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超汴椒 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同位叶、果及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椒单果鲜重、干物质、体积、品质、籽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 (开花座果 )后 2 0天 ,剪半叶、剪全叶、果实遮光处理的果实鲜重比对照分别降低了 15 .6 %、33.0 %、2 5 .9% ,干物质比对照分别降低了 18.9%、34.9%、2 3.4 % ;不同处理的辣椒体积、籽粒数不同 ,同时辣椒的品质也有差异 ,而种植密度对辣椒单果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地进行,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偃2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越冬期水产量为5 940 kg/hm2,比对照增产26.9%,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品质有一定影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3.3%和3.8%,容重提高1.4%,对硬度、沉降值、拉伸面积、延展性、最大拉伸阻力以及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灌拔节水产量为6 210 kg/hm2,比对照增产32.7%,穗粒数增加3.5%,千粒重增加3.9%,对穗数、小穗数无显著影响;对籽粒品质的效应表现为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4.6%和5.1%,容重提高1.9%,影响极显著,对硬度、沉降值、拉伸面积、延展性、最大拉伸阻力以及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均能显著提高小偃22产量,但均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提高了容重,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铁茬不同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积累、生理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茬不同处理方式夏玉米授粉15 d之前千粒质量增长缓慢,授粉25 d之后籽粒灌浆积累逐渐加快,授粉30 d籽粒灌浆积累速度最快,随后逐渐降低.拔节前单株干物质的累积比较缓慢,低于对照T4(传统耕翻),拔节后进入生殖生长始单株干物质累积明显加快并且高于对照,质量增加比与单株干物质的累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苗期株高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拔节始株高渐渐追上并超过对照.产量性状中穗粒数、千粒质量的提高是产量比对照增产的主要原因,T1(立茬免耕)、T2(立茬秸秆覆盖免耕)、T3(灭茬秸秆覆盖免耕)产量比对照T4分别增产10.55%、12.24%、7.48%.苗期铁茬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减少表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有效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但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发展对土壤的抑蒸作用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三类不同熟期的春小麦品种(品系),在同一时间倒伏后,分期对比测定各品种(品系)倒伏后不同发育阶段的籽粒鲜重、干重,比较分析品种(品系)倒伏与未倒伏籽粒的灌浆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倒伏对不同品种(品系)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影响不同,对同一品种(品系)的最大灌浆速率及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均存在着影响,最终对籽粒产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4—2015在陕西三原县安乐镇西毛村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肥料处理对中麦895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复合肥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显著提高,增产10.5%~13.4%,以中化复合肥处理增产幅度最大,达13.4%.使用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个体质量,其中单株分蘖数和次生根数分别较对照提高1.7%~15.4%和11.5%~17.9%;成穗率和成穗数分别较对照提高7.9%~11.9%和11.4%~16.7%;但对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效应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稳定时间、沉降值、容重、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依次较对照增加15.6%~19.4%、3.1%~4.6%、0.6%~1.1%、2.1%~4.2%和0.5%~0.8%,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和吸水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盆栽辣椒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外源Cd处理土壤,观察记录辣椒的生长变化同时监测辣椒根、茎、叶、果实对Cd的累积吸收量;通过线性方程确定安全种植辣椒的Cd污染土壤的阈值.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的外源Cd量的增加,辣椒的长势明显变差,产量均小于对照,辣椒的根、叶、果实对Cd的吸收随着外源Cd量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Cd在根内的积累大于在茎、叶、果实中的积累.当外源Cd质量浓度达到1.0 mg· kg^-1时,辣椒中的Cd含量可达到0.069 mg·kg^-1,超出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论文的工作为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辣椒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紫光光质对采后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合采后番茄光照射处理的人工光源。方法:以白果期番茄果实为试材,将清洗干燥后的果实转入紫光(P)和黑暗(D,对照)处理下进行照射,光强设置为40μmo L/(m2·s),光周期为12 h/d,处理时间为21d,然后测定其相关品质生理指标,进行光效应分析。结果:与黑暗处理相比,紫光处理下的40、50、60、70和80 g的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分别提高了70.87%、65.89%、62.50%、65%和74.07%;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70.87%、31.86%、62.69%、40.89%和29.06%;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5.58%、40.43%、56.16%、46.95%和52.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7.55%、73.10%、61.52%、59.57%和61.49%;总酚含量提高了33.50%、26.79%、39.97%、34.25%和71.69%;但是,相同处理下的不同单果重间的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酚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紫光处理提高了采后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酚的含量,但是在不同单果重果实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采后番茄光处理时,采用紫光作为照射的光源,可以提高其相关品质生理指标,该方案可为采后果蔬品质的光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马齿苋种植密度对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绝对密度、相对密度两组实验,即绝对密度[A(10株/m2),B(20株/m2),C(30株/m2),D(40株/m2),E(50株/m2),F(60株/m2),G(70株/m2),H(80株/m2)]、相对密度[a(100%),b(83.33%),c(71.43%),d(62.5%),e(55.5%)],测度各组马齿苋叶片功能性状(叶长、叶宽、叶质比、叶鲜重、叶绿素及叶形指数)的响应.结果:各处理组叶形指数对密度变化无显著性响应;绝对密度、相对密度对马齿苋其他各叶片功能性状有显著影响,各处理组叶长、叶宽、叶鲜重、叶质比、叶绿素、株鲜重、根冠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绝对密度的增大,叶长、叶宽、叶质比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鲜重、株鲜重、根冠比大幅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有所抑制.结论:密度变化时,马齿苋叶形指数较稳定;叶长、叶宽、叶质比呈现出适应性变化,叶鲜重显著受到抑制;最适绝对密度10株/m2,最适相对密度83.33%.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深度水层处理茭白,研究对茭白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株高、叶片数、分蘖数以及品质等生物学和品质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年栽植在节水35.3%的情况下,处理I比对照增产9.2%.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关中中部灌区的三原县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农大399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农大399小麦群体数量、个体质量、产量及其结构和籽粒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同一播期,群体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龄、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分别降低5. 4%~16. 9%、10. 7%~19. 2%和9. 8%~30. 4%,成穗数提高3. 9%~7. 0%,穗粒数降低0. 5%~0. 6%,千粒重提高3. 8%~6. 1%;增产1. 9%~8. 3%,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和沉降值分别提高3. 9%~9. 9%、6. 5%~11. 2%、14. 5%~16. 8%和2. 4%~12. 9%,其他品质指标变化不大.同一密度情况下,群体随着播期的推迟降低3. 6%~8. 8%,越冬期叶龄、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均显著降低,个体质量显著变差;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降低1. 1%~8. 9%和1. 1%~4. 5%,千粒重增加1. 9%-3. 8%,减产3. 7%-13. 6%;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和沉降值较早播依次降低2. 9%~7. 0%、3. 3%~5. 1%、12. 4%~18. 1%和1. 4%~6. 1%,但对籽粒面粉和拉伸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当目标产量在8 250 kg/hm~2~9 750 kg/hm~2时,农大399适宜播种期为10月7日~10月1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2. 30×106株/hm~2~2. 89×106株/hm~2.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通过茄子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肥处理对茄子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氮肥处理促进了茄子幼苗的营养生长,提高了茄子的品质;高浓度氮肥处理抑制了茄子幼苗的营养生长,降低了茄子的品质.当氮肥浓度达到40Kg/666.7m~2,茄子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等形态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横纵经和单果重等果实品质均达到最大值,为本试验筛选的最佳氮肥处理.当氮肥处理为100Kg/666.7m~2,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该浓度不适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2.
茭白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深度水层处理茭白,研究对茭白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株高、叶片数、分蘖数以及品质等生物学和品质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年栽植在节水35.3%的情况下,处理I比对照增产9.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的锰对小麦根系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锰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锰对小麦根系均有一定的作用.浓度为1.5mg·L-1的锰处理时对小麦根系的影响最显著,小麦根长、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30%、29.10%和30.46%,根系活力、SOD和POD活性也分别对照增加了33.99%、19.88%和36.14%.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善强筋小麦品种西农509的保优栽培技术,2016—2017年在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氮肥基追比(7∶3、8∶2、10∶0)对其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后可显著提高强筋小麦西农509产量,增产6.6%~15.6%,并呈现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增产幅度越大的趋势.氮肥后移也可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对照提高2.9%~6.8%和5.1%~14.0%,但不利于其千粒重提高,千粒重降低3.0%~7.9%.氮肥后移可显著影响孕穗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对其效应与功能叶叶位和蘖位有一定关系.氮肥后移可显著降低西农509的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0.8%~34.5%和3.5%~7.7%,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也呈降低趋势,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其籽粒的容重、吸水率、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防裂防落剂(内含渗透调节物质和一定比例的Ca、N、P、K、Fe、Mn等矿质元素组成)既增加贡柑果实膨大期(7月-11月)果肉的重量又增加了果皮横径和纵径的生长,保持果皮和果肉生长的平衡。可显著减少裂果和落果,有效提高果实数量和重量。虽然处理增加了果皮的表面积,却没有增加、反而略为降低果皮鲜重/果实鲜重的比值,这表明,处理并没有增加果皮厚度,即保持贡柑薄皮的优良品质。处理还略为增加果肉含糖量和减少含酸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沿淮地区栽培的优质秋葵品种,为秋葵推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五个不同品种(黄秋葵、红秋葵、白秋葵、绿秋葵、花用秋葵)生长及鲜果产量。结果:不同秋葵品种的株高、根颈粗、单株总叶数、单果数、鲜果产量差异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白秋葵因单果数较多,生育期较长,产量最高,比对照组增产38.58%,适宜沿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5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进行穗遮光、套透明袋、剪旗叶、剪倒二叶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品种千粒重的影响,以分析不同光合器官对千粒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品种千粒重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3个处理对百农高光3709的千粒重影响均较大,尤其是穗光合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不同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基本一致;各光合器官对千粒重的贡献大小表现为:穗器官〉旗叶〉倒二叶.  相似文献   

18.
2016—2017在关中东部渭河灌区的大荔县韦林镇,选择农大1108进行了不同播期播量对其功能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农大1108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蒸腾速率影响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提高2.2%~48.3%;株高和单株成穗数分别减少2.0%~11.6%和4.8%~30.0%,单株颖壳、叶片+叶鞘、茎、穗和籽粒的干重依次增加14.3%~72.3%、12.2%~18.1%、39.5%~58.4%、22.0%~69.3%和18.1%~53.7%,穗粒数减少6.3%~8.9%,千粒重提高11.0%~13.5%,低播量的成穗数减少23.6%,减产22.7%;高播量的成穗数增加11.8%,增产19.0%.随着播量的增加,旗叶和倒三叶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株高、成穗数、颖壳、叶片+叶鞘、茎、穗和籽粒的干重分别减少0.2%~6.1%、0.0%~30.0%、21.4%~24.4%、34.9%~40.1%、28.9%~40.6%、24.2%~53.4%和17.6%~34.1%;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减少1.3%~10.8%和1.9%~6.7%,减产6.2%~11.7%.不同的播期和播量对籽粒的容重影响较大,但对其他的蛋白质品质和拉伸品质指标影响较小.通过寻优,农大1108的高产最适播期为10月8日~10月19日,最适播量为256~34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新高梨为试材,研究了根施不同浓度沼液对叶片大小、百叶鲜重、新梢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不同浓度的沼液能显著增加新高梨叶片长度、叶面积和百叶鲜重,增产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根施15 kg体积分数为50%、75%、100%的沼液,叶片长度分别增加了11.0%、12.2%和14.0%,叶面积分别增加了7.0%、9.8%和13.5%,百叶鲜重分别增加了12.0%、15.0%和24.3%,平均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19.3%、24.0%和36.6%;但对叶片宽度、新梢长度和粗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疏雄醇对板栗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化学疏雄对板栗贮藏前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产量与疏雄率存在显著地相关性,化学疏雄可以提高产量32.77%,空蓬率降低4.2个百分点,单果重提高17.6%,百蓬粒数增加38.77%,而且提前成熟7~15d,并能提高板栗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