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中进攻战术形式运用状况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阵地配合进攻是中国队的主要进攻战术形式;以中国队目前实力,“整体配合进攻”应为中国男篮首要进攻战略,但其它形式进攻需适当加强,尤其要提升队员快攻和阵地个人进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阵地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路线,进球前通过传接配合是进球数最多的技、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如今拥有姚明、麦蒂的火箭还缺什么?毫无疑问那便是球队的催化作用,两大巨星可以成为双剑合并,也可以适得其反,姚明与麦蒂能否真正的配合好将成为球队实力提升的关键,新赛季中麦蒂将不可能像过去在魔术队那样独霸队中的大部分进攻,而姚明也不会高耸内线对站在外围最具得分天赋的球星熟视无睹。最令人关注的是姚明和麦迪的“MM”组合在比赛中表现怎样,两场比赛下来,两人配合还是不错的。首先是两人打法不自私,特别是麦迪在比赛中至少传给了姚明4个好球,其中有2个还是空中接力。两人配合的最大特征是善于突破的麦迪…  相似文献   

4.
"画圆战术"是篮球比赛中一种进攻人盯人防守的阵地进攻战术体系.它以半场进攻为区域,以掩护配合(侧掩护或后掩护)为基础的移动路线,辅之以挡拆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和传切配合为进攻手段,通过循环往复、不断变化来创造得分机会,形成一个个圆形进攻体系."画圆战术"融掩护、策应、传切和突分等局部基础战术配合为一体,集实用性、简洁性、攻击性、流畅性和观赏性为一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立体的、多点的、连贯的和富于变化的整体进攻战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篮球即兴配合进攻战术体系改变了原有的阵地进攻模式,扩大了进攻的点和面,加快了比赛的节奏,使比赛时的对抗程度更加激烈,战术运用更加灵活多变,同样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篮球即兴配合进攻战术体系改变了原有的阵地进攻模式,扩大了进攻的点和面,加快了比赛的节奏,使比赛时的对抗程度更加激烈,战术运用更加灵活多变,同样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分析对比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缺少姚明的情况下,进攻和防守等方面暴露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建议全面提升中国男篮进攻及防守能力,尽快确立适合中国男篮特点的打法。  相似文献   

8.
自篮球运动开展以来,阵地进攻战术就伴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显现出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期刊文献资料,以近、现代篮球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对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前八强队阵地进攻战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特点及规律,这对于总结现代篮球阵地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停跳投是篮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在世界篮球运动向高速度、强对抗方向发展的今天,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和综合多变的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并且广泛运用,致使现代篮球比赛日趋紧张激烈。全方位地展开对时间、空间和地面的激烈争夺。因而,在由守转攻时直接抡攻的机会减少了,迫使进攻转入阵地配合进攻。在阵地进攻中。又由于对无球队员的贴身紧逼防守,封堵其移动和接球路线,使无球队员和内线队员难以摆脱防守接球进攻,同时也增加了外围队员传球的难度,给进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进攻队员要积极地频繁移动,在移动中摆脱防守,运用运球急停跳投技术或利用同伴的掩护摆脱防守接球急停跳投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0.
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进球进攻战术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结束的最后15分钟是比赛进球的高峰期;总进球数的64.34%是在跑动进攻中完成的;超过3/5的进球都是在1~3人在1~15秒中3次以下传球配合完成的;另外35.66%的进球是通过定位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结构模型有四种:中后场定位球和长传球发动快攻射门得分是最基本的进攻模型;前场定位球快速发动射门得分是核心的进攻模型;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进攻射门得分是重要的进攻模型;边路进攻、边路传中和利用界外球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有益的进攻战术补充.  相似文献   

11.
重解废名的新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名的诗和诗论的独特性已为研究界所公认,且近年来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本文从废名的诗与诗论的文本出发,着眼于废名诗学观念对新诗本质理解的可能意义,结合废名的诗作及三十年代的诗学氛围,对废名的新诗观重新作出了申说。本文认为,废名关于新诗诗质的要求体现为两点:一是诗的“当下”性,一是诗的“完全”性,他的讲稿和诗作印证了这两个特点;而废名更为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充分地觉识到了新诗语言的“散文化”特性,指出应该依据这种语言的特性来建构新诗的形式,这对新诗本质的理解与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朝初期,顺治帝接受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更是为了安定民心,平息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他非常重视整肃吏治.鉴于明朝宦官专权祸国的教训,严禁宦官交接外官;制订了严厉的惩贪法令;并沿袭了明代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废名的诗歌创作曾一度被人遗忘,但是作为废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不应该被忽视。在其诗歌创作中存有大量的佛禅思想的影响,导致其诗歌由于阐发哲理、佛禅思想较重而难于解读。在难于解读的背后,体现的却是废名要在理想之国度中建立一个美好的禅境,并以此来引导自己在现实之中负担的沉重却又淡泊的现世人生。  相似文献   

14.
废名是一位公认的文体大家,有着自己独特而具有强烈文体革新意识的文学观,对他后期在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创作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对废名的文章观念进行梳理,指出20世纪“六朝文派”的文章观念(通过周作人)对废名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被他转换为小说创作的文学理念和文学资源,形成了他注意表现“趣味”和“赤子之心”的“性情美学”。正是从这一美学理念出发,废名广泛吸取各家各派的文学营养,创造出谈话风、“乱写”、“写实”和用典等一系列具体操作技术,形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小说文体,成为小说文体的一大奇观。由此生发,文章对沈从文等人对废名后期小说的批评进行辨析和批驳,重新评价了废名的后期小说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指出莆田人吴彬是晚明变异画风的画家之一,阐述其山水画学习宋画,但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细腻的笔触刻画山川、巨石,表现了佛门的清静;其人物使用山水画的笔法,夸张变形,表现了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这种变异画风的形成,与晚明的社会背景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观摩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和多年来带运动队训练比赛的体会,对 进攻基础配合组合有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废名的小说风格可以清峻、通脱概括:形制短小精悍,遣词严苛险峻,关注生命的悲剧造就文本的清峻之风;结构全无组织,观点放达,取材无所顾忌和活用典故形成小说的通脱之态。废名带有古典烙印和强烈个性的文学创制,可谓魏晋文学风度的现代嗣响。  相似文献   

18.
废名的长篇小说《桥》是其影响最大,最能标显其个性的诗化小说的代表作。《桥》不仅营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梦,更以其特有的禅意成为废名的“特创”,这浓浓的禅意除了研究者们所提出的跳跃式、简洁而空灵的语言特点及静寂的禅境外,还有来自于语言自身所承载的佛禅信息。这里,笔者将从《桥》里意象的选择、生死观、辨证思想三方面阐释其佛禅意蕴,从而更好地展现废名小说特有的禅意。  相似文献   

19.
乔忠延以敏锐的散文家的目光,运用自我的文学话语发掘朴质、厚重的尧文化下的梦中家园——尧都临汾。其散文创作对尧都文化资料进行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作家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其散文创作体现出对晋南文化独特的审美感悟和精神体认。  相似文献   

20.
废名小说语言的隐喻性手法其实质就是为了弥合中西文学,打通诗与小说,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当废名在进行这项实验时,他就不自觉地趋向于雅可布逊体系中隐喻的一端,这就是废名小说"现代主义"色彩的由来。隐喻性的写作手法为废名小说带来了象征主义的因素。隐喻性的写作手法还为废名小说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不过,废名创作中的"现代"色彩又不单纯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其中还有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和佛教文化的因子。这里发生的是一种契合。废名在进行他的小说语言试验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接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传统,有意无意地利用和发扬了汉语"以神统形"的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