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华 《天津教育》2006,(11):51-52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成为我们当今众多科学教师讨论和研究的一大课题。反思我们过去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发现我们由于对相关理论学习不够,对“科学探究”的许多方面还缺乏清醒、完整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得更多的只是一些零星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还存在着一些盲目性。一、关于“科学探究”的几点困惑困惑一:探究主题谁来确定更为合理?如果探究的主题由教师来确定,那么学生是否对这项探究活动有兴趣呢?如果毫无兴趣,那么又怎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呢?即便学生在教师“的束缚”下,经历了、完成了这项探究活动,但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感到快乐吗?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吗?如果主题让学生自己来确定,那么学生所选的主题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认知规律呢?(也就是难易度合适吗?)这个探究主题有意义吗?对他们的发展有帮助吗?学生自己很难把握。困惑二:已被证实的科学结论是否有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探究?综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还是把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作为探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然而,在一些科学结论过分简单或已被证实的探究活...  相似文献   

2.
刘徽 《现代教学》2015,(7):77-79
马扎诺在《教学的艺术与科学:有效教学的综合框架》一书的引言里探讨了“教学是艺术还是科?”这个问题。如马扎诺所言:“有效的教学是将大量的教学策略与对每个学生个体及其特定时间的需求的理解进行动态的专业性整合。”这就点了这本书的题“教学既是艺术也是科学”。马扎诺提出的有效教学综合框架是以10个教学设计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这其中前9个问题分属三块,即“用于实施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块”“用于内容传递的教学模块”和“用于常规活动和行为的教学模块”,而问题10是一个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3.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我执教的《叶的形态》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当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教学才是活的,才有生命力,学生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当我走进教室和学生见面时,我没有让学生马上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而是对他们笑笑“:同学们,跟我走!”学生们很惊奇“:老师,不在教室上课吗?”我笑着告诉他们“:我们今天的课从美丽的校园开始,好吗?”同学们兴奋地回答“:好。“”平时上课你们是喜欢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一个人讲呢,还是喜欢你们自己讲?”学生答案各不相…  相似文献   

4.
一、课前慎思(一)为什么要回头看?无论是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还是特莱斯(Thales)的“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都谈到了“理性的回头看,方能科学地向前行”。教学中适时地回头看过去的经验与得失,方有一种“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蚂蚁是孩子们春天里最感兴趣的小动物之一。随着春天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孩子们开始好奇地观察花池边、树底下的小洞洞:“这小洞是谁的家?是小蚂蚁的家吗?”孩子们的提问表明,开展“蚂蚁王国探秘”科学活动的时机到来了。  相似文献   

6.
教师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去探究、合作、体验和创造。现选择几则平时积累的“教学小记”,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再看《蜡烛会熄灭吗?》2000年在湖北武汉“21世纪科学教育与刘默耕思想研讨会”上,听章鼎儿老师执教《蜡烛会熄灭吗?》,顿觉耳目一新。几年来,试教教科版《科学》教材,常常想到这节课。后来又反复观看这节课教学录像,我对这节课又有了新的认识。课始,章老师设计了如下问题:1.把塑料袋打开罩在蜡烛上面,手拿开,会怎么样?2.把蜡烛放在…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有一种爱是奉献的,有一种爱是牺牲的,有一种爱是赤诚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而我们老师所做的不就是“叶”的事业吗?十几年来,孔秋平老师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着对“爱”的理解,对“事业”的诠释。一、对教学——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她则认为“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她没有停止过步伐。无论是之前从事语文教学,还是现在从事的数学教学。为…  相似文献   

8.
简论现代教学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果真是一门艺术吗?数百年以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其杰出的教育著作《大教学论》中声言,它要阐明的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大教学论》第一页)夸美纽斯十分强调教师掌握教学艺术的重要性。之后,乌申斯基等教育家也坚持把艺术这顶桂冠授予教学,认为教学的艺术胜于教学的科学。然而,当我们深入到他们的认识核心时,便不难发现其肤浅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特征上。第一,他们所谈论并加以颂扬的教学艺术,不过是指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艺或教学技巧。第二,他们只是领悟到了艺术家创作活动的某些方面,从而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进行稍稍有联系的类比,如  相似文献   

9.
许潮萍 《早期教育》2002,(12):39-39
最近担任某教学评优活动的评委,接触了多个大班年龄段的科学教育活动。活动中,我感觉到老师都比较投入,也体会到了为什么称教育是一种艺术。但我又发现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活动中,老师使用的一些低幼化的提问与孩子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回答,所形成的一种强烈反差。如在科学活动《黄豆和豆制品》中,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说罢,让孩子揭开用毛巾遮住的放着黄豆的盘子。幼儿答:“是黄豆。”老师说: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因此,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使之整合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而设计为“知识+艺术”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恰当地处理好了语文教学中“科学与艺术”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语文教学的科学活动中认识与把握教学艺术我们可以经常发现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认真,首先拿着一篇文章备课,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步步备得很扎实,上课时也先导入、后展开、再过渡、最后…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要说"玩"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也是一门艺术。"玩"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是在玩中长大的,成年人不也离不开玩吗?那么应该怎么认识玩呢?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对"玩"给予多元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1993,(5)
若有人提出:国内饮用水的下一次“革命”将是饮用蒸馏水,你会相信吗?或许,随之而来的疑问马上令你脱口而出:蒸馏水能喝吗? 回答是肯定的:能!不仅能,它还是一种最理想、最优质的饮用水。 对于饮用水的认识,涉及到营养学方面的理论问题。矿泉水将自己的优势归结为它的天然性以及硅、锶、锂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含量,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孩子的成长是先天的因素更重要还是后天的影响更重要的问题,一位记者曾问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教育专家说:“根据我的研究,先天占53%,后天占47%。”记者继而问他是怎样得到这样准确的数字的。专家笑着答道:“你难道真相信我的回答吗?人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是艺术而非科学,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寻求一个简单的答案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到教学模式,人们往往容易和刻板的、固定的程式联系起来而产生困惑:“难道象教学这样一种灵活多样、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也有固定模式吗?”这就涉及对模式的理解问题。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无论就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来说都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它的全部功能,因此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可循,并且总是受一定理论指导的。这种规律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表现出来。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教学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的是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家。那么,班主任工作是“管人”还是“育人”?是“高压命令”,还是需要“情理相融”?是刻意追求表层的近期效应,还是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班主任工作,其教育目标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看到在一堂热热闹闹动手做的科学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依然一片空白,对相关科学概念的认识仍停留在原有认知水平上,科学思维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提高。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蜻蜓与麻雀》的课,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地观察了多种昆虫和鸟,然而,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抽象概括出昆虫、鸟类的共同本质特征,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仍然搞不清楚“蝙蝠是鸟吗?”“蜘蛛是昆虫吗?”等问题,重视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而忽视科学概念的构建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理想的科学课…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这句话广为流传 ,深入人心。“艺术” ,多么迷人的字眼 ,掌握教学艺术是教师工作的高级境界 ,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学艺术 ,它不同于单凭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文学艺术 ;它不同于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艺术 ;它不同于运用语言、表情、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表演艺术。教学艺术是最广博、最复杂的艺术 ,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 ,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案是教师精心备课的结晶 ,但它仅仅是…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新课程《科学》的学习中,要以探究为核心,突出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探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被大力提倡,而且是贯穿整个新课程的理念,是实现重建学校文化、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最现实的平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科学探究?如何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如何选题?课内为主还是课外为主?我能吗?我的学生能吗?  相似文献   

19.
一、在实践中体验教学艺术.提高对教学艺术的感知力前几年,本人曾对10位语文教学改革新秀进行专访.询问他们教学的成功经验。其间还着重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提了三个问题:你的教学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或者是二者的结合?这些科学与艺术你是如何获得的?答案有这几类:一类干脆地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孔子在齐国闻《韶》,“三日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这是音乐艺术的境界;海涅在1848年5月,抱病到法国罗浮宫向维纳斯女神诀别,“几乎痛哭失声”,“感受她真实的生命”,这是雕塑的人体艺术给诗人的真切感受;我也几次翻阅《红楼梦》,每到动情之处总是泪流满面,这是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些就是不可低估的艺术力量。教学也是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序言》中指出“教学论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既是艺术,它同样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让人如沐春风,叹为观止,而上好课的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适当运用了教学艺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艺术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无论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还是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情物”,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出语文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在教学的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