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鸿沟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信息不公平。从图书馆社会责任视角出发,可采取平等服务、就业信息提供、社会包容、社群参与等措施弥合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9日,国际图联(IFLA)发布的《数字技术政策中的图书馆:政策领域、机制、做法》(Libraries in Digital Skills Policies:Policy areas,mechanisms,practices)报告,回顾和总结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政策、战略、相关项目框架中涉及图书馆帮助提高公民数字技能的内容,旨在为图书馆界宣传其在数字技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并呼吁各国政府将图书馆作为数字技能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这一报告之启示,我国图书馆应提高危机意识,重视用户数字素养培训和教育;抓住政策契机,寻找服务突破口;发挥图书馆行业的引领作用,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宏观政策动向,为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参考,使图书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数字学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一项创新性服务。为了解英国研究型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现状,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提供国际经验,文章解读英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RLUK)2019年调查报告《数字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该报告内容涉及英国研究型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性质与范围、基础设施、人员保障、资金来源、服务评估、馆藏数字转型、成员馆潜在合作领域等方面,具有内容详实全面、方便用户使用、基于国际对比视角、实践指导意义显著等特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可从建立专门的数字学术服务团队与部门、率先开展人文学科的数字学术服务、重视数字学术服务资金筹集、建立数字馆藏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对《欧洲数字人文现状——LIBER数字人文与数字文化遗产工作小组报告》的核心内容如图书馆数字人文资金来源、实践探索、人员组织、技能差距、研究领域、合作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未来我国图书馆可从找准图书馆定位、深化数据管理服务内涵、促进多学科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采用多形式的数字人文人员组织模式、提升数字人文馆员专业技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合作并普及众包模式7个方面着手开展数字人文工作。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术服务的新趋势。文章以美国高校图书馆为调研对象,对其数字学术服务平台的数字基础设施、数据管理、服务内容和嵌入场景的AI技术进行系统调研,剖析平台建设要素。借鉴美国建设经验,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建设可从4个方面入手:整合基础设施,形成中央化管理;打通全域数据流,实现数据治理;嵌入生命周期流程,重塑服务模式;融合智能技术,扩展智能场景应用。  相似文献   

6.
道德规范与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声明》提出了以图书馆事业为中心的具体原则,其《图书馆权利法案》则明确了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目前,美国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图书馆职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忧虑和压力。"9·11"后出台的《爱国者法案》明显与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中所阐述的重要原则相冲突。因此,美国图书馆协会决心抵制《爱国者法案》对知识、信息自由开放以及行使个人隐私权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数字鸿沟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信息不公平。从图书馆社会责任视角出发,可采取平等服务、就业信息提供、社会包容、社群参与等措施弥合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8.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数字人文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于2017年11月发布了《2018~2022 LIBER发展战略:研究型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推动知识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了"通过完善与开发数字技能和服务,将图书馆打造成数字文化遗产与数字人文的枢纽"的战略目标,并专门成立了数字人文与数字文化遗产(DH&DCH)工作组。文章介绍了LIBER的数字人文发展策略,总结了其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工作计划、实践探索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数字馆藏的发展,大英图书馆制定了诸如《馆藏发展政策》《大英图书馆数字保存政策》等文件,并且每隔数年制定一份新的战略规划,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数字化项目。大英图书馆的这些做法为我国图书馆发展数字馆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2021年8月发布的《围绕文本数据可计算研究的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报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保障数字资源合理使用权的影响因素、前进方向和关键路径,认为版权保护的观念意识、数字资源使用的合理边界、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等影响了数字资源合理使用权的保障,制定符合数字资源使用需求的版权规则、开展相关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建设数字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机制是未来工作的前进方向,建设保障TDM研究的数字资源服务基础设施则是关键路径之一。基于此,在数据科学蓬勃发展和研究生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当明确数字资源版权中的角色定位、建立保障数字资源使用的服务体系以及加强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建设,以更好地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开展,更好地实现服务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时代,由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用户需求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引发人们对数字素养及数字素养教育的诉求。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缩小数字鸿沟、维护信息公平的重要文化机构,发挥自身知识服务优势,创新与合作,承担用户数字素养教育之职能,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便捷、高效、全新的文献服务模式,开放存取可以实现文献资源传播与共享的自由、查询与获取的公平,从而使学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开放资源与日俱增,给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开放存取这一新资源形式,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自身数字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图书馆数字馆藏纠纷案入手,依据《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提出图书馆购买所得的数字馆藏存在:合法使用、合理使用、限制使用和侵权使用四种可能,并对这几种情况分别进行了阐述。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于完善著作权制度,繁荣我国出版市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平衡作者、出版者和公众三者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条例》中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条例》的出台与实施,毕竟使得一直困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版权瓶颈开始松动,《条例》中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条文,使图书馆对于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传播有了法律保障,这将有利于更广泛地发掘馆藏文献的价值,加快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学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教育亟需变革。结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内容,以美国10所大学数字学术服务研究机构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为典型案例,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探讨美国大学图书馆利用数字学术服务开展深度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大学图书馆在数字学术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采访绩效评价机制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探索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数字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结合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对数字资源进行的绩效评价,提出了数字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供高校图书馆科学配置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17.
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法案》事件与《爱国者法案》事件是关于国家立法影响图书馆权利的典型案例。这两个案例涉及了自由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与用户隐私权及智识自由,同时体现了美国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为我国图书馆界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环境下的信息公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普及,图书馆环境下的信息公平问题备受关注。概括了信息公平的涵义,针对高校图书馆维护信息公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促进信息公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版权修订与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7年公布了《版权改革和数字事宜法案》。文章对澳大利亚版权法修正案中新数字版权与利益平衡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在数字环境下对版权著作的合理使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真溱 《图书馆杂志》2001,20(6):35-36,17
美国计算机科学与通讯管理委员会在对国会图书馆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发表的一份报告,从数字馆藏建设、数字材料的保存、数字信息的组织、图书馆管理和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揭示国会图书馆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55项整改意见。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观点新疑、文字犀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