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阙明坤 《教育》2012,(26):10
最近,一些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受到热议,成为当下热点人物。先是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不申报院士。然后是刚刚履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公开承诺:任职期间不再做专业的学术研究;不再申请自己原有学科专业的研究课题;不再承担任何专业课程。而在此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2,(23):11
桂杰、陈亚聪在2012年7月26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大学校长能否放弃教学科研,专心从事高校管理?之前,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退出该校"学术委员会";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承诺在任期间"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在就职演讲中提出"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  相似文献   

3.
校长的使命     
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于校长言更需要的是足够认真、足够出色地书写所在学校的历史。2012年7月9日,董奇接受任命,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这所百年学堂的新任校长。履新不过几日,董奇就成为媒体热议的对象,热议的焦点是他在就职演说中的"四不"承诺: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  相似文献   

4.
瞭望     
《教育》2012,(23):9
声音不申报新的研究课题;不招收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承诺说。要调和公众和校长的关系,改变校长的形象,必须对政府主导的校长任命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校长公选制度。——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来自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校长一般被称为传统型校长,来自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校长通常被称为非传统型校长.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美国大学校长角色的嬗变、传统型校长候选人的缩减以及大学校长遴选过程中猎头公司的引入,促进了美国非传统型校长的兴起和发展.美国非传统型校长具有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强烈的改革意愿、出色的筹资能力及高超的政治能力等优势,但也存在大学文化不适应和大学教师不认同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我国应回归校长角色定位,制定能力本位的大学校长遴选标准;创新校长领导概念,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拓展大学校长来源渠道,创建校长人才市场;继续完善遴选机制,优化大学校长选任制度.  相似文献   

6.
借鉴哈佛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的经验,提出推进我国大学校长由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转变的策略:确立严格的校长遴选程序和明确的遴选标准;保持大学校长任期的稳定性;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校长培训机制;形成制度化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校长专业化视野下大学校长的责任,从校长群体层面来讲,主要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从校长个体层面来讲,大学校长应代表本原的教育价值取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理性化的人文教育观。落实大学校长责任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更充分地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与社会及家长的沟通;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校长培训机制;强化对校长工作的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8.
中美大学校长队伍建设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美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包括遴选程序、校长素质和角色定位等方面的比较,得出对我国大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有益启示:改革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拓宽校长的来源渠道;注重校长培训,提高校长综合素质;明晰校长角色定位,强化校长专业职能;加强校长工作的评估和监督,把握校长工作方向,以期加快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大学校长职业化,我赞同这一命题。我们姑且不从纯学术研究的角度去界定什么是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单从现实的意义去理解,"大学校长职业化"即"把大学校长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首先,"专门的职业"要求大学校长是"专职"、"全职"而不是"兼职"。大学校长是"校长"而不是"官员",是"校长"  相似文献   

10.
黄堃 《教育》2012,(26):60
近来国内一批大学相继换帅,有新任校长提出任校长期间不申报新课题、不新带研究生"两不"承诺,还有新任校长提出"四不",加上了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和个人不申报院士,这些承诺在中国大学校长权力屡屡越界干扰学术的大背景下赢得媒体一片叫好声。然而应该注意到,有些文章过于渲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校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这并非一个实然命题。大学校长的理念与大学理念之间并不直通。大学校长的特征及其作用使其与政府官员十分不同,因而任职条件也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普遍认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是说,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思路,往往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方向与水平。这种习以为常的说法不错,但深究起来也不完全对。就中国来说,大学确实需要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来管理,但更需要保障大学健康发展以及产生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根本保障。在人类历史上,国家治理方式有两种:法治和人治,大学也有类似之处。所以说,校长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重要的,但比校长更重要的是大学制度。因此,中国要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进而实现大学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才是保障大学生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柯炳生  阎凤桥 《教育》2012,(11):26-27
好制度可以保证大学的运行不以校长的变换以及管理的随意性为转移。我们不能因为对大学校长寄予过高的期望,而放松大学制度建设。校长的重要任务,就是制度建设。大学校长,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也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职业;在中国,更是如此。同国外大学校长相比,中国大学校长承担的内部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立大学校长权力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是:校长同时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校长权力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方面的重叠和交叉,校长权力的分权和授权环节不畅通,校长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我国大学校长权力的监督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健全法律制度,建立大学党委书记为董事长的学校董事会,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完善教职工民主管理和监督,培植中介评估机构,提高大学校长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都是公立高校的领导者。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框架性制度下,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的角色存在同化现象:各群体对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的共同角色期待依次是教育家、变革领导者和政治家,并认为他们实际上都是政策执行者、变革领导者、教育家以及行政官员,他们的共同职责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因此,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协调"党委"和"行政"的关系、明确党委书记的举办者身份、强化大学校长的决策执行者角色意识和加快推进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中国教师》2012,(16):4
<正>董奇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承诺任内做到"四不"本刊讯(孙彦川)2012年7月9日下午,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在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受中央领导委派,  相似文献   

17.
<正>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长的管理水平对大学发展影响巨大,不同层次校长的管理水平截然不同。从理论上讲,大学校长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官僚型、研究型和魅力型三个层次。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强烈呼唤更多的魅力型校长。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校长的基本特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校长的特质同高职院校的发展肾密相关。基于对高职院校校长特质重要性的认识,分析了特质与能力的关系;并从大学校长的基本类型出发,分析了大学校长应该具有办学理念的独特性等基本特质;高职院校校长在具备大学校长一般特质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市场意识等特质。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各种制度和体系日渐成熟,大学校长遴选制也不例外。总体来看,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契合""主动""参与"和"多样"几个关键词。目前,现代大学的功能越来越广泛,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大学校长职务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美国大学校长遴选也日渐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