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铜渣的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用脂肪酸-正辛酸萃取铜,有机相用硫酸反萃取得到铜,水相用(NH4)2SO4-PEG-EBT体系萃取分离锌与镉,从而实现了铜、锌、镉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2.
从铜渣的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用脂肪酸-正辛酸萃取铜,有机相用硫酸反萃取得到铜,水相用(NH4)2SO4-PEG-EBT体系萃取分离锌与镉,从而实现了铜、锌、镉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3.
商洛冶炼厂废渣回收与处理(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NH4)2CO3-NH3H2O-H2SO4-NaOH体系从钴渣中浸出铜、锌、锌、镉、钴,并分离出铜和钴,利用(NH4)2SO4-PEG-EBT体系液液萃取分离锌和镉。  相似文献   

4.
商洛冶炼厂废渣回收与处理(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H4)2CO3-NH3H2O-H2SO4-NaOH体系从钴渣中浸出铜、锌、镉、钴,并分离出铜和钴;利用(NH4)2SO4-PEG-EBT体系液液萃取分离锌和镉.  相似文献   

5.
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为螯合剂、四氯化碳为萃取剂萃取土壤消解液,继而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反萃取至水相,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镉和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长江起点水域中的微量元素镉、铬、锰、锌、铜、镍6种元素,考察了不同种酸及酸度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和在体系中共存离子的相互干扰情况。用NH4H2PO4-Mg(NO3)2作为测定镉、铬的基体改进剂,得到了良好的测定结果,其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5%-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1%-2.0%,检测限镉为0.040mg/L;铬为0.018mg/L;锰为0.020mg/L;锌0.096mg/mL;铜为0.064mg/mL;镍为0.035mg/mL。  相似文献   

7.
用湿法消化法处理样品,建立湿法消化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蝉蜕中钙、铁、锌、锰、铜、镉6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可提高被测元素的吸光度。详细研究了HClO4和HNO3的两种不同体积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前者回收率为96.2%-123.4%,后者回收率为97.3%-108.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标准偏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叔丁醇-硫酸铵-铜试剂体系中Cu(Ⅱ)、Al(Ⅲ)的萃取分离行为.作为萃取剂的叔丁醇,能萃取并溶解Cu(Ⅱ)与铜试剂形成的螯合物,萃取后的Cu(Ⅱ)可以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示波极谱法在三乙醇胺-乙二胺-硫氰酸钾-乙酸-盐酸-碘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中连续测定太湖流域大米试样中锌、铁、锰、铜、铅、镉六种微量元素.在该体系中,六种微量元素分别在-1425mV、-1638mV、-1717mV、-508mV、-533mV、-668mV产生稳定的二阶导数极谱波.锌、铁、锰、铜和铅最低检出限为0.01μg·mL-1,镉最低检出限为0.005μg·mL-1,锌、铁、铜、铅的浓度在0.01~0.80μg·mL-1,镉在0.005~0.80μg·mL-1,锰在0.01~0.50μg·mL-1范围内与极谱波峰高成正比.六种微量元素回收率范围:94.4%~103.5%,RSD:0.14%~8.72%.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精确度高.该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18种大米中六种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金属离子预富集手段,本文采用组成为载体P-204(8%),表面活性剂Span-80(3%),膜稳定剂液体石蜡(0.5%),膜溶剂煤油(88.5%),内相HC1的浓度2.0mol/L的液膜萃取体系,考察了萃取时间、外水相酸度、转速、乳水比的分离条件对镉萃取率的影响。,实验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0min、外水相pH=4.50、乳水比1:4、搅拌速度200r/min;将液膜分离与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检测镉、铜离子,结果表明,此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铜、锌、铅、镉、铬、镍的含量.详细研究了灰化温度、灰化时间、消解加酸量对不同金属吸光度的影响.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六种元素标准曲线相关性较好(r在0.997 0~0.999 9之间),精密度较好(RSD在0.20%~3.72%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8%~104.9%,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得出了不同季节生活污泥中铜、锌、铅、镉、铬、镍含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废镍镉电池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废镍-镉电池的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利用硫酸铵-聚乙二醇2000-铬黑T双水体系萃取分离镍与镉,实验表明,在常温常压下,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不含铁,在pH=8.95的硫酸铵-氨水缓冲体系中,经过两级萃取就能实现镍、镉的定量分离,消除了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废镍镉电池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废镍-镉电池的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利用硫酸铵-聚乙二醇2000-铬黑T双水体系萃取分离镍与镉,实验表明,在常温常压下,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不合铁,在pH=8.95的硫酸铵-氨水缓冲体系中,经过两级萃取就能实现镍、镉的定量分离,消除了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渭南市售儿童小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测定了9种儿童小食品中砷、汞、铅、镉、铜、锌、铝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被测定的元素均未超标,检测合格率为100%.汞含量0.0087-0.0099 mg/Kg,镉含量0.06-0.08 mg/Kg,铅含量0.56-0.97 mg/Kg范围,铜含量9.2-9.4 mg/kg,锌含量41-48 mg/kg,铝含量80-97 mg/kg,砷含量0.03-0.06mg/kg.在七种金属中锌和铜为必需微量元素,其含量比砷、汞、铅、镉等重金属含量高,合理食用可以有效补充这两种元素.以上数据表明,这些小食品均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某电镀废水污染区大米花生中镉、铅、铜、锌、铁进行了测定,污染区大米中镉、铅、铜、锌、铁分别是背景值的8.338、21.32、7.338、15.47、3.347倍,污染区花生镉、铅、铜、锌、铁分别是背景值的11.09、24.56、8.385、5.971、18.62倍,存在严重的复合污染。大米、花生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镉、铅分别是国家食品卫生限值的6.220、13.07、4.092、16.11倍,存在较大的食用安全隐患。短期内应改种富集重金属能力较弱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长期应采取积极措施修复该污染区耕作土壤。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HNO_3-HClO_4法消化样品、用α,α’-联吡啶法测定铁、用5—Br—PADAP法测定锰、用Zn(HDz)2一次萃取混色法测定锌、用Cu(DDTC)2一次萃取法测定铜,建立了测定生物材料中铁、锰、锌、铜的快速分光光度法.不计样品消化时间,一次测定一般2—3小时即可完成。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铂、钯的性质相似,很难分离,因此分离铂、钯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新型革取剂TAB一194[1]在0.53NHCl 体系萃取PtC_(16)~(12-)和PdCI_4~(2-),然后再用2N NaOH进行反萃取。实验表明,通过多次萃取,反萃取,可以将铂、钯令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铜含量的绿色化方法。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铵-氨水(EDTA-Cit-NH3·H2O)配制成p H9.0的缓冲体系中,用淀粉作稳定剂,缓冲液中的柠檬酸铵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掩蔽剂,铜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待测物不需要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可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络合物在λ=450 nm处有最大吸收,铜离子浓度在0.2~3.2μg/m 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r=0.998 9。在豆奶粉铜测定中,加标回收率92.5%~102.7%,平均回收率为99.28%,相对标准偏差(RSD)5.67%。离子干扰实验表明,溶液中的EDTA、柠檬酸铵可以很好地消除钙离子、镁离子、三价铁离子、锌离子等离子的干扰。此方法避免了传统铜含量测定方法中四氯化碳萃取的繁琐与四氯化碳的毒性,实现了测定方法的绿色化;同时减少了萃取分离过程中样品的损失,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叔丁醇-硫酸铵-铜试剂体系中Cu(Ⅱ)、Al(Ⅲ)的萃取分离行为。作为萃取剂的叔丁醇,能萃取并溶解Cu(Ⅱ)与铜试剂形成的螯合物,萃取后的Cu(Ⅱ)可以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8种金属(锰、钴、镍、铜、锌、镉、汞、铅)苦味酸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