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综述等方法对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关于成就动机在竞技健美操训练情境中的作用和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就动机的特征,以及影响其成就动机形成的因素,并寻求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合理水平的运动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会产生良好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参加大连市高校"三对三"篮球赛的队员进行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培养和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动机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研究表明:受试大学生在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年龄、训练年限、教育程度、父母不同职业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动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跳水运动员运动动机培养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水运动员的动机总是同满足自己的训练需要和获得最佳成绩、不断完善自己紧密相关的。跳水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具有 3个作用 :1)激活跳水运动员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需要 ;2 )指向最高训练目标 ;3)强化跳水运动员持续进行运动训练。跳水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是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欲望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和推动力量 ,具有成就动机是运动动机的升华和运动员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势映射。本文探讨了优秀跳水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与运动动机的特点及关系。成就动机建立在运动动机的发展基础上 ,成就动机是高目标的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强化 ,成就动机则需要在运动训练、德育培养、文化学习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4.
侯爽 《体育科研》2019,(3):30-37
“体教结合”是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传统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专项体育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教育的融合,使得竞技体育人才逐渐从运动员这一单一角色向“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转变。研究以角色认同为切入口,探讨上海“体教结合”举措下,角色的转变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影响。选取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少年班学员作为“学生-运动员”样本,选取国家乒乓球青年队及部分省市队队员作为职业运动员样本,使用结构化心理测量工具,对比两类受访者在运动与学业上的角色认同、心理倦怠与动机变量的差异。得出:在上海“体教结合”举措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认同“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他们在学业任务中的卷入程度更高;双重角色使运动员在运动任务与学业任务上的主观价值感存在差异,表现出双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但对个体的整体人生规划并不冲突;双重角色之间的转化,对于“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存在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竞技体育长期独立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当前我国社会的结构、观念正悄然同圆际接轨的转型背景下,本文将通过解读“重庆太坪中学女足夺冠事件”来分析评价我国竞技体育的转型,结果表明: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最然发展迅猛,然而其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却没有同步和谐发展。竞技体育转型须转变传统举国体制观念、建立广泛群众基础的业余体育同时推动竞技体育重回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成就动机,体育活动态度,是评价运动员运动动机和运动倾向性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指导教练员诊断和训练运动员的重要依据。本文借鉴国外在成就动机和体育活动态度两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法,力图考察我国部分项目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水平和体育活动态度倾向,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为运动员的早期心理选材和后期心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131名CUBA和CBA(WCBA)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成就动机测量表AMS为工具,分析了CUBA和CBA(WCBA)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及运动级别,研究对象追求成功的动机均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2)CUBA与CBA(WCBA)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整体上差异不显著;(3)CU-BA女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WCBA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与运动成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国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建议各级部门应加强对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领导,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竞教结合,全面提高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从改革和重构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入手,转变和更新观念,完善和健全法规,探索和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运动训练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将综合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训练与德育、智育、心理教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辩证关系。在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中,必须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刻苦训练、攀登运动技术高峰的内在思想动机并化为自觉行动;必须启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智力运用,培养具有智力教育支持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不仅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过硬的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其具有出色的心理能力;引入美育,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机能协调发展,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学会发展等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120名CUBA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成就动机测量表AMS为工具,分析了CUBA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CUBA运动员追求成功的动机均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2)CUBA男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CUBA女运动员;(3)CUBA低年级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CUBA高年级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清华现象——关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十运会赛场上,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员取得了不菲的战绩,成为本届全运会的焦点,被称为“清华现象”。回顾历史,高校从来就是奥运会冠军的摇篮,现代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就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取得的。中国近代竞技体育也始于高校。清华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成功的模式,标志着竞技体育由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由低文化层次向高文化层次转移。预示着体育人才的知识结构向真正的高学历转化。改培养运动员学生为培养学生运动员是清华人观念上的根本转变。高校将成为培养竞技精英的基地,成为带动中、小学体育的龙头、成为开展群众体育的沃土,带给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对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赞不绝口,而对"中国是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却缄口不语。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已经创造了无数个辉煌。然而,由于教育的缺位,科学化训练仍未普及,大多数运动员在退役后仍难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累赘";大量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分析体育和教育的共性特征及体育价值的逻辑起点,对我国目前竞技体育疏离教育的现象进行解读,得出教育和竞技体育是造血和输血、包容与共赢的关系,从而提出体育必须回归教育,教育反哺竞技体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体育运动成就动机是指运动个体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及追求成功的一种倾向 ;体育活动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两者均指向体育运动领域 ,是研究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的基本内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主体 ,但是 ,高校体育对两者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承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任务 ,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要求是智育合格体育运动水平高 ,而对普通大学生则要求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对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身体自尊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验证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身体自尊提高的解释度.被试590名残疾运动员(男性377名,女性213名)完成了运动成就动机量表(AMS)、一般自尊量表、身体自尊量表(PSPP)问卷.研究结果表明,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中,避免失败动机、成就动机和一般自尊、身体自尊各维度在不同残疾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残疾运动员由于身体不同器官功能的失聪,其认知能力存在偏差.另外社会文化、传统观念、家庭环境等的差异,在避免失败动机和身体自尊各维度上,不同性别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在运动成就动机和一般自尊、身体自尊各维度(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自尊)上,不同婚姻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可以促进身体自尊的提升,残疾运动员追求成功动机与成就动机、一般自尊、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自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成就动机、一般自尊、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自尊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说明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身体自尊水平越高;而避免失败的动机越强,身体自尊越低.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运动成就动机对自尊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运动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动机能对残疾运动员的一般自尊和身体自尊各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自尊)具有有效的正向预测作用;而避免失败动机对残疾运动员的一般自尊和身体自尊各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具有有效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动机、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处于相对适宜的水平。竞技水平提高、社会认可是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主导成就目的。受伤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社会评价焦虑是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焦虑的主要倾向。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动机、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少年人口整体规模的缩减及其从事竞技体育期望的减弱是导致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不断萎缩的原因。破解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萎缩的对策,一方面是再塑竞技体育的意识形态,转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解决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困境,进而提升我国青少年人口从事竞技体育的期望,另一方面是加强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培养的成才率,促进运动员的流动,进而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3大功能,决定了它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角色与使命。竞技体育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失,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低下,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与教育的无缝对接,高校与体育局的紧密结合,进一步调动高校的优质资源,发挥高校多学科和高科技的优势,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退役运动员安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现状与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运用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与运动员退役安置的关系.认为: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竞技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强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管理,不仅要确保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与规模能够满足当前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以后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对竞技体育人才的需求,形成需求与供给合理的一种长效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两个不同主体,高校体育对两者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不同,影响到其体育运动成就动机和体育活动态度的不同,对两个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运动成就动机和体育活动态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具体考察其不同特征及内在联系,以便为高校体育教育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专业队运动员体育成就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体育运动倾向问卷》调查法,以江苏省队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及普通高校大学生为对照组,对江苏省专业运动员体育成就动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省专业队运动员的体育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差异,省专业队运动员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则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