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高职"3+2"分段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现实探索和重要举措,课程衔接则是实现中高职"3+2"分段有效衔接的基础与核心。近年来,我国中高职"3+2"分段课程衔接不断改革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高职院校不同阶段课程目标界定不够明确清晰、课程内容更新滞后、课程设置重复、衔接缺乏特色等。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实现中高职"3+2"分段课程有效衔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化、滞后性和自我封闭性,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大胆改革,我们在构建“县级中一高职教育中心”的课程设置时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2 1 2”的五年一贯制教育模式的专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形势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各地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山东省也开展了在全省部分高职院校开展"3+2"试点本科教育。针对高职院校举办"3+2"试点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分段设置,对如何发挥"3+2"培养模式特点优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应观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质量对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2+3"学制的建立,符合残疾学生及其家庭的现实需要,符合残疾学生能力发展规律,能提高残疾人就职创业能力。通过设置合适的专业和一体化课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设置课程。中职阶段宜采用"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高职阶段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现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探索式地提出"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并对"3+2"合作的内涵、原则、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院校间"3+2"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要拨开认识误区,其改革的不仅是课程本身,还包括招生制度、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教育保障等方面的变革,由此满足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的多元职业性、开放互动性、跨界合作性和自由民主性。当前,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参与选择的自由度不高、选择的选项不够以及学生选择课程的能力不足三个方面。从应对策略来讲,应赋予学生"专业+课程+生涯发展"的多元选择权利、为学生提供"目标+过程+环境"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培育"责任+心智+方法"的学生核心素养,以打造适应学生的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1."3+X"改革对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影响 "3+X"改革在科目设置上与过去"3+2"的考试模式有所不同,大大增加了高校招生和学生选择两方面的灵活性.考生以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共同的基础,从固定的高考科目中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来选择"X".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确定、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开展外籍职教师资培训是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共同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探索构建符合外籍职教师资特点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外籍职教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根据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印尼职教师资海外培训项目"开展情况,从搭建平台、组建双语教师队伍、"理论+实践""校内+企业""专业+文化"课程设置和培训模式等方面积累的经验进行介绍,以期能对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此类师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PDCA+信息化管理"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提炼出课程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优化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五方面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Smartpls3.0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管理对教育教学质量满意度提升作用较大,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馈等因素对教育质量满意度提升的作用有限,进而提出有针对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原有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打破原有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笔者就"职业教育观念转变、专业设置转变、课程设置转变、教学模式转变、实施方法转变"五方面对技工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2.
"3+4"分段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的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不简单跟风,而是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联合中职、本科、企业三方,针对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建立面向大型机软件开发的"2平台+2模块"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软件设计开发、软件测试管理维护方向模块,将金融行业职业素养类课程和软件技术平台类课程在各模块内进行深度融合,探索"3+4"面向金融行业服务外包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各级技能型人才极为短缺,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庞大需求。在此形势下,推行"2+1"教学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由产教结合向产学研结合转变的有效途径。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是要对课程设置及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实行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力推行以强调个性发展为主导特征的学分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美国职业教育P-TECH创新模式历经十年探索,已经初步显示出成效,各种制度日臻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等关键难题亟待破解。P-TECH模式在学制改革、"三位一体"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教学设计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保证学术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经过整合的4+2学年培养路径,取得了多方共赢的结果。该模式对于贯彻我国职业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以及职业教育的基础在中职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观,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上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教师为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管理,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感.  相似文献   

16.
受简单性思维的影响,职业教育课程表现出了目标上的划一化和同一化、设置上的过于专业化和分割化、实施上的静态化和预设化、评价上的单一化和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二十一世纪是充满复杂性的时代,顺应复杂性思维的时代发展潮流和面对简单性思维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弊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有新的走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走向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走向统整融合、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走向有序预设与无序生成相融合、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走向多元与开放。  相似文献   

17.
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原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存在重复、断层等现象的高职培养方案,本课题通过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提出"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始于职业教育,赣南医学院借鉴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开展了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文章分析了赣南医学院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的原则,介绍了其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包含的五个课程模块,并对其开展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衔接,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招生考试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相似文献   

20.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职业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相一致.以科学、理性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为指导,应在统一框架内认识和设置中高职课程,按照中高职特点强调经验课程教学方法,以学分制构筑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管理平台,并在这一平台上探索构建"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