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正>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是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在练习中通过采用适宜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受测部位的柔韧素质,以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一、"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方法平坐在地上,伸直双腿,脚面绷直,弯曲腰部,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尽力向前伸慢慢用力,不要晃。二、国家规定的测试规格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放置在平坦地面  相似文献   

2.
<正>本校班级学生数额都在60~80人,在本学期的坐位体前屈摸底测试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在双腿弯曲状态下,双手伸直也很难将游标推动达到测试仪器"0"厘米,说明这类学生柔韧素质不仅弱,而且两侧肢体柔韧程度发展不均衡。如何在大班额的情况下使柔韧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提高成绩呢?笔者进行了多次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改进,总结了一些方法,供老师们参考。一、设置简便学练、测试方法 1.将坐姿为主的练习改为以站姿练习为主2.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制定自测标准为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制定了"双手指尖触及地面为及格,双手握拳拳面触及地面为良好,双手掌根触及地面为优秀的自测标准(见图1~图3)。图1图2图3河  相似文献   

3.
<正>柔韧素质是指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等结缔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一般以人体运动时关节(骨骼)活动的范围和幅度来体现。因此,对柔韧素质的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测量关节(骨骼)的最大活动幅度。最典型的测试方法是"坐位体前屈":主要测量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肩、脊柱、髋、膝等关节可能达到的综合活动幅度,以此反映这些部位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  相似文献   

4.
<正>坐位体前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测试项目之一,主要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部位的关节、韧带及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的发展水平。坐位体前屈成绩是反映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利用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发展学生的身体柔韧性,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课题。将常见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状态(图1-1)与坐位体前屈成绩优秀学生的动作(图1-2)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设计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并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了解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小学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实验班和对照班,受试者均为健康儿童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设计兴趣导向性儿童柔韧游戏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为期九周、每周两次的运动干预,而对照班学生运动干预采用正常的静态或动态伸展练习。形态学测试指标有:身高、体重和体脂率,通过分别测试运动干预前后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及双手后勾等指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学生运动干预前后双手后勾、坐位体前屈及俯卧背伸等指标差异,了解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干预的效果。结果:①运动干预后实验班男女生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双手后勾与运动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实验班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双手后勾与对照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的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发展儿童柔韧性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对大学生平衡能力及柔韧素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学院体育系大一年级学生23人,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竞赛功法练习,每周进行5次,每次练习2小时,持续一个月,受试者在练习前后进行闭目单足立和单足前脚掌站立以及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一个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后闭目单足立和单足前脚掌站立时间较练习前显著变长(P<0.05),练习后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数值较练习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过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练习可以提高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及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素质的测试项目。在教学中,柔韧性的提高,对于增强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力量、速度等素质的充分发挥,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损伤等都有积极作用。因此,笔者发明了如下器械,以帮助柔韧性较差的学生进行练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柔韧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即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它是体操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中小学生正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年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其柔韧素质的发展。柔韧素质分为快速型柔韧素质与静止态型柔韧素质,如:快速而有弹性的体前屈就属于快速型柔韧素质,而体前屈时把肌肉、韧带尽量拉开,直到感觉疼痛,然后在感觉疼痛的位置上稍停留一段时间就属于静止态型柔韧素质。提高这两种柔韧素质能使机体各关节活动范围扩大,韧带伸展度增加,肌肉弹性增大等,它对完成体操动作的质量和能否掌握合理的先进技…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坐位体前屈,是近几年中考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主要考查学生的柔韧性,坐位体前屈动作的练习,对全身的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提高既是考试的需要,也是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测。所以应加强对坐位体前屈动作的教学和锻炼。  相似文献   

10.
<正>坐位体前屈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之一,反映了学生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学生柔韧性越好,其关节活动幅度就越大,灵活性越强,继而能更好地发挥其他身体素质,同时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但是在教学练习中,很多学生都会因为疼痛而不认真练习,听到就发出"啊……"的恐惧声。为了提高坐位体前屈练习的趣味性和练习效果,笔者尝试把当下流行的瑜伽融入到该练习中,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按照影响坐位体前屈成绩的肌肉韧带部位划分,将一些练习方法总结如下:江苏王爱娣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坐位体前屈,是近几年中考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主要考查学生的柔韧性,坐位体前屈动作的练习,对全身的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提高既是考试的需要,也是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测.所以应加强对坐位体前屈动作的教学和锻炼.  相似文献   

12.
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但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会有恐惧心理,因为柔韧性练习会产生疼痛感,为了加强学生对坐位体前屈练习的兴趣,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双人瑜伽”的动作进行练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汉、蒙古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别,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1)汉、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属于正常体重,同性别组间比较,身高标准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汉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2)肺活量/体重指数仅达到及格标准,同性别组间比较,肺活量/体重指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3)耐力素质表现为良好状态,同性别组间比较:耐力素质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4)坐位体前屈素质也表现为良好状态,部分汉、蒙古族男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达到优秀,而汉、蒙古族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达到优秀。同性别组间比较,坐位体前屈素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汉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5)男大学生50m跑素质表现为良好,女大学生50m跑素质仅为及格。同性别组间比较,50m跑素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汉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耐力、50m跑素质汉、蒙古族男女大学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汉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正>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之一。学生在标准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器上测试时,双腿容易弯曲,双手不能同步前伸,经过不断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改进,笔者自制了多功能坐位体前屈训练器。它不仅解决了测试时学生双膝容易弯曲的问题,也能很好地完成测试,又充分挖掘器材的多种功能,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一、多功能坐位体前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一)准备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坐位体前屈的欲测属性,并进一步分析坐位体前屈性别差异和等级差异的原因;方法:对240名大学生(男116,女124)的坐位体前屈以及身高、坐高、上肢长、下肢长B进行测试,同时采用关节角度仪对脊柱各段运动幅度(Range of motion,ROM)进行分解测量;结果:身高对坐位体前屈有较小的影响,该影响主要来自于下肢长;坐位体前屈属于相对柔韧性,能够反映大学生脊柱前屈和骨盆在髋关节处屈的能力;坐位体前屈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等级差异,该差异主要来源于骨盆ROM.结论:坐位体前屈性别差异和等级差异,均与脊柱ROM和骨盆ROM关系密切,而与长度指标关系不大;提高骨盆ROM是改善坐位体前屈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柔韧和力量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影响。方法: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为期16周的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测定。结果:训练16周后,女生坐位体前屈、两腿纵向劈叉、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俯卧撑等指标均高于训练前,经统计学处理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力量素质,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表现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试学生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尤其是农村学校无力购买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我们体育组积极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制作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成本十分低廉,很好地服务于体育教育教学,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坐位体前屈的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年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小学生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支撑,对连云港市2010年5 654名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对应6~18岁)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8岁年龄段男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柔韧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降双升"现象。第一次"降升"发生在6~15岁,即男生在6~10岁、女生在6~11岁,柔韧素质呈现第一次下降,并分别在10、11岁降到整个年龄段的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到15岁时达到一个高位,形成了第一个"V"型;第二次"降升"发生在15~18岁,即15岁过后,男女生柔韧素质开始第二次下降,到16岁(男生)、17岁(女生)时降到一个低位(但该值仍高于6岁水平),之后又开始回升,形成了第二个"V"型。认为:6~18岁年龄段学生柔韧素质的第一次下降发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是幼儿骨骼与神经、肌肉发育不相协调的结果;第一次上升发生在开始进入青春期到全面进入青春期期间,是体内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身体增长全面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结果;至于柔韧素质保持在高位的第二次降、升的原因,尚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大腿后侧、腰背部及肩关节的柔韧性。在练习中采用适宜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提高受测部位的柔韧素  相似文献   

20.
坐位体前屈是体育中考中的必考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怎样提高学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提供几种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