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李勇男 《情报科学》2018,36(4):80-84
【目的/意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涉恐人员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进行反恐预警可以有效提高 反恐工作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过程】本文将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增益决策树对涉恐情报信息进行快速分 类。分类过程为从根节点的涉恐人员属性开始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产生每个分支都需要计算不同属性的信息增 益并选择分裂属性。【结果/结论】文中的方法可以对大量涉恐情报基础数据进行快速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与关 联分析、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等其他数据挖掘方法组合使用。该方法既可以应用于公安情报学专业本科生的课堂 教学,也可以应用于情报分析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李勇男  梅建明 《情报科学》2017,35(9):141-145
【目的/意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有效的发现涉恐线索并及时处置是反恐工作的 重要手段之一。【方法/过程】本文研究如何利用频繁模式树对涉恐基础数据进行挖掘,提取涉恐特征的频繁项集。 首先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涉恐人员信息进行涉恐特征计数排序并建立频繁模式树,然后在树结构中递归遍历发现满 足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频繁项集。【结果/结论】文中的方法可以快速发现大量基础数据中的涉恐关联属性,有利于在 系统中自动搜索重点涉恐人员,为反恐预警系统提供决策参考。通过与其他产生关联规则的方法结合使用,还可 以发现暴恐活动中不同因素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勇男 《情报科学》2021,39(11):127-132
【目的/意义】为了发现更全面、更具有普适性的反恐情报信息,本文在单层次关联规则挖掘的基础上研究 反恐情报的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方法/过程】根据反恐情报的数据特征提出统一最小支持度和多单项最小 支持度参数并用的方式筛选多层次涉恐特征频繁项集,在情报分析过程中保存部分特殊的冗余频繁项集、冗余多 层次关联规则和无趣多层次关联规则。【结果/结论】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涉恐数据中不同概念分层的关联规律。 [创新/局限] 文中提出的关联分析方法能够弥补普通的单层次关联规则挖掘在分析包含多层属性的涉恐数据中存 在的不足,为反恐预警和反恐决策提供更丰富、更科学、覆盖范围更广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勇男 《现代情报》2018,38(1):51-55
[目的/意义]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之一,使用聚类簇内数据相似性大、簇间数据相似性小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海量基础涉恐数据快速、准确、有效的分组。[方法/过程]本文研究如何利用基于雅卡尔系数的聚类方法对涉恐情报进行分析。在聚类之前要删减与涉恐相关性小的属性并将所有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样本数据集的雅卡尔系数并更新不同簇中的元素,直到达到设定的终止条件为止实现涉恐情报的聚类。[结果/结论]文中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涉恐基础数据的初步分级分类,同时通过有经验的情报分析员定级以及与数据挖掘分类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情报分析的效率,为反恐预警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勇男 《情报杂志》2021,(2):90-94,68
[目的/意义]对多源异构时空数据进行同现模式挖掘可以发现涉恐人员、涉恐物资、涉恐活动在邻近地点同时段共同出现的规律,为反恐工作提供包含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的情报信息。[方法/过程]在同位模式挖掘的基础上提出预先确定目标情报类别从而确定涉恐人员分类方式,使用概念层次树对涉恐物资和涉恐活动进行数据预处理,使得目标同现模式覆盖更多情报信息。[结果/结论]该方法与同位模式挖掘、频繁时间序列模式挖掘以及各种时空轨迹模式挖掘可以相互补充,覆盖多种不同的反恐情报信息,完善反恐预警机制,为反恐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通过异常检测可以在海量涉恐数据中发现异常信息,为反恐预警提供重要情报。[方法/过程]首先利用聚类将基础数据分为不同的簇,识别出其中区别于大部分数据对象的异常人员,然后设计一种专门的相似度综合度量参数用于计算与恐怖分子最相似的人员。[结果/结论]该方法为检测异常人员数据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思路,用于从多种来源数据中快速找出涉恐敏感程度较高的人员,有望提高反恐情报分析的效率,实现精准打击重点涉恐人员和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对恐怖分子的时空轨迹数据进行聚集模式挖掘,有助于了解涉恐人员的群体行为模式,进而预测并提前防范一些涉恐的群体活动。[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反恐情报数据特征和多种聚集模式的特点,选择移动簇作为反恐情报中的聚集模式类型,修改移动簇挖掘经典方法中的数据采样、数据预处理、移动对象邻近度度量方法、时间点聚类方法以及移动簇的筛选条件等环节,找出适用于反恐工作需求的移动簇,再由有经验的情报分析人员进一步研判并提出处置对策。[研究结论]提出的方法通过与其他时空类型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挖掘反恐情报时空轨迹数据分布规律,为反恐预警和反恐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勇男 《现代情报》2018,38(12):65-69
[目的/意义]对反恐情报中的时空轨迹数据进行伴随模式挖掘,可以发现涉恐群体的同时间段动态空间位置移动规律。[方法/过程]根据反恐情报数据的特点,修改经典伴随模式挖掘方法中的相似度度量方式和聚类方式,不断迭代完成"聚类和取交集"操作,将满足条件的涉恐活动时空轨迹伴随模式导出。[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够挖掘涉恐群体的同步移动路径,定位重点活动地点,分析涉恐人员之间的亲近度,为打击暴恐活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与成熟企业相比,新创企业在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大数据的发展为新创企 业竞争情报预警带来了机遇,新创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相关理论方法开展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方 法/过程】介绍了新创企业和大数据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大数据环境下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的特点和风险,并构 建了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模型。【结果/结论】为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勇男 《现代情报》2019,39(7):37-43
[目的/意义]利用子图模式对暴恐案件中的人员关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涉恐人员关联图中的规律,为反恐情报分析提供有效参考。[方法/过程]首先对涉恐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图中各顶点的唯一性。通过计数统计出所有的频繁1-子图和频繁2-子图,然后不断迭代生成其他候选子图并筛选频繁子图,直到达到终止条件为止。[结果/结论]该方法根据反恐情报的特点进行了优化,避免了普通频繁子图挖掘中的大量图同构检测,挖掘出的频繁子图可以反映不同类别涉恐人员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联系特点,发现暴恐案件线索,有效预测和打击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互联网+"背景下,关乎企业情报的风险识别与竞争情报预警工作需要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进行创新变革。此举对企业发展尤其是高死亡率的新创企业生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充分结合"互联网+"思维表现形式,在确定新创企业风险类型与风险监测指标的基础上,探讨竞争情报预警的数据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与情报预警四部分工作内容的实现。【结果/结论】重新定义新创企业在"互联网+"思维下的风险类型,实现竞争情报预警流程,为新创企业开展预警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国内外反恐斗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结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探索其与反恐预警机制建设有机结合,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架构了反恐情报信息汇聚平台和智能分析平台。实践证明,情报工作是反恐斗争的生命线。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对城市海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设置攻击目标、时间、规模、方式等参数,经智能系统进行信息融合、情报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筛选;以“情报、预警、预案”三位一体,构建三个层级的反恐预警机制,完善城市反恐预警机制,提升城市反恐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司莉  伍丹 《情报科学》2020,38(2):11-16
【目的/意义】通过对图书情报领域的科学引用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明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科学数据 引用行为的现状。【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领域5 种期刊为调查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其在2013-2018 年间引用 对象、引用元素、引用格式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存在 如下问题:数据的引用元素缺失;数据的引用格式不一致;无引用行为占比较大等。  相似文献   

14.
李明  贺伟  肖学斌 《情报科学》2017,35(11):34-37
【目的/意义】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商业资源等资源的匮 乏,已经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C2M模式的服务理念,以中小企业竞争情报 需求为驱动对象,以个性化定制为服务手段,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产业集群及其上下游企业等为供 给主体,以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构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协同供给系统。【结果/结论】通过基于C2M 模式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协同供给系统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下数据融合、线上协同服务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 供给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益婷  石进  胡雅萍 《情报科学》2019,37(10):34-39
【目的/意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从海量网络数据资源中获取、挖掘有用的信息已成为企业情报 工作的重点,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也丰富了信息来源。为了满足企业在新环境下的 情报需求,促进企业对边缘设备产生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利用。【方法/过程】本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企业竞争情报 系统架构,介绍了各处理单元负责的业务并分析了该系统具备的优势。【结果/结论】系统由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 层和数据应用层构成,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相辅相成,使得系统更好地完成信息采集与处理、竞争态势感知、应 急预警、情报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安全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开放政府数据主题的多个政策文本的语义挖掘出发,发现多个政策文本内容间的语义关 系,探索能降低人工干预,实现多政策文本协同性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方法/过程】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算法 对经过预处理的开放政府数据政策文本进行语义挖掘,按照得到的有效强关联分析多政策文本间的协同性。【结 果/结论】以开放政府数据主题的多个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确定置信度为 0.7,提升度大于 3时得到的有效强关联 规则数量较稳定;经过不同层次的政策文本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与人工分析基本吻合的结论,验证了该方法可 以应用于多政策文本语义协同性的定量研究。【创新/局限】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完成数据政策多文本 的协同性知识推理研究,有效的实现了语义自动化计算的问题。实验中政策词表的完整性、数据预处理过程、参数 设定等环节都会对实验结果准确性有影响,需进一步降低人工干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为揭示中外图书情报领域对大数据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研究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过 程。【方法/过程】文章统计分析了近十年图情领域大数据研究的论文发文数量、核心机构和核心作者等指标,采用 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识别出不同领域时期的研究热点主题,并分析了随时间的推移研究主题的演变情况。此外, 论文还对比分析了中外图情领域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展现出中外图情领域对大数据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结果/结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外大数据研究主题趋于相似。大数据研究主题的趋势向着研究主题多元化,结构 层次鲜明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新颖的研究主题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春发  王佳玲 《情报科学》2017,35(12):147-151
【目的/意义】分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为该领域科研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过程】统计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994-2016年国家社科、1997-2016年国家自科、2012-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共 2062项立项数据,分析立项数量、项目类别、依托单位、核心研究人员、研究主题。【结果/结论】当前图书馆、情报与 文献学研究紧随国家政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研究呈现网络化、政策化、服务化、人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李明  豆洪清  贺伟 《情报科学》2023,(5):115-123
【目的/意义】针对小微企业竞争情报行为的间断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特征,从图书馆主导、精准化定制、多元化协同、平台化运行的视角,构建小微企业竞争情报可持续运行服务体系。【方法/过程】利用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源及服务优势,提出以图书馆为主导,多源数据融合、多元机构协同、多重技术应用、多维数据供给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精准定制服务体系,并通过社会化思维与CBMCE运营模式引入,对小微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运营策略进行优化。【结果/结论】通过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精准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社区化运营策略的优化,实现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精准定制的可持续运营。【创新/局限】突出图书馆在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精准定制的主导作用,以及社区化运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对于我国反恐预警体系建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此研究有利于提高反恐怖斗争的能力,助推我国反恐预警机制尽早落地,加速实现从“被动反恐处置”到“主动反恐预警”的转变。[方法/过程]结合反恐预警的任务需求,在CPSS支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反恐情报预警体系架构,包括反恐预警现实物理域、情报融合和控制实体、数字孪生体及应用层四个主要模块,并梳理了数字孪生反恐情报预警体系的主要特征、建设价值及关键技术。[结果/结论]该体系架构可望实现全层级反恐情报的深度融合,支持跨部门反恐情报信息共享,满足虚实交互、共同演化的情报预警,为有效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提供重要对策,极大提高反恐斗争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