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知识类电视节目要把科学的严谨性和艺术生动性巧妙结合起来,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其写作具有相当高的难度,成为了限制知识类电视节目创作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编导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高凯  冯锐 《声屏世界》2012,(2):21-22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以电视传播的形式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它曾经与新闻、文艺共同组成了我国电视节目的三大板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闻类节目不断改革,文艺类节目也日趋走向娱乐化,而社教类节目却陷入了尴尬的处境。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社教类电视节目也纷纷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3.
邢祥虎 《新闻界》2005,(6):100-101
知识类专题电视节目林林总叫,时间或长哐短,题材或大或小呈般 认为凡是以遍教育、益知增识为主要目的的节目都 可以收归麾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与纯娱乐节目相对而界定的,知识类电视节目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文化修养、弘扬科学精神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电视传播观念在不断变化,电视节目也在各种新兴媒体的竞争中谋求发展。以往评价电视节目的三个标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促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紧密结合,而且进一步融合了大众传播主体和观众的关系,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发展。将参与性作为电视节目的评价标准,必须注意观众的参与是否有意义,是否切合节目主题,是否真实,是否能和其他三个标准相融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电视传播观念在不断变化,电视节目也在各种新兴媒体竞争中谋求发展。以往电视节目主要追求的三个方面: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纵观这两年较为成功的电视节目。无一例外的把观众的参与当成了节目中重要的部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促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紧密结合,而且进一步融合了大众传播主体和观众的关系,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发展。将参与性作为电视节目的新追求,要注意观众的参与是否有意义,切合节目主题,是否真实,是否能和其他三大追求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正>电视节目无人买单的尴尬牵制着电视媒体的发展步伐。当观众能从新媒体、手机端更便捷地得到信息服务,与电视节目的"约会"效应就大为削弱。那么,是观众没有电视需求了?还是我们没有提供适应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呢?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一直希望在实践中找寻答案。现代信息学的一个重点是信息的有效送达。怎样实现新闻节目对电视观众的有效送达呢?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新闻播报方式层出不穷,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竞争形势,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就好像报纸需要读者一样,电视节目若要吸引观众就要有其独特之处,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读报类新闻节目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编导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参加者,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主体位置,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作为放送媒介的电视已经不是唯一端口,电视节目需要具备在多种媒体端口放送的水平和能力。新媒体视域下出现的这些新形势,对电视节目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电视编导应该具备更全面了解观众喜好的能力,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媒体视域下出现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9.
"新闻立台",新闻类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诸多形式中最夺目的一种,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种语言符号的电视语言,向观众迅速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展示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类电视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和技巧,而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电视节目后期加工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冬 《新闻爱好者》2010,(10):124-124
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适应观众的需求,适应市场的需要。节目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受众的收视心理,内容和形式的适应能力不强,就没有受众,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在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上有各省的卫视、央视卫星覆盖,下有网络有线传输的夹缝中,地方台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紧扣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王玉 《大观周刊》2012,(31):51-51
现代媒体的广泛发展以及充分竞争导致了节目的严重同质化现象,一个好的电视节再受到观众的喜爱之后,其他的媒体开始争相马同样的节目,为了争夺有限的媒体资源.各个媒体也是用尽了招数。而在同质化的电视节目中仍然有很多节目能够脱颖而出,这和主持人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有很多电视节目基本是依赖于主持人来发展的,观众之所以喜爱这个节目也是因为对于主持人的喜爱。由此可见主持人在节目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更主持人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论文从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出发.探讨主持人如何进行自我提升.为主持人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个电视媒介不仅要创造优质的电视节目,它还应把电视节目的优点告诉观众,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电视产品的形象。将电视节目的宣传、包装与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等心理学知识相结合,让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宣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较大地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在电视节目的包装、宣传中应用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制造悬念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适应双向交流的情感需求应运而生的,因而堪称时代的产物。电视节目主持人与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不尽相同,他更强调与观众的交流。基于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角色本身就比较诉求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4.
张菁 《声屏世界》2013,(4):40-40
镜头的处理技巧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镜头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镜头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可以使视频变得有节奏、有变化,且生动自然,使观众被电视节目所感染与吸引。明确主题,迎合观众思维。电视节目最终是给观众看的,因此镜头的处理应当充分结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只有这样,观众才会愿意看这个电视节目。而要想有效迎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需要有亮点,即具有明确的主题。只有将主题明确,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编辑涉及到的方面较多,这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而且编辑人员是整个电视节目的核心所在。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对于电视节目的欣赏层次也不断提高,同时也给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电视节目的关注度,播放出更多具有高质量的节目内容,编辑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方面要下大功夫。为制作符合观众口味、紧跟人们生活的电视节目,提高电视编辑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也就是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价置,它是观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外在形象的总体评价。笔者认为,主持人真实的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李健 《新闻采编》2012,(3):25-26
近年来,各电视台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要想在种类繁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抓住观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更新,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它的品牌竞争力。因此电视节目需要进行节目改版,但改版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宽泛,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电视节目的改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早已厌倦了一些说教式的电视节目,回到家后更希望电视节目能让自己心情愉悦或者达到情感共鸣。现在的家居装修类节目也在慢慢地用富有人情味儿的内容来吸引更多的观众,更好地服务观众,慢慢地向真人秀方向发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与灵魂,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养成为节目传播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养构成中,人文素养是其重要内容,它能更好地促进节目主持人与观众沟通,使节目更具可视性,赢得观众的青睐。当前,  相似文献   

20.
对农电视节目的成绩 对农电视节目指的是专门面向广大农村受众,以农村观众为收视对象。从农村观众的视角报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其他问题,力图关照广大农民的兴趣、愿望和呼声的对象性电视节目。需要指出的是,对农电视节目并不等同于农村题材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