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系统中各种物质要素存在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性信息科学,多源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它是解决地球空间中海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多源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关系入手,介绍了多源信息融合的方式,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以及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应用实例,并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前沿问题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是地球系统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科学与技术,各个部门对遥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对于培养遥感人才的高校面临着如何高质量的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遥感人才考验。遥感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重点对目前存在实践教学内容比较松散,缺乏系统性;软件应用不够熟练;不能够灵活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来使用等问题进行改革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地球科学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现状,从地球科学教育改革入手,着重从课程新的计划目标、内容设置以及保护野外实习基地等三个重要方面来进行讨论,其中特别强调了地球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的作用,给我国地球科学教育事业以借鉴,以使高等地球科学教育朝着符合社会经济和生产的适应性、实用性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地球科学正在加快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这个趋势必将推动传统地质教育向地球系统科学教育转变。地球系统科学所具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广度和深度、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必须建构整体系统的知识体系,优化设计教育教学过程,突出强调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我国地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发展战略初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地球系统科学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前提出发,认真总结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在广泛调查和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的对策,如提高认识、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建设等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迅速发展,新时代地质学人才培养需尽快适应地球系统科学的学术前沿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课程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本文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以地质学人才培养中关键的野外教学为视角,分析了传统地质学野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国际化大地学综合野外实习的教学目标,以南京大学中法阿尔卑斯和中美新西兰联合野外教学实习为例,介绍了国际化大地学综合野外实习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旨在探索和实践地球系统科学时代新型地质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招生》2007,(8):40-40
通关密语 在一些欧美大片中,你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场景,从间谍卫星上安装的超高倍镜头运用遥感技术能够在地球上,甚至地下堡垒中的某监控室任意按照需要拍摄、录制地面上的的情况,然后再把信息反馈到相关的部门。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千里眼”——遥感科学与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可视化的军事情报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估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质量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论文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例,论述在教学评估引导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析“文化”、“科学”含义的基础上,试谈了对地球科学文化的理解和利用,并初步分析了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波包括微波、毫米波、红外与光波等 ,电磁场与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 ,正是电磁感应场和波作为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与信息诠释的根本手段 ,才形成了当代空对地观测与地球空间遥感、现代通信、广播电视、雷达探测遥控制导与电子对抗、目标成像与探测识别、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领域的高技术 ,也形成了地球观测与环境遥感的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空间遥感是在空间平台上用电磁波与地球大气、地表、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散射与辐射来进行观测 ,从可见光摄影开始、经过红外热辐射探测 ,到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太阳是可见光波段遥感主要辐射源,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二次传递至传感器时,其接收到的辐射强度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顶的辐射强度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传至遥感器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强度受到了削弱,同时大气也是遥感图像畸变的主要原因,故在遥感测量时大气层的影响应加以考虑以消除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可见光波段大气对遥感图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地球系统科学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不仅解决了诸多地学现象的高风险、不可见、不可达,而且也解决了地球科学野外实习受经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软硬件设施齐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丰富,管理运行措施得力,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在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不仅肩负着科研责任(学术责任),而且还肩负着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所赋予的文化责任。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球科学的文化责任。其一,地球科学文化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础和智慧引导平台;其二,地球科学文化可以为13亿中国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上层次、上高度;其三,地球科学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开展的“中学生主动参与式的科研学习和工作”试点活动中,我们小组参加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东亚中心温刚博士指导的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在学习掌握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遥感等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对地球系统中局地卫星遥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建立判断分析和预测模型。为从局地物候现象中寻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选择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研究气候变化对生长季的影响,发展和验证定量分析确定植被生长季特征参数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探索气候环境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为研究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当今全球变化的基本情况,包括全球变化的现状、后果和发展趋势;提出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今全球变化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并强调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全球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团队精神与地球科学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科学发展对未来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本文论述了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地球科学学科特点,提出了培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地球科学类研究生的一些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遥感是一门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是世界各大国争夺全球乃至太空信息控制权的战略性制高点,已成为顶尖科技的竞技场。我国遥感科技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独立、安全、可控,竞争的关键是人才,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全链路遥感知识、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的一流遥感人才。本文面向抢占遥感科技制高点的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教育改革,对如何设计和建设面向国家需求的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协同发展前沿科学研究与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如何营造世界一流人才国际化培养环境与文化氛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遥感(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纪录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1]。遥感对于监测全球环境的整体性与变化过程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遥感技术能够使学生对地球环境有立体的概念,进而形象生动地认识地球。一、遥感图像的优势1.直观、信息量大运用遥感图像辅助教学,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区域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通过遥感学生可以较直观地认识山脉与河流的走向、中国地势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考察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地球科学类课程设置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地球科学学科体系。以此为据,通过考察现阶段我国各高师院校对地学类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发现了一些相关问题。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地球科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地学类课程设置原则、提出了一些相关具体课程与内容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