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强大公信力的政府,对于动员群众、带领群众处理公共危机以及化解群体性冲突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政府职责履行不力、公共政策扭曲与官员权力的异化、缺乏公共危机的应急保障、公共信息披露机制不畅等致使在处理公共危机中政府公信力缺失。公共危机视域下,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做到:转变政府行为理念和行为方式,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提高决策者在危机中的决策质量;增强政府官员诚信意识;公共政策运作机制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公共危机的一种,指网络公共舆论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也是网络公共舆论汇聚、公众公民意识形成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暴露与偶发的结果。应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治理举措:第一层次是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事态;第二层次是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慎用网络技术控制;第三层次是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层次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诸多挑战时出现治理能力相对滞后和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问题,反映到网络舆论中就是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抵抗。网络公共舆论常常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造成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既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又反过来对政府公信力和政治稳定构成极大杀伤力。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可从四个层面展开: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危机事态;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合理使用网络技术控制;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4.
基层行政部门的诚信作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核心部分,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构建基层行政部门的诚信建设是一项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政治课题.从当前看,基层政府的少数部门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决策不科学、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和倾向,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强化基层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坚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务员承诺制度、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以及强化法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墨菲定律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提供了借鉴:其一,网络舆情在全面考验政府及其官员,任何微小的源头都有可能掀起狂风巨浪,政府必须建立网络舆情的长效监测机制。其二,网络舆情有鲜花也有毒草,要认清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内在规律,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解读。其三,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不当经常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在其中要尽量掌握主动话语权,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加强,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建立诚信的制度规范与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实施诚信的政府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政治参与方式,大学生积极、主动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目前政府公信力现状相对缺失,导致政府公信力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尚未能有效契合、彰显作用,继而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导向、传递、约束作用的发挥。对此,政府要在舆论导向、利益需求、道德基础三大方面全力推进,充分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政府信任危机的形成与社会整体信任度降低、政府官员行为失当、错误言论、网络舆论群体事件等因素有关。化解网络政府信任危机对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加执政合法性、提升政府文明、促进政治和谐及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加强法律约束、政府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维度有效化解网络政府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宣泄社会压力,对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科学决策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指向公权力的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关注而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如何导控网络舆情,化解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网络时代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而探讨化解舆情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现实生活中,诚信普遍缺失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政府公信力的丧失,社会诚信的重建必先以恢复政府公信力为前提。政府在处置公共事件中面临着新观念、新体制的挑战,各级政府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才能做到为人民谋福利,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强诚信意识,理顺行政体制,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全面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11.
政府是公信力的客体,但却是政府诚信的发出者。公众是政府公信力的主体,也是对于政府诚信的接受者和评价者,新媒体则成为沟通两者的桥梁,并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承担对政府公信力放大和消减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新媒体环境对政府公信力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政府电子网站公信力,建立政府回应机制,强化与网民的互动,健全公众利用新媒体参与政策制定制度,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实现网民自律等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为公民反腐的新阵地,有利于公民行使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批评建议等个人权利,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我国网络反腐中的公民参与仍存在着一些公民参与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宜采取以下对策加以完善: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完善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政府积极推动官方网站建设,加强其和民间反腐网站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 ,我国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 ,主要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诸多空隙、政府职能缺位和错位、政府行为不规范、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对失信行为打击力度小等造成的。对诚信缺失的治理措施包括 :要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立全国性的信用体系 ,制订专门的信用法律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 ,在全国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培养公民信用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规范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公共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影响与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发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各种观点交锋的主阵地。各级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时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出现一些偏差时,直接导致了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文章从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改善政府的舆论引导方式,重拾话语主导权并增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意识具有必然存在性、现实存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管理强化这三个途径入手,通过提高信息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监督已成为公众表达诉求、行使话语权、监督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应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新挑战,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甚至是执政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干部要尊重群众言论自由,提高廉洁自律,加强网络学习,善于沟通,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网络的扩张,涉检网络负面舆情时有发生,如引导处置不当,势必危及检察机关的队伍形象及执法公信力。如何积极引导舆情,有效应对舆情危机,是新时期检察机关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检察机关应当提高涉检网络负面舆情危机意识,完善负面舆情预警机制、分流制度、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举措做好涉检网络负面舆情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9.
诚信亦或失信外化为行为选择,内化为心理反应。网络失信行为的产生究其心理诱发机制是由于对网络诚信的认知偏差、诚信需求错位,信息反馈不全而形成的错误认识。基于网络诚信是一种积极心理资本,积极情感体验以及亲社会行为,积极心理学介入成为一种可能。从强化积极的网络诚信环境认知、搭建网络诚信的三助体验平台、构筑网络诚信共同体三方面推动网络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诚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在网络诚信意识,诚信自律精神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学校在网络诚信评估中也存在欠缺。只有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构建网络诚信教育平台,推进大学生网络诚信评估才可以促进大学生网络诚信品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