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科学与哲学在教学中被分离开来目前,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哲学教学与其它科学的教学缺少联系,甚至相互脱离,表现为:讲哲学的老师只讲哲学,不讲科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盛行阅读教学和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甚至已经到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语文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突破,一个亮点,甚至是原则。倘若是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上课的老师更是要做到自己少讲或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至于评课老师,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很忌讳讲了,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讲多了不好,不讲也不行。那何时该讲,如何引导?哪些引导是必要的、怎样的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盛行阅读教学和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甚至已经到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语文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突破,一个亮点,甚至是原则。倘若是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上课的老师更是要做到自己少讲或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高校哲学教学工作,有的学生反映说:老师讲的对我们来说是‘既一样,又不一样’,和我们中学时听到的基本一样,和我们思想上想的却不一样。”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对付政治课就是靠背。考大学时背,上大学时背,将来考研究生时还得背!”甚至发生了这样的事:有的高中学生买报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的历史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正如英国历史教育学者李彼得(P.J.LEE)先生在《历史教育与历史哲学》一文开篇所言:“公正地讲,英国大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历史哲学(如果他们有这个概念的话)是一个事不关己,甚至是曲高和寡的活动,与他们实际考虑的事情不相关。”作者所述情况在我国也依然如此。分析的历史哲学对于日常的历史教学难道真的就如此虚无缥缈吗?其实,从现实发展来看,分析的历史哲学曾经指引和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及其研究的基本走向;从逻辑分析而言,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也需要接受分析历史哲学的批判和洗练,对于两者的关系实不可不察也。  相似文献   

7.
无论如何,哲学都应是关涉课程与教学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就更不必说了。哲学更是关涉人的关涉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即人学!在育人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里岂能没有哲学!尽管“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已进入到一个对种种主义有更大容量的时期”,但在课程与教学论界“称得上主义的东西可能是太少了”(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以致尽管很多课程与教学论者打着哲学的旗号、喊着哲学的口号、讲着哲学的话语,却令我们闻不着哲学的味道。这使得人们发出“课程与教学论”是不是理论、有没有理论的质疑。甚至很多人为了不致降低自己高贵的学术身份而不…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专政治教科书,你会发现:内容多、内容杂。从政策到法律,从经济学到哲学包罗万象,犹如一个个古怪的面孔,凸现在你的面前。如果在教学中不渗透"兴趣"教学,是很难讲好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教学是乏味的教学。为此,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全国性语文教学展评活动中,有位老师讲《再别康桥》,不指导学生诵读课文,而是自己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讲解分析.但令人费解的是,此课竟被评为了一等奖.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质疑:这样的课到底该不该评一等奖?评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那就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语文教学应该像制定新课程标准一样,由权威部门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常深感教学的艰辛与不易。辛辛苦苦备一节课,认认真真讲一节课,仔仔细细批改辅导,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怎么理想,甚至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教师的这种勤勤恳恳、大包大揽、极度的负责任不仅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短路",甚至还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埋怨和不满,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我最讨厌老师总是讲个不停,不给我们留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是"讲师",他们在台上讲,我们在下面听,  相似文献   

11.
张宝丰 《辅导员》2011,(22):40-40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常深感教学的艰辛与不易。辛辛苦苦备一节课,认认真真讲一节课,仔仔细细批改辅导,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怎么理想,甚至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教师的这种勤勤恳恳、大包大揽、极度的负责任不仅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短路",甚至还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埋怨和不满,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我最讨厌老师总是讲个不停,不给我们留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是"讲师",他们在台上讲,我们在下面听,  相似文献   

12.
尤炜 《人民教育》2013,(2):39-41
【对话】在北京八中初中部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场关于初中科学课程的对话正在展开。参加对话的有北京八中初中科学课程的主要设计者程念祖老师,负责初中科学教学的郭亮亮老师和笔者。笔者:二位老师,从北京甚至全国范围来看,本校探索初中科学教学的时间都是比较长的。  相似文献   

13.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掌握双基、巩固知识与培养能力是非常火键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老师往往都会选择一些典型题实施教学,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对于重要的典型题,如果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容易掌握,就算当时听懂了,也记不牢,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甚至无论教师如何认真讲解,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多次机会重讲、再讲,但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再遇到类似题目时,依然是错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只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而忽视融进时事教育。典型的做法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讲课本知识,不重视穿插时事教育。即使有些老师也讲思想品德教育与时事教育相结合,也只是在授课之  相似文献   

15.
不少教师可能遭遇过这样的情形,即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我就物理这门学科向学生作了一些了解,有的同学说:老师讲的一些概念很抽象,我们听不太明白;有的说:老师的语调太平淡了,像催眠曲似的;也有的说:整堂课都是老师在"灌",我们只能被动的去接受,感觉很累,注意力很难集中;甚至有同学认为老师讲的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没什么联系,没必要那么认真地听.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文教学,许多老师的做法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背道而驰的。比如,有的老师在布置好作文题后并没有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而是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讲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于是又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想、去做,生怕学生不能按老师的思路展开教学,课堂目标不能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其结果是教师越讲越累,学生越听越烦,甚至不愿意去学。于是便有老师埋怨学生太笨了,一道题都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是:为了讲好一篇课文,课前老师精心备课,费尽心思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总是听得漫不经心,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让老师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在教学中,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授课老师,就会相信这位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这位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这位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这些在学习物理之前基于生活经验形成的所谓"前概念"大都片面、幼稚,甚至与科学概念相悖,会对我们的物理教学产生很大阻力。许多老师在讲评试卷时往往慨叹:"这道题讲过多遍了,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做错了。"其实这都是"前概念"惹的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