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一、口算   60× 5 700× 61234× 0   500× 8104×2130× 3   32×2 0× 0   评析:通过口算简单的八道题,轻松地回顾整理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读法、口算法则及 0参加运算时的简算,时间用得少,效率高。   二、整理笔算法则   学生计算 428× 7、1207× 8、2800× 4后,教师提问:   1 428× 7这道题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计算法则)  21207× 8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   32800× 4这道题与上面两题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   评析:通过对三道题的计算及比较,系统整理了…  相似文献   

2.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5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相似文献   

3.
《有理数的运算》是各类竞赛试题的内容之一,下面举例说明它的巧解.例计算908×501-(731×1389-(547×236+842×731-495×361)].(2000年广东“五羊杯”赛题)分析:先去括号,后逐步逆用乘法分配律.  相似文献   

4.
1.激发探索欲望。如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为学生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激发探索欲望。例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创设了“简便运算”的情景,接着直接出示小数乘法的尝试练习:(1)2.5×4.3×4,(2)1.25×13×0.8,(3)1.6×13+1.6×7,先鼓励学生口算第(1)题的得数,并说出口算的过程,然后,激励他们用新的方法口算出第(2)、(3)题。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2.享受成…  相似文献   

5.
课一开始,教师针对课前书写在黑板上的课题“□□×□ 0的口算”让学生读后: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思 ?  生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生 2: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学生评论,认为生 2同学说得更贴切 )  师:谁知道最小的整十数是几吗 ?(学生回答是 10),请你写出“□× 10”这样的算式,好吗 ?  生 3: 5× 10。   生 4: 7× 10, 8× 10, 9× 10。   生 5:我知道,这样的算式共有 9题,从小到大依次是 1× 10, 2× 10…, 9× 10。   生 6:不对,应该有 10题,还有一题是 0× …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习题务必求变,让习题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激发器,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思维能力。方法有:   一题多解。它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开拓解题思路的一种重要手段。一题多解有利于知识之间的横向沟通,有利于建立知识网络的完整体系。  例如教 3× 4时,学生想出了三种解法。  解法一: 3× 4=× 1==15。  解法二: 3× 4=( 3+)× 4=3× 4+× 1=15。  解法三: 3× 4=( 4-)× 4=16- =15。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加深了…  相似文献   

7.
张淑霞  杨辉祥 《化学教学》2000,(1):36-37,38
199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第七题(32题、33题)是两道计算题,这两题在选材、立意、设问上均有特色,值得回味.下面对这两题从命题意图、解题思路等方面作以评析,请读者明鉴.一32题: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直接反射52000×109千焦/秒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81000×109千焦/秒水循环40000×109千焦/秒大气流动370×109千焦/秒光合作用40×109千焦/秒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1)地…  相似文献   

8.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有着缺一不可的两个步骤。在步骤(2)做出归纳法假设后去推证当n=K+1时,一般书上常常就在当n=K时结论的两边“者B加上×××”或“同乘以×××”,然后去变形。我认为这样对初学者掌握第二步骤推理的实质不利。因为如果误认为K+1时都是在K时的结论两边增加一项或一个因式,有时往往出错。比  相似文献   

9.
第六册 第二单元: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 1.两位数除多位数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准备题: 1.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 )<201 60×( )<430 20×( )<139 30×( )<170 2.口算下面各题: 30×5 50×8 60×9 20×7 70×3 80×6 40×4 90×2 3.计算下面各题: 124+2 204+3 5060+5 引读题: 1.阅读第13页例1,想一想;这道题是表示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算?可以编成几队?被除数80和除  相似文献   

10.
长颈鹿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算式,让大家在□内填“>”或“<”,看谁算得又对又快。⑴546×8□564×8⑵327×4□327×9⑶813×5□594×6同学们都认真地算起来。不一会儿,小兔白白说她做完了。长颈鹿老师看了白白的答案说:“完全正确!你给大家讲讲思路吧。”小兔白白说:“这三道题没有必要计算出积。前两题,我们可以根据乘法意义来判断。第1题8个546和8个564比,因为546<564,所以第1题□里填‘<’。第二题是4个327和9个327比,当然4个327小于9个327了。所以□里应填‘<…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127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是这样的:27046=2×()+7×()+0×()+4×()+6×(),填好后应是27046=2×10000+7×1000+0×100+4×10+6×1。这里的“0×100”要如何来解释呢?能解释成有一百个零吗?我认为这道题应改为:27046=10000×()+1000×()+100×()+10×()+1×(),是否更好解释?  (郭士远瑞金市谢坊镇红星小学)  郭老师认为“27046=2×10000+7×1000+0×100+4×10+6×1”不妥,应改为“27046=10000×2+1000×7+100×0+10×4+1×6”。理由是在原来的写法中,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未摆正确:“0×1…  相似文献   

12.
解题技巧与思维方法──计算题解法例举兰化中小学总校蔡建爱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巧转化例1计算:2×3×5×7+3×3×3×5×7=──。(1995年“奥赛”初赛民族卷试题)解此类题时,学生往往不加分析地按部就班地计算。学生虽对乘法分配律较熟悉,...  相似文献   

13.
一、激思教师出示下列基础训练题:(1)课本复习题②(指名板演,要求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2)在○里填上>、<或=:11×2×5○11×(2×5)、13×6×5○13×(6×5)、35×4×5○35○(4×5);(3)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30=□×□、16=□×□、24=□×□。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做(1)题的学生说说每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并请学生观察(2)题,提问:“从这四个等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觉得哪边计算简便些?为什么?”学生答后,教师出示:13×5×8.25×9×4、35×14。18×15等题,说:“小明说…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例2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13×5×6=13×(□×□)②19×□×□=19×(4×5)③25=□×□④16=□×□生1:……①②题是利用“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的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乘法口诀进行改写。师(指生1):你讲得好。那么大家一起来看看,25×16,可以怎样计算能使之简…  相似文献   

15.
巧算难题     
<正> 在某市小学数学奥赛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计算题:85×(4-99×97×95)+85×99×97×95 小选手们在审题时发现,题中括号里的被减数是4,而减数竟然是3个两个位数的连乘积。“这差怎么算出来呢?”于是,干脆把这道题放掉不做。其实这道题并不难。  相似文献   

16.
观式解题     
利用等式12345×8=98760解题:植树节那天,一某中学有师生几千人去郊外植树,每人植杉树四棵,总棵数是个四位数,每人又种松树五株,总株数是个五位数.已知组成以上两个总数的九个数码是从1至9请你告诉我,该中学共有多少人去植树?答案  由12345×8=98760,得12345×8÷10=9876,即12345÷5=9876÷4=2469,故知有2469人去植树。观式解题  相似文献   

17.
师:出示尝试题──指导探究。6 ×60 35 ×10 12 ×30 18 ×20 24 ×40 25×16(反馈诊断──展示思维过程)生:迅速口算,并口述口算过程。对“25×16”这道题口算提出质疑(不能口算或提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难点,教材安排了一道准备题"12×1=12,12×10=120;12×3=36,12×30=360",着重讲清用整十数(或者说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个数时,乘得的积是多少个"十".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意义.12×1=12表示1个12是12,12×10表示10个12是120;12×3=表示3个12是36,12×30表示30个12是360.2.引导学生把12×1=12与12×10=120和12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统编五年制教材第五册第96页例7)教学过程: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学会了利用它们对有些计算题目进行简便计算。一、复习口算(要求学生说出简算过程及依据)25×194×4 24×125×88×5×4×5 125×4×25×8[评:复习简明扼要,如果在口算题的最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02×43、9×37+9×63,  相似文献   

20.
统编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34页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我认为这种规定太死板,因为教材中有些四则混合运算题,加减法与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如练习十四第2题中的“35+50-12×5”和第6题中的“5000+719-583×4”,复习第4题中的“400-68-83×4”,总复习第13题中的“973-896+736÷4”等题,如果按教材中规定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做,要三步才能完成;如果加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