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会话中性别的语言差异主要包括两性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及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造成跨性别文化交际的障碍。性别语言差异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为避免交际误解,预防语用迁移的发生,应培养跨性别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性别差异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会话中性别的语言差异主要包括两性词汇、句法、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造成跨性别文化交际的障碍。为避免交际误解,我们应该注意这些不同并促使男性和女性的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3.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男女之间常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的差异表现在交际风格、意义的解释框架等方面。明了这些差异及其原因有助于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性别语言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探讨了性别语言差异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其在语言功能上的反映和对跨性别交际的影响。从而使两性能正确认识性别语言差异,在交际中培养跨性别交际的敏感性,避免两性在跨性别交际中产生误解,推动两性交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要针对具体的交际对象来调整话语.性别作为交际对象的客观存在,是语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从语言实际来看,在男女两性的言语交际中,由于性别的不同,形成两性话语风格的差异.语言学家们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表明,在话题的选择、话题量的大小、话语方式与言语策略等方面,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两性在话语风格上的差异,是有其社会文化方面的根源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化色彩较浓的两性角色在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其差异性,在言语交际中,由于性别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言语风格。本文就男女两性的言语风格从话语主题、话语量和话语得体性,即遵从礼貌准则和合作原则的差异等方面,探讨两性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和造成此差异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要针对具体的交际对象来调整话语。性别作为交际对象的客观存在,是语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从语言实际来看,在男女两性的言语交际中,由于性别的不同,形成两性话语风格的差异。语言学家们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表明,在话题的选择、话题量的大小、话语方式与言语策略等方面,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两性在话语风格上的差异,是有其社会文化方面的根源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言语行为的实现模式上,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所采用的交际策略、言语行为转换模式上所采取的不同表达方式及由于转换模式的差异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作了一些探讨,以揭示出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言语差异。从而发现,中国学生在言语行为转换模式上与英语本族人之间存在着交际障碍,这些障碍,一方面源于文化因素,另一方面与外语教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灵钰 《考试周刊》2012,(70):88-89
日常会话中,沉默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沉默常常阻碍正常交流,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本文从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角度,以性别差异来分析沉默这种非言语行为的内涵、语用功能及跨性别差异和产生的原因,同时指出对沉默进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在两性交流中应对跨性别交际失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因此,对语言中性别差异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相互间的影响。从词汇、句式、语音语调及话语量大小、话题的选择以及交际风格及策略等方面探讨女性语言的话语特征,以及性别原型对两性言语的影响,旨在培养两性言语交际的敏感度,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避免交际误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性别语言差异的特征、产生原因,及其在跨性别交际中形成的话语权势,从而使两性能正确认识性别语言差异,改善两性话语权势现象,推动跨性别交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来分析言语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对言语交际中男女两性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认识,使两性能得体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交际通常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国和西方在非言语行为上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通过不同的手势或动作传达相同的信息,和同一手势或行动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非言语交际形式的不同。首先介绍了身势学相关概念,然后从体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触摸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从而得出了启示:我们必须注意本土语言和目标语言中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加以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小王子>中玫瑰与小王子的误解与冲突的分析,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解释和分析男女性别之间在交际方面存在的差异,以解决性别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误解与矛盾.  相似文献   

15.
从跨性别交际失误看性别语篇系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diScourse system),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意义的解释框架(interpretive frame)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讲述了男女意义解释框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周小琴 《文教资料》2006,(8):137-139
非言语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语言交际具有补充、替代、调节、暗示、强调等作用。非言语交际行为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非言语交际。重视非言语交际的作用,积极开展跨文化非言语交际,避免由文化障碍而导致的误解,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Leech所提出的礼貌原则对男女两性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性别言语差异的认识,使两性能得体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性别差异是英语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指出了恭维语在句法、词汇结构、所涉及的话题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的表现,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克服跨性别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便在跨性别文化交际中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魏静静  芮燕萍 《海外英语》2011,(12):359-360,36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跨性别交际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跨性别交际的成功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存在着一些影响跨性别交际的因素。在该文中,作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跨性别交际中人的说话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跨性别交际中个人的说话方式会发生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由于对方的说话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即在跨性别交际中说话方式存在相互影响,并发现其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引起的。通过这些研究,旨在帮助人们在跨性别交际中更好地交流,并使其达到交流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静默语作为非言语交流手段中的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一种不礼貌的交际行为。然而,随着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开展,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手段成为人们在这一特殊交际环境中并用的交流方式。但把静默语作为一种礼貌的交际方式却没有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从分析礼貌与静默语的关系为切入点,具体讨论静默语作为礼貌策略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其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这一策略的文化依附性,进而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