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的导师,现在基本上每个县都设置了教研室,负责全县的教育科研以及教师学习与培训等工作。教研员除了组织参与测评、赛课、研训等活动,更多地要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研策略上给予教师指导、帮助、引领,只有"常下水""会游泳""善总结",才会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常下水"指的是教研员敢于亲自"操刀",拿起教科书和粉笔,走上讲台上课。现实中,有的教研员  相似文献   

2.
<正>常言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从事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对教学的研究是基本工作,要避免"研而不教",经常上"下水课",但若转换视角,也会带来新的思考。下文是笔者对自己的一堂"下水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强化以校为本的研究意识,强化教研机构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需要教研员开展"下水教研"活动."下水教研"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体现着对传统教研活动方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全面正确地认识"下水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多种方式的"下水教研",对于加强学校的教学研究指导,对于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科学民主共建的过程,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一员,教研员的角色不是无足轻重的,他是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在以前的工作实践中,学校、领导、教师常把教研员称作"专家",把业务交流、教学研讨名日"指导",教研员命题考查学生、评价教师."我要你做什么","你应该怎么样","我如何评价你"……教研员高高在上地"指导"着教学.显然,这样的角色定位,愈加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改了.  相似文献   

5.
刘虹 《中学生物学》2012,28(9):61-62
近日,笔者上了几堂高中生物的"下水课",遵循"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一新的理念。笔者积极准备,精心设计,努力改革"教"与"学"方式,边尝试(试讲)边改进,并顺利完成了"下水"任务。一些教学方式和课堂策略,"观课"教师们大加赞赏。教研员上课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笔者只想对教学实践作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也曾做过多年的语文教研员,深感语文教师写"下水文"不仅是作文教学的需要,更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早在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主张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为文",以给学生"最有益的启示"和"成功的经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的文章,学生最想读,也最爱读。语文  相似文献   

7.
正教研员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导师,其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个区域内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除了组织参与测评、赛课、研训等活动,更多地要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研策略上给予教师引领、指导、帮助。这就需要教研员转变角色和工作行为。笔者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应做到"五要"。一、腿要勤所谓腿要勤,指的是教研员要经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  相似文献   

8.
"伙伴合作"实践中专业引领与教师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及"专业引领",一般会理解为专业研究人员对基层教师的指导、示范或矫正等.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专业人员(如教研员)掌握着理论的利器;而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可以引领教师提升学科教学知识,从而走出经验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锡山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区语文教学工作从 2 0 0 2年 9月以来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队伍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一、局长和教研员上“下水课”———是语文课改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制度。区教育局局长丁伯荣和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局长孟晓东都是语文教师 ,他们每年都要登上讲台上课。教科室主任兼高中语文教研员赵宪宇和初中语文教研员每学期也都要上“下水课”。这是锡山区语文教改的一项工作制度 ,实践证明 ,这是一项很有效果的课改方法。他们上“下水课”时…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这个观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者却为数不多。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只讲不做,教不得法,学生无"真"师可从。其实教师"下水"是大有裨益的。对教师而言,"下水"可避免命题陈旧感、隔膜感,可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下水"是最具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对学生而言,教师"下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灵感,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起到比书上的范文更直接的示范作用;教师"下水"为学生开启了认识世界的一扇大门。使学生的思维有一种创新的认识;教师"下水"可以给学生以人格方面的直接影响,这种言传身教,胜过任何空洞无力的说教。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互动式教学,尤其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教学方式开始倍受重视。其实,传统教学中已有许多互动的交流方式,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梨子的味道是甜的,但你必须亲口尝一尝才知道;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才能学得好。同样,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应该与学生一起"下水",在共同交流、碰撞、体验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下水作文"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师承的榜样,同时也给予学生一种潜意识的情感激发。笔者从事语文教学30余载,对教师如何用"下水作文"进行教学辅导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指导者,是引领学科教学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教师的老师。一个区域的教师教育、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工作与教研员密不可分。教研员要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提升引领能力,成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3.
近日,肥城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研员们,轮流给全市小学教师上示范课。笔者很感兴趣,亲自聆听了一节,并对基层听课教师进行了个别采访,感受颇多。肥城市教研室教研员上的示范课,提前都没有做任何的"操练",教研员面对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听其课,他们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真实的教学过程。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节奏的断续,全由教研员自己把握,这就亮出了教研员的"瓷器活"。过去,教研员往往只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但由于"只研不教",对基层教师往往是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  相似文献   

14.
教研员是"教师之师",担负着"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进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素养亟待提升,作为教研员更应为教师的尽快成长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15.
教研员队伍是一支教育精英群体,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教研员被誉为"教师的教师",对教师的成长起着唤醒、点拨、引领的作用,一位优秀的教研员就是一支优秀的学科教师队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研员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品味。  相似文献   

16.
赵福楼 《今日教育》2012,(11):56-5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研员——这一活跃在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特殊"群体,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角色困境——在教师眼里他不是教师,在专业研究人员眼里他不是研究员,在教学管理者眼里他也不是管理干部。教研员正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同时,教育改革又对教研员提出了高端和全面的要求,这些与目前教研员的专业能力,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期《今日教育》刊发的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福楼的这篇文章提出:教研员应该是学科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复合体,要提升教研员的专业能力,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需走出教研员单兵作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有部分教师,习惯当"作文教练",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自己就是不"下水"。体育教师在教学生各种球技、运动动作时,大多会给学生作示范,音乐教师也会领唱、试唱,美术教师会提笔绘画或书法,理化教师会亲自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示范解题步骤。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周学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  相似文献   

18.
教研员的任务主要是从事学科教学的研究并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学,因此他们不仅应该是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而且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研究、指导、服务一线教师的名副其实的教研员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教研员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研员是一个地区课程改革的舵手,实践证明,教研员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乃至课程改革。教研员不仅仅承担一个地区教研重任,更是担负着引领当地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重责。因此,教研员要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走近教师,走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以"服务者"的角色与教师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20.
徐雪明 《学子》2012,(4):36-37
众多语文教学前辈呼唤教师要“潜水”作文。当下的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对写“下水文”情有独钟。他说,学生崇拜老师的写作,作文教学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个老师常写“下水文”,必然会有很多切身的作文经验,这样有利于习作教学。“下水文”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