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涯剑 《红领巾》2005,(5):73-77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对于社会学来说,从空间观察社会是推动社会学发展的一种新颖且有力的前沿方法,值得学界的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中国化的问题一直与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相伴随 ,在社会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 ,严复可谓是尝试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人 ;孙本文是早期倡导社会学中国化运动的先驱 ;费孝通和郑杭生堪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3.
胡鉴民是中国早期政治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代表。他将20世纪西方政治社会学引入中国,并运用西方政治社会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从事对自然生产的政治社会、政治起源与变迁、政治组织与民族政治文化变迁等的研究,力图实现政治社会学的中国化,同时又注重建立早期中国政治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学科体系等,从而开创了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4.
孙本文是中国社会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其理论社会学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从文化学派到心理学派、最后形成系统学派的过程。他力图在研究、考察中国社会的基础上,溶合欧美社会学理论,构建一种完全中国化的社公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着客观性、开放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事实;第二,基于人、教育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动态的关系取向,教育社会学重视教育与社会的互相“发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第三,饱含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的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有待教育社会学返回历史深入挖掘。由此构成了一条基于文化传统创新、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世界意识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6.
许地山先生的三种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是一个最富有特殊性的人物.在他的身上,突出地并存着三种精神.作为学者、社会活动家,他具有极其宝贵的科学民主精神;作为文学家,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竭力表现人本主义精神;作为"极健全的社会人",他尤其具有宗教情怀、宗教精神.这些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和创作所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一是需要以前瞻性为基点推进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立足长远,做好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学科特色;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夯实学科育人根基。二是要以创新性为重点推进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建设:把握教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的时间向度,协调教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的三对关系,坚持教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三学”并重。三是要以影响力为焦点推进教育社会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明确教育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加强教育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提升教育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双重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边疆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美国民族精神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融合新的时代精神的。再加上美国边疆推进的历史进程非常漫长,这就使得研究美国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不现实的。因此,本研究只选取美国三个时期的三个典型边疆地带及相应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分析来探究美国的民族精神。小说人物是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敏锐观察而创造出来的,他们是生活在边疆的拓荒者的典型代表。由此,可以说小说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就是某时期美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本研究选取的三个典型边疆地带分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西部大草原和阿拉斯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修辞学界引进了不少西方新理论,如符号学理论、修辞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理论等;也借鉴了不少邻近学科的新方法,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方法以及阐释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方法等等.这无疑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繁荣起到了助推和导引的作用,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是中国当代文坛中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孽子》通过对社会边缘人物同性恋群体的书写,几乎展现了当时整个台湾的社会面貌。其中的多个主要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力比多理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精神现象、揭示人性本质,有益于深入剖析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