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创新活动深受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成为创新活动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培养创新主体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对揭示创新的本质和方法,对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人的创新精神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创新作为人类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它向往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全面发展的展现方式,全面发展为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创新教育并不是要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之外再赘加上所谓的“创造课程”,而是要在把创新教育融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的,没有了创新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这就需要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标在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本文对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的现状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目标、理论基础、学习模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等几方面阐述了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点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同时更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既是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民族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为手段,以改革现行教育教学为突破口,创设新的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科学有序过程。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教师是当前我国教师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创新能力,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努力成为创新型的教师。教师自身、学校与社会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教育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心、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前题。在一切创造发明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特、新颖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前瞻性。班级是学生学校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工作在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应该也必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中努力焕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根据班级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空间,鼓励学生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思索、探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转换角色,焕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常常扮演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常…  相似文献   

9.
创新精神是人们发挥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的创造力能否得到开发,能否取得创新成就,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10.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什么是创新?简言之.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论     
创新能力是主体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的事物的能力 ,是人的实践能力的典型表现。创新能力分为个体、组织、国家的创新能力 ,是由知识创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活动要素能力、主体素质能力构成的能力。创新能力是随着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而进化的 ,受到社会体制、经济等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主体创新意识的不断升华和深化,自觉性不断提高,便形成一种相应的人格品质,这就是创新精神。邓小平、江泽民对创新精神作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阐释。创新精神是民族振兴的灵魂,是创造者进行创新实践的强大动力。要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创新相关的人格品质,例如,冒险精神、对科学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坚定的成功信念,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学习态度等。  相似文献   

13.
怀疑是突破创新的先导,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怀疑是有事实根据的,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意义上的怀疑。提出合理怀疑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已有的认识成果为前提,同时还需要辩证否定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是沟通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群众、书本与实践的桥梁,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枢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素质教育和思想建设及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证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实践体系不够完善,方法模式单一;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合...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点.21世纪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和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应用和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相互融合和相辅相成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实践.所以,通过对"创新创业+专业"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是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专门设置的一类课程。课程面向真实生活世界,关注学生兴趣,基于问题解决,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和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19.
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精神对创新产生驱动力的作用,促使创新活动的发生,保障创新活动继续发展直至取得创新成果,是创新的源动力和精神支撑;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主体疏通思维渠道,拓展思维空间,提供思维方法及其检验标准、方法,从而提高主体思维的效率。二者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启航、导航和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作用的结果。其体制转变、管理创新、规划先行、目标引领、文化为魂等思想与实践,为旅游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民族文化与旅游业深度结合的产品开发模式,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全面融合的产业运行模式,规划先行、块状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模式,本土企业+产业链式的企业发展模式,旅游营销与人才建设的合作共赢模式等共同构成了"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经济崛起的民族地区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