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今天写什么?     
按照惯例,星期三的下午是作文课。今天的作文课写什么呢?几乎每次备作文时我都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知道,好的作文素材不仅能燃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更能唤起他们真切的体验,使他们写作时“有米下锅”,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写什么呢?我眼前一亮:干脆今天倒打一耙,让学生们猜猜今天的作文课写什么,给他们尝尝猜作文的滋味!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同学们,每次上作文课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这还用问,自然是老师您让我们写什么了!”班长吉小晶脱口而出。“就是,写什么才是我们最关心的!”下面不少同学也在附和,看来今天的开局不错。…  相似文献   

2.
如今,有这么一种现象——姑且叫做“扣人心弦”。老师在教学时,其中不时有个环节: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或扣人心弦的地方,谈谈你的感受;作文时,也经常出现请你写一写最让你感动的人或事;评课时,一些老师也爱把“心弦”两宁挂在嘴边……是不是被冠以“心弦”就果真能“扣人心弦”呢?  相似文献   

3.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老师,您看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老师.今天再上一节作文课吧。”……面对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热情极高。这与以往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的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下午作文课后,几个学习积极分子来到办公室找我。我请他们坐下,问:“学习作文,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们几个都是知道努力的,每次作文都能写一大篇。老师的评语在‘内容具体’后面,常常加上‘语句平谈’、‘语言表达力不强’什么的。”———“为这个,我们的作文得‘优’难。”———“老师,您给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语言表达力呢?”我点点头,初步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再见了,亲人》一课学过了吧?请问文中写了三个什么样的故事?”几个人分头说,复述得不错。“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几个人争着说,人人说得准…  相似文献   

5.
搞笑微博     
最烂的作文 英语老师批改作文大发雷霆说:“我从没见过这么烂的作文!”另一个老师问:“写的什么?”英语老师说:“五子和公主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业     
甲老师在批改英语作文。忽然大发雷霆:“我从来没有看过那么烂的英语作文。”乙老师见状,问:“写的是什么啊?”甲老师:“写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那天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未来职业的作文,我在作文里写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数学老师。语文老师面批作文时对我瞪眼:“对于未来的职业,你有点儿创意好不好?数学多枯燥!当数学老师有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师:老师在它的一蝗面上写了字,写的是什么呢?生:“我”“们”“爱”。师:这三个字,它们在同一个平面上吗?  相似文献   

9.
霍三振 《考试周刊》2012,(11):42-42
一谈起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有很多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难在哪里呢?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写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我觉得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乐于表达,从而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那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心得,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6,(7):16-16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教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相似文献   

11.
过年记事     
赵凯宁 《作文》2023,(2):42-45
<正>进入腊月,过年便成了中国人挂在嘴边的话题。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打算。过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光。可也有让他们头疼的事儿——语文老师很可能让写“过年记事”的作文。看清楚,“过年记事”,写记叙文,那你知道怎么写吗?有个小孩子很可爱,他连珠炮似的问我:什么是“过年”?年该怎么过才好?“过年”这个词是名词还是动词?……这,还真需要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12.
这篇作文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文题与内容不相符。就这篇作文的内容来说,较为合适的题目应是《我的老师》之类,而现在文章的标题却是《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因为其中有“那样”二字,就不单是写一个教师就能切合题目的了,因为“老师那样的人”,可以理解为类似老师的那种人。须知,“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和“我最崇拜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今天晚上写一篇日记。”通常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布置日记作业的,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作业时常会叹口气:“哎!又是日记。”日记属自由习作,指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练习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爱写的。这种练习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兴趣。可为什么学生们却不感兴趣呢?我想,原因出在老师设置日记的漫无目的和缺乏技巧上。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爱写日记,会写日记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幽默对话     
王铎 《湖南教育》2010,(6):62-62
假如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当了经理》。学生们一个个动笔开始写作文,唯有一个男孩反背着手,靠在椅背上。老师:“张明,你为什么不写?”张明神气十足:“我在等秘书。”  相似文献   

15.
小翔:老师,以前每个单元的习作,总告诉我们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这次习作为什么写什么都行?老师:现在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过去你们已经学会了各种类型的作文。这次习作,就请你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翔:太好了!我想编个科幻故事行吗?老师:行!(小翔拿笔就写,被老师制止。)老师:小翔,别急。老师先考考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吗?小翔:这个难不倒我。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的文章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写…  相似文献   

16.
朋友向我抱怨:儿子四年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最不习惯的是每到星期三就有一项家庭作业——写作文革稿.于是,周三的晚上就成了母子两人最痛苦的时间.朋友催,儿子拖;朋友骂,儿子哭……“作文草稿为什么要回来写?那在学校里干什么呢?”朋友问我.被朋友奉为语文教学专家的我语塞,其实,我也想问问这个老师:“作文课上你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每次作文之前,我都要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这里以《记一次难忘的事》为例,谈谈“三问”教学的具体做法。一问:写什么?问题分解:你准备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这时,老师先找三、五个学生交流一下,再作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然后分小组交流,人人发言。接着由小组长汇报,说出材料落实的有多少人,未落实的有多少人。教师强调指出:作文成败的关键在于材料是否真实,是否具体。只要材料落实了,作文就成功了一大半。二问:为什么写?问题分解:这件事为什么使你难忘?它对你有什…  相似文献   

18.
案例: 周四上午,我们四年级进行了语文第四单庀爪平测验。测验结束后,吲学们看起来各个胸有成竹,连我们班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几个男生都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常老师,常老师,我们这次肯定能拿八十多分!”看着他们那么自信的眼神,我一边点头表示赞许,一边微笑着对他们说:“那真是太棒了。你们这次的作文有没有写长一些呀?”  相似文献   

19.
李镇西 《班主任》2008,(2):16-17
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 每接一个班,我除了给学生“见面礼”之外,还让学生也送给我“见面礼”——给我写一封信。我对学生说:“请每人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李老师向他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每当我在给学生上作文课时都发现他们不知如何下笔,大多数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写不出优秀的文章,甚至有的学生连一段完整的话也写不好。看着他们眉头紧锁的样子,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写作之门?为此,我和学生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交谈,这种交谈是朋友似的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我总结出以下建议: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应上好“六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