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明 《大学教育》2018,(12):42-44
在国家推动创新教育,要求高等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上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遇到的问题,提出利用BIM引发的建筑技术革命,通过建设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地方高校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产学研一体化路线,为地方高校其他类似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这一重要发展转型期,进行产教融合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孙明 《大学教育》2018,(12):42-44
在国家推动创新教育,要求高等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上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遇到的问题,提出利用BIM引发的建筑技术革命,通过建设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地方高校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产学研一体化路线,为地方高校其他类似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这一重要发展转型期,进行产教融合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为培育社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全面夯实人才培养实效,应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在产教融合推进过程中,注重把握好时代的发展潮流,让学生切身感受技术进步;借助产业界的优势资源,发挥工程实践的关键效能.为了持续深入保障高校育人工作,需积极结合新工科的现实要求和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全面优化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工科类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探讨如何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资源配置模式提出改革的措施,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合作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的改革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产教融合存在校方"一头热"、缺乏深层次合作等问题,如何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六面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分别从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共建基地、校企共建师资等方面论述了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达成"新工科"建设共识,启动了"新工科"建设工程,要求高校"新工科"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融合性与创新性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搭建产教融合教育平台。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构建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地方高校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服务于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为新工科建设排头兵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支撑国家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敢闯、会创、合作为核心要素的人才为己任,能够有效支撑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教育,通过建立“人工智能+X”培养新模式、双创模块弹性学分制、科教+产教融合双创平台、三级递进竞赛驱动的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满足新时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工程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训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产教融合实训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模式。该模式构建"双导师"组织管理体系、"三位一体"职能管理体系和"融合双轨制"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实现校企"互利共赢",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9.
唐永锋  曹苏群 《教师》2024,(4):111-113
我国新工科建设不仅需要加强对新兴工业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淮阴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紧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变革,积极通过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多元集聚资源共建产业学院,依托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等平台进一步优化学科交叉、前沿技术引入、校企共建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满足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工科教育模式已暴露出诸多不足,新工科建设迫切需要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文章以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以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工科视域下产教融合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现代产业需求为指引、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过程校企合作教学为主线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经济、新兴产业对计算机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式,以盐城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一个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与具体做法。初步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增加学生面向就业的实际项目经验,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与就业质量,是计算机类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产教融合发挥实质性效用、推进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基本保障。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发展的瓶颈,并从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高校逻辑3个方面对产教融合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北京科技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初步成效,从人才培养联盟、实践育人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工程文化育人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机制与实施路径,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新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业进入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交通工程科技人才。新工科为高校教育开创了新局面,强调教育与产业对接、与未来相连、与国际接轨、与创新个性交融,也对交通工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建设中仍存在学科壁垒、校企隔阂等瓶颈问题。因此,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明确培养目标、突破学科界限、深化产教融合、革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模式,根据武夷学院“应用性、地方性、复合性”办学定位要求,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的任务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土建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构建“611”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以保证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新要求,结合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探讨了新工科理念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工程人才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立足制造业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举措,系统阐述了借助实践思政协同、企业社会协同、教学科研协同提升专业人才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提出通过强化课程思政、细化产教融合、深化实践教学实现新工科专业人才"回归工程"的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7.
依据我国新时期高等财经教育的发展趋势,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指出了STP营销战略在财经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在与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体制以及对政策目标型和职能任务型战略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以面向市场经济为立足点,以市场化取向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STP战略在财经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着重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三个方面提出了财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家提出“新工科建设”这一思路,人工智能作为新工科专业中的代表,对于适应其产业发展的人才有着全新的要求,主要表现有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前瞻眼光。为培养出具备较强工程理论能力、胜任工程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需从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展开,以期抓住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叠加的历史机遇,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人才需求端和人才供应端的联系,但两者性质、职能、价值目标、对社会变化反应速度等方面差别阻碍了产教融合进程。企业转型升级、高校人才培养急需产教携手,产教融合成为高等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呼声。产教融合的实现基础是互信机制,即价值取向的互信认同、校企资源的互信共享、人才培养的互信联动,校企须遵循的价值取向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长期性、双向性和兼顾性,摒弃价值取向的短视性、单向性和片面性;充分认识校企拥有的物质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互补性,构建资源的产教共享机制;积极挖掘双方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潜能,企业认可及信任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方向、质量、规格,高校认同及信任企业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能力及作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能力培养与特殊技能培训三方面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