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欧漾  鞠方 《档案管理》2023,(4):10-13
红色档案是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和发展建设的光辉历程。通过阐释红色档案内涵特征,揭示出红色档案资源教育价值对于筑牢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贯彻全民教育的意义。以红色记忆为理论支撑,考虑红色档案开发现状,从夯实建设保障、加强深度开发、提高宣传力度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红色记忆视角下档案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为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带来了新方式,有助于推动红色档案记忆的构建。该文在分析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维护记忆的完整性、注重红色教育与民族情感相结合、强调记忆符号与数字场景的关联性、促进用户感官体验与情感记忆的协调统一等四项开发原则,提出提升红色档案记忆聚合度、提炼具有民族特征的红色档案、构建红色记忆数字资源库以及创建红色档案数字记忆展现平台等四条策略,以期助力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碑刻档案以碑载文,兼具文物、非遗和档案文献三重特征。文章以苏州园林书条石档案为例,从建档保护、开放合作、多元推广三方面,总结了文化遗产碑刻档案的建构与利用的实践做法,分析在保护研究、数字开发、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文化遗产碑刻档案的保护与利用应着眼于整体研究、数智赋能、活化利用,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入挖掘红色档案价值、建构红色记忆,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为红色档案开发路径提供了整体性框架,即通过隐性记忆显性化的收集过程、碎片记忆整体化的加工过程、个体记忆群体化的宣传过程、群体记忆重构更新的反馈过程四个环节能够推动红色记忆的循环上升。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为助力红色记忆的再生产,文章提出了建构主体联盟、提升数字赋能、实现渠道拓展和促进反馈迭代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宝贵见证,是再现历史、保存记忆、启迪未来的原始记录,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红色档案和红色基因二者有机联结,红色档案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史实载体,利用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既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以红色档案为载体能突显红色基因的精神命脉、文化涵育和政治底色。进而提出利用红色档案传承好红色基因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事业的全面领导,巩固档案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基础;发挥制度优势,为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增加思政元素;依托创新思维,为思政育人提供档案方案。  相似文献   

6.
意义阐释作为意义再生产的核心,与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具有把红色档案记忆“重新现实化”、积聚释放红色记忆能量、推动红色档案经典化的时代价值。文章从政治、历史、思想、教育与文化五个维度分析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意义阐释,并从抓准核心意义,合理规划布局;争取多维展现,增强阐释表现力;坚持持续性阐释,巩固延长成效三个方面提出加强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意义阐释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记忆是人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人的社会记忆,尤其是国家记忆是维系人的社会存在的重要条件。公共档案所承载的国家记忆赋予公共档案部门传承国家记忆、培育公民国家记忆的责任。公共档案部门应坚守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原则,通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服务于党史、国史编纂,立足红色档案编创红色故事、传播红色记忆,通过利用红色档案同歪曲党史和国史以及否定国家意识形态的行为进行斗争等途径来培育公民的国家记忆。  相似文献   

8.
红色档案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红色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档案资源体系构建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可辅助红色记忆的建构,更深层地挖掘红色资源,对于红色档案的保护、红色精神的弘扬、党史教育的开展,以及红色档案资源全面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阐述红色档案资源体系框架设计及其现实意义,分析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白族乡民为维护乡村秩序,集体制定了大量乡规民约,形成了乡规民约碑刻档案。这些档案通过转化创新,可为现代白族乡村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此文在分析白族乡规民约碑刻档案开发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开发规划、加强资源建设、推动转化创新和丰富开发方式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白族乡规民约碑刻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0.
留晞 《浙江档案》2023,(11):48-50
红色档案资源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档案部门对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却并不充分,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挖掘深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呈现方式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杭州市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服务主题教育实例,从深挖红色档案资源内涵、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宣传力度、活化红色档案资源表现形式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系列具体举措,为服务主题教育提供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11.
为迎接建党90周年,充分发挥档案承载历史,镌刻记忆及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沈阳市铁西区档案馆历时三个月精心筹备的历史记忆——红色档案系列展览于6月15日正式对外开  相似文献   

12.
龙家庆 《档案管理》2023,(4):66-68+72
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叙事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展现党史记忆、阐释中国精神。本文以数字叙事理论为指导框架,识别红色档案叙事开发场景,并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技巧等四方面分析传统叙事开发的不足之处。同时,立足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优势,从叙事源头、叙事组织、叙事呈现、叙事创新等四方面提出红色档案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关注红色档案内容本身、有效使用数字媒介、应用多维叙事技巧、借助叙事创造知识。  相似文献   

13.
正碑刻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弥补了其他档案材料和史书记载的不足,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档案。常熟碑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是常熟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之一,在传承文明发展、见证历史演变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此,保护和利用好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8):63
国际档案日开放"红色珍档"重温"红色记忆"上海市和区、县档案馆及市文化艺术档案馆、部分高校档案馆等23家档案馆,在国际档案日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档案里的红色记忆"为主题,联手举办第五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活动。在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的83万卷档案中,  相似文献   

15.
陶维平  胡晶 《湖北档案》2014,(11):16-18
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以其独特、具有天才创造力的规划和建筑杰作,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史的车轮中,东西南北文化相互繁衍、交融、积淀,孕育了深厚、丰富、独特的武当文化。其中武当山碑刻就是武当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武当山现存各类碑刻、摩崖共1300通,包括圣旨碑、记事碑、功德碑、墓志碑、画像碑、书法碑等。在这些遗存的碑刻中,不仅富蕴着明王朝的宫廷文化,同时也吸纳了诸多民间文化的精髓,记录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沧桑历史、逸闻趣事。  相似文献   

16.
数智环境为红色档案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论文分析了现阶段红色档案管理面临着“事由”与“来源”和“单一”与“多元”的双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档案治理的“双中心”治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数字全宗和进行智能管理实现“以数字全宗为中心”的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和收集用户反馈实现“以用户交互为中心”的外部治理,并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红色档案治理的全过程,以期促进红色档案活化、社会记忆构建和文化基因传承,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红色档案助力党史宣传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高效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为目标,结合时代特点,深入剖析了红色档案促进党史宣传的内在逻辑,并从知识基础、政治方向、受众范围、实际效用四个维度提出红色档案助力党史宣传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红色档案助力党史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申灿  李瑶 《档案管理》2021,(4):17-18
红色档案资源蕴藏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对弘扬革命历史主义精神,激励后人投身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解析红色档案价值的基础上,系统论证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准确识别当前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路径,是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档案学界在研究红色档案文化育人功能问题方面面临的新课题。红色档案文化搭乘课程思政的东风得以广泛、全面的传播,该文从内容、环境、机制三个方面探讨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推动红色档案文化在课程思政中的传播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档案馆馆藏中有一组红色珍档,它们形成于1945-1947年间,这些档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解放区人民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恢复根据地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开展自卫战争、重建家园的历程,还原了华中地区的民主联合政府——苏皖边区政府从成立、执政直至撤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