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的阐述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数学活动.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  相似文献   

4.
韦昊 《教师》2010,(31)
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问题提出: 数学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同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洪卫 《教师》2010,(3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陈钟慧 《学子》2013,(12):59-59
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洪卫 《教师》2010,(36):60-6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世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解决问题,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而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又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如何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探索、实践。一、创设提问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做一…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问,这才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就要从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根源入手,对症下药,制订有效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提问,学会提问。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数学材料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要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事实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这一具体目标有着具体的阐述:(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就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基于这一基本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紧紧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引导他们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手段,学会自主提问才能真正地走进科学的殿堂,打开科学探究之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知识传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积极思维,展开主动探究,以学会提问,学会探究,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但当前数学教学中却很少看到学生提问的身影,学生问题意识缺失,习惯于机械接受。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呢。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问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如何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方振宇 《教师》2020,(3):82-83
数学课堂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小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并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敢于提问,为他们的提问创造土壤,让学生的提问积极性生根发芽,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那么,引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找到具体、灵活、清晰的解题思路,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韦昊 《教师》2010,(34):43-43
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作有条理的分析和预测,不再是固定的题型,而是灵活而富有挑战性,进行创造性思考去探索和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