、学校工作环境层面压力。要缓解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压力必须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支持民办学校教师工作,为民办学校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民办学校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供自我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活动蕴含着幼儿园教师的活动领域、教育情境、教育对象、教师自我以及教育本质等实践性知识的载体。运用TBAS与S-T分析系统,对幼儿园新手、熟手、专家教师的活动实录进行视频分析,结合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深入反思,探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与生成路径。结果显示:幼儿园新手、熟手与专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别以形式变化、教材认知、儿童发展为价值取向。其生成路径的关键环节——行动反思水平有很大差异。新手教师是"形式"为重的机械照搬,熟手教师属于"生产"式的技术之思,专家教师凸显"批判"式的实践之思。通过个体和实践共同体持续反观实践,使新手教师理论知识实践化与内化、熟手教师实践知识理论化、专家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共生,是不同阶段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入职阶段是小学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从新手到熟手乃至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中,自我突破策略既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完善,更有助于其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自我突破策略包含的三个要素中,自我反思是基础,自我行动是关键,自我实现是目标。其中,自我行动策略包括自我扩展策略、自我提升策略、自我改变策略。每一策略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其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彰显生命自觉、洋溢着主体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新手教师意味着全新的工作体验、工作好奇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意味着不断尝试、敢于挑战和新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新手教师需要进行入职的情感准备、心理适应和专业理解。教师入职的情感准备彰显德性追求,包括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崇高的理解与坚定的育人信念;新手教师入职的心理适应体现良好生命状态的激发,教师的生命主体自觉、对自身成就和学生发展的期待与对教育的专注、迷恋,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要的心理状态;教育理解是新手教师对教育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在时代中理解教育,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看待职业压力、主动面对职业压力,这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增强教师个体成就感和幸福感而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梳理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十大诱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从教师自我、学校管理和社会网络三个层面为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供引导和支持:一方面,构建教师宽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营造教师和谐的心理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压力的层次,帮助教师从职业压力中获得新生,而且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励和生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信念情况,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通过对江西、陕西、河南、广东和浙江等省份的162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信念的行为层面状况良好,但态度层面良莠不齐,价值层面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的认可度和尊重""工作的魅力和自我成就"以及"外界的帮助和支持"的状况不佳。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学科组文化、组织学习共同体、教师教学反思、完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方式和优化培训等措施来提升信息教师的专业信念。  相似文献   

17.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持续进步,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但同时也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负担。主要体现在教师工作内容繁杂多样,教师工作时间趋于异化,教师身心压力无形增加等。从技术实践的角度出发,教师负担的生成可归因于信息负载过重引发教师负担的持续生成,技术实践生疏导致教师工作愈感疲累,工具理性越位造成教师生存状态失衡。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时代的教师负担,应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技术素养,规范技术的使用,合理规划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调整技术实践的生态,以推动教师和技术的互利共生,自内而外地纾解智能时代的中小学教师负担。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刊发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苏春景教授的《小学新入职教师的自我突破策略初探》一文。摘编如下:新入职阶段是小学教师成长的关键期,怎样尽快地使教师由"新手"转变为"熟手"乃至"专家型"教师,直接影响着教师角色的自我完善,更关系到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引导教师科学地掌握自我突破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尽快实现一般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新入职教师即"新手",指已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走上教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问题。但从教学系统、自我系统和组织系统等角度层面来梳理探究教师发展阶段的基本内涵,目前尚未见到文章论述。本研究认为,教学系统能够完整描述教师在教学专业方面的思想意图与行为能力;自我系统能够充分揭示教师真实丰富的职业角色认知与情绪感受;组织系统能够基本反映教师不同发展阶段获取外界不同的评价与支持。  相似文献   

20.
工程场域固有的复杂性、艰难性和未知性对工程师的韧性提出较高挑战,对新手工程师而言,职业韧性在从校园迈向职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16名新手工程师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编码构建出新手工程师职业韧性塑造的CRA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危机逆境(Perceived Mini-Crises)、支持要素(Facilitative Resources)、适应行为(Positive Adaptation)是新手工程师职业韧性的三大支柱。新手工程师职业韧性形成的危机逆境表现为工程师与工作、人际、外界和自我的冲突,涵盖工作特征、关系网络、外部环境、自我挣扎等互动情境;支持要素包括外驱条件、内生特质和理想信念三类;适应行为分为依从抗压型和变革突破型。其中,危机逆境是职业韧性的触发因素,支持要素是韧性形成的助力条件,适应行为是良好韧性的外显形态。上述结论有助于延展韧性的概念谱系和理论框架,同时还启发高校应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对工程人才培养的价值,并将韧性纳入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工程实践界也要为工程师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健全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