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城市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应对风险带来的冲击仍然能维持城市系统稳定性尤为重要。城市韧性反映城市应对外界干扰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然而当前侧重单一城市的韧性研究,忽视了区域韧性的重要性。从区域韧性视角出发,对城市韧性、城市网络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评述。首先,梳理国内外城市韧性、城市网络的内涵及演进阶段特征,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韧性与城市网络进行知识图谱主题分析;其次,比较城市网络韧性与城市韧性网络研究视角、内容、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探讨其研究热点与前沿;最后,对城市韧性及城市网络关联性研究方向加以展望。有利于丰富城市韧性研究体系,为城市韧性网络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体检作为检测城市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发现城市安全韧性问题及各类人群安全感知差异.基于2020年济南市城市体检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T检验方法探究济南市不同个体属性中老年居民城市安全韧性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表明:40至59岁的中老年人群对济南市安全韧性建设最不满意,安全感低;中老年人的人群属性差...  相似文献   

3.
中国每五年都进行区域与城市发展新规划,都要提出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定位.这一轮中国各省市进行的"十二五规划"会不会又出现城市发展定位雷同化的现象?以北京为案例,对中国城市发展与定位的雷同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研究并提出新的问题.城市定位的理论与创新之一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和再塑造.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地方性城市...  相似文献   

4.
展示"和谐城市"的德国馆 德国馆是上海世博会规模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其主题"Balancity"由两个词汇构成:Balance(平衡)和City(城市).其精彩之处在于德国人选择了"和谐城市"的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5.
论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其核心理念是健康宜居.基于时间顺序,阐述了绿色城市概念的演化.国外十大绿色城市的"绿色"特征,可为中国建设发展绿色城市提供借鉴.结合绿色城市设计导则,介绍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空间置于城市开发和更新的中心地位是绿色城市哲学的国际准则.绿色城市建设与城市艺术设计相结合可以彰显城市个性.基于...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是统筹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的、顶层的国家战略,这一倡议为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1)构筑了主要节点城市旅游有机网络系统;(2)提升和扩大了节点城市旅游区位条件和空间范围;(3)凸显了旅游核心节点城市的中心地位.据此提出需要在明晰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2018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及公园城市理念,进而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理念影响,以及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与实践。试图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包括:古代"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发展;近代西方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倡导;大地园林化运动中"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的愿景;城市大园林建设下"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构想;山水城市探索中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思想;公园城市理念发展中"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当前认知中更完整地理解公园城市理念,并以期有助于当下建设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绿色"作为现代城市主题,将"城市种进大自然"成为由城市建设不当导致生态问题的核心解决策略.依据设计实践和相关案例分析,可提出:(1)海绵城市的核心治理理念和目前建筑能耗相关概念结合,以"削峰填谷"解决环境、城市内涝问题.(2)城市公园设计必须从生态的丰富内涵出发,尊重城市地格,同时注意整个城市的公园联络性,形成城市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福建各地围绕生态省建设目标,以"四绿"(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为重点,全面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有6个市(县)获得"福建省森林城市"荣誉称号,16个市(县)政府提出"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创建申请,创森活动方兴未艾。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创森"作为生态省建设的战略任务,纳入了《福建省"十二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全省打造以福州、泉州、厦门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秦皇岛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山、海、关、城资源汇聚的城市,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时尚新潮的现代文化。城市的发展固然需要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更需要有特色和定位,城市文化与品牌是加快秦皇岛文化"走出去"的法宝。"走出去"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1.区位优势。秦皇岛依山(燕山)傍海(渤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东临辽宁省葫芦岛市,西接京津,位于最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城市群背景下的浙江省城市体系正在形成“一主+四次”的发展构架。金华市位于浙江省行政单元的中心,在构建金衢丽城市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金衢丽”城市团以金华市为核心,通过整合“衢州市+丽水市”形成,在“承接南北+连接东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龙游县、武义县分别在“金华市-衢州市”“金华市-丽水市”城市链上扮演着节点中心地角色;“金华市-浦江县-诸暨市-绍兴市”城市链是金华市与杭州市连接在一起的通道。除了构建城市链外,也要依托区位条件优越和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发展微中心,进而形成次级城市团,在较高级别的中心地间扮演纽带角色。构建城市链和在中心地之间形成鼎足发展构架,能够快速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在此期间需要适当介入行政力量,使中心地布局更加合理和有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确定了相应的城市管理方针政策.城市管理体制是建立在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与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相适应.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城市管理体制.根据1949年以来不同...  相似文献   

13.
宜居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具有科学评价标准.建设宜居城市应当坚持4个原则:一是坚持人民性,体现宜居性;二是承继传统型,体现时代性;三是坚持多样性,体现特色性;四是认识阶段性,体现可持续性.建设宜居城市需在7个方面体现新理念:第一,在指导思想上担伟大复兴使命;第二,在绿水青山上作美丽环境文章;第三,在绿色发展上促...  相似文献   

14.
龙彬  李静  王昊 《中国名城》2022,(3):60-65
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建设的全新阐释,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稳定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园城市营建的重要对象,城市野境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重要支持.基于文献分析,研究从公园城市视角出发对城市野境进行价值转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城市野境营建的3条路径,即搭建多...  相似文献   

15.
"中央文化区"作为城市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集聚中心,对于城市文化活力的增强,城市人文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苏省13个地市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集聚度的空间分布调查,认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集聚度和集聚数量,与城市能级正相关;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集聚性与城市文化能级正相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集聚性也与城市规划的理念有着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南京、苏州等城市的古城区往往因为建筑保护等原因加剧机动车停车供需矛盾.探寻各种缓解停车问题对策的基础是准确掌握实际停车需求.实践中,传统依赖人工调查采集或者停车场抽样数据的方式存在精度维度较低以及不可持续等缺陷.研究以苏州为实证对象,利用交通卡口等多源数据,提出一套目标区域停车需求估计,以及...  相似文献   

17.
刘容 《中国名城》2020,(4):28-33
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模式对全球城市应对后工业化困境功效卓著。首先,描绘国外文化创意城市概念从“萌生”到“成熟”的路径衍化。其次,总结了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城市,维也纳、哥本哈根、巴黎、伦敦、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发展经验。再次,从目的、方向、路径等方面通过比较视角梳理国内外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差异。最后,总结对我国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启示,认为应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融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大力促进当前“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并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化基础上凝聚市民大众共识,形成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方向,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街区化更新可使单位大院重新纳入城市系统,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管理模式的必要选择。首先在界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明确了单位大院街区化更新的定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其次通过案例分析,从个体到整体地总结出目前我国街区化更新面临的主要技术困境;最后据此从更新参与主体、实施类型、技术要点与评价指标以及实施流程四方面探讨并构建街区化更新技术体系,以期为单位大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措施,并指出指标完善和流程优化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Our research concentrates on the countries, which had emerged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bloc, and the possible distinctiv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se countries on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city center regeneration. The theoretical section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main concepts used in our research. First of all the countries undergoing the post-Soviet transformation were defined and then the concept of “urban regeneration” was explained. Here we also distinguished the main features of societie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post-Soviet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collision of different sets of values and lack of conscious value orientations and value systems, lack of individual initiative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low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omain, tendency towards non-transparent decision making, culture of complaint, climate of mistrust, increasing uncertainty and pessimism. In the section of results we had elaborated and discuss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se features affect the image and treatment of the historic built environment and especially of historic urban centers. Further we distinguish three dimensions – features of urban spac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social milieu – and,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Lithuanian experience, distinguish what features of these dimensions and how make it easier or inhibit the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s we outline the basic findings and further research proposals and present the summary matrix of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ost-Soviet transformation. The matrix could be useful both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in practice of city center regeneration. From the preset outcomes of our research, we conclude that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is crucial in the city center regeneration and in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general and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widespread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not be directly and straightforwardly imported into the context of post-Soviet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