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试验以红枣为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试验,探讨红枣乳酸发酵饮料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产品加工工艺条件试验,最终得出枣浆最佳发酵条件为: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分别为:黄原胶0.09%,海藻酸钠0.06%,CMC-Na0.15%;杀菌条件:温度85℃,时间10min,饮料pH为5.7。  相似文献   

2.
在鲜牛奶中加入红皮洋葱汁,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研制剐具风格的洋葱酸奶产品.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进行热烫护色处理,以获得具有良好风味和色泽的洋葱汁.对蔗糖添加量、洋葱汁含量、乳酸茵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ax-t-因素进行L16(45)正交试验研究得出:蔗糖添加量12%、洋葱汁含量2%、接种量4%,在41℃发酵4个小时即可获得良好的洋葱酸奶.  相似文献   

3.
在酸奶中加入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做发酵剂,弥补单一的发酵菌发酵乳制品酸味重,风味欠佳的缺点,并对三菌混合发酵酸奶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作为发酵剂无拮抗作用,可混合作为酸乳发酵剂。发酵酸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最佳配比为1∶2∶1,接种量为4%,加糖量为10%,脱脂乳浓度为9%。  相似文献   

4.
以产L-乳酸的两种乳酸菌种进行复合配比发酵原料乳,开发功能性酸奶产品,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La与Lb配比为2:1、接种量为32%、加糖量8%、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7h。该结果为改进酸奶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将为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大米为原料,采用打浆、糖化、液化、发酵等工艺制备大米发酵饮料。以L-乳酸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大米发酵饮料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接种量4%、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7h。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进行发酵,总接种量为8% ,接种到枸杞汁中,加生长促进物质3%发酵72h发酵菌数为9.6×10 10 /ml,经实验研究发现,枸杞汁对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为生产乳酸制剂,特别是双歧杆菌的培养找到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菊花、菠萝、牛奶为主要原料,进行酸後奶的加工工艺研究.确定了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菊花汁8%,菠萝汁10%,白砂糖5%,接种量3%,发酵时间 4h,发酵温度43℃.奶粉12.5%;菊花菠萝酸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风味独特,吴有保健功能酸奶.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3)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红树莓益生菌发酵饮料,本研究以从红树莓酵素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D-1)为供试菌株进行红树莓果汁的发酵,测定了乳酸菌的发酵特性及其发酵后相关的代谢产物。结果显示,发酵后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比红树莓原果汁有较明显的降低,而总酸含量、有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较发酵前都有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将为开发新型树莓发酵饮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改变提取条件,以提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因素,以提取液测得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20min,乙醇浓度80%,在全波长扫描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08nm。然后以此条件来提取柑桔中的黄酮并测定其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0.
向青绿玉米秸杆中添加植物乳杆菌、亚硝酸钠、尿素、糖蜜、甲酸和纤维素酶进行厌氧发酵,分析得出青贮饲料发酵的最佳单因素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得到质量优良,感官良好的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1.
以玫瑰花和糯米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曲量为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8h,玫瑰花汁液的加入量为30%,糯米酒的加入量为30%,蔗糖的加入量为7%,柠檬酸的加入量为0.1%。  相似文献   

12.
青海地处高原高寒干燥地区,其农作物生产加工较内地仍为匮乏,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环节仍较为薄弱。为拓宽生产渠道,扩大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藜麦、青稞的社会、经济和市场效益,为藜麦青稞作物再加工和青海酸乳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本研究以开发高品质藜麦-青稞酸奶工艺为主要目的,通过研究藜麦-青稞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藜麦复合酸奶品质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获得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藜麦复合型酸乳,通过正交分析方法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研究表明:随着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的增加或升高,在一定条件下,藜麦复合型酸乳的感官评分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适添加量藜麦15%、青稞5%,最适发酵温度40℃,最适发酵时间6h;结合正交试验最后得出该藜麦复合型酸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量藜麦10%、青稞5%,接种量3%,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0℃下制备的酸奶具有藜麦酸乳特有的风味,白色或微带浅黄色、光滑细腻、组织状态、滋味俱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时间、温度、pH和底物添加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ML7的生长及其产GABA两方面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L7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7℃;最适初始pHi7;培养20 h活菌数达到最大值.而ML7产GABA的最佳温度为30℃;GABA的产量随着初始pH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培养55 h后GABA积累量达到最大:Glu添加量为5%时获得最大GABA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摸索了鼠李糖乳杆菌液态发酵促生长因子的种类和加入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为实验发酵菌株,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发酵液的活菌数为考察指标,根据促生长因子的不同种类选择高温高压灭菌或直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灭菌方式,逐一添加备选促生长因子。最终筛选出适宜鼠李糖乳杆菌生长的促生长因子并对MRS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5.
菠萝绿茶酸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菠萝、绿茶、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对菠萝绿茶酸奶工艺进行初步探讨。采用正交法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奶粉量12.5%、菠萝汁8%、蔗糖6%、茶叶量0.3%、接种量2.5%、发酵时间4.5h、发酵温度43℃。  相似文献   

16.
以多杀菌素的产生菌刺糖多孢菌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浓度的碳源、无机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过试验,最终筛选到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250ml的三角瓶中装量25ml,消前p H7.0,转速220r/min,温度28℃,移种量为8%是最佳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超微粉碎米糠的用量、溶液温度、Cr6+离子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等影响因子对超微粉碎米糠吸附水中Cr6+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米糠对水中Cr6+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80%以上.其最佳吸附条件为:超微粉碎米糠用量10g/L,温度28℃,pH=4,Cr6+质量浓度低于30mg/L,吸附时间 30min.  相似文献   

18.
吕斯思  陈有亮  金鸟君 《科技通报》2012,(1):122-128,132
为了探求软质干酪的最佳酶凝乳工艺,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皱胃酶、木瓜酶、米黑毛霉酶三种单酶的最佳工艺以及复配酶最佳工艺,确定了皱胃酶添加量0.0125%,凝乳温度32℃,时间45 min;木瓜酶添加量0.01%,凝乳温度33℃,时间35min;米黑毛霉酶添加量0.0035%,凝乳温度32℃,时间40 min;复配酶最佳工艺参数为皱胃酶用量0.004%,木瓜酶用量0.006%,米黑毛霉酶用量0.0023%,温度32℃,凝乳时间30 min。结果表明,单酶复配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优化干酪酶凝乳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纯菌种发酵制备黄瓜泡菜.以植物乳杆菌B4、弯曲乳杆菌A8为发酵菌种制备黄瓜泡菜.研究了了黄瓜发酵过程中的pH、活菌数、亚硝酸盐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发酵的黄瓜泡菜与自然发酵的黄瓜泡菜相比,在第5天时有较低的pH、较高的活菌数,较低的亚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0.
权彦  田咏华 《科技风》2014,(19):79-79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制取槲皮素时的酸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取工艺为产率0.4797,实验条件是3%浓度的硫酸,温度为8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